來源:十點科學

從以往到現在,“假新聞”問題一直備受關注。從媒體對該問題的廣泛報道,到政府成立專門的調查委員會,都一再顯示了消除假新聞的決心。但事實上,假新聞一直屢禁不止。

比如2014年馬航370客機失聯事件發生時,各類媒體信息亂飛,花樣百出的陰謀論讓人莫衷一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有人用5G基站傳播病毒”“新冠病毒爲人造”等荒誕不經的假新聞也曾風靡一時,引發羣體性的混亂與恐慌。

假新聞一經發布就以極快的速度傳播開來。但爲什麼如此錯漏百出的假新聞,也可以傳播如此之快?人們爲什麼總愛看假新聞呢?這就要從人的心理學規律說起了。

真正意義上的假新聞

假新聞指的是“假借新聞報道形式傳播的錯誤虛假、聳人聽聞的信息”,其內容常常具有煽動性。它經由人們的分享行爲而呈病毒式傳播,造成較大的社會危害。

事實上,分享新聞是人類的本能。在信息化的社會中,人們通過交換有價值的信息,與他人產生鏈接,獲得一種身份認同感。沒有分享,社會網絡就不存在,因爲我們是通過信息的不斷互通形成一個整體的。

一些人的分享是一種利他行爲,將消息轉給需要的人會讓自己產生奉獻感,有一種“我屬於某個羣體”的感覺;還有一些人是“炫耀型分享者”,把新聞作爲社交貨幣,樹立一種自己消息靈通的羣體印象。

假新聞常會利用人類的分享本能得以傳播自身,這一方面是因爲假新聞內容抓人眼球,另一方面則是由於某些認知偏誤讓我們難以辨別新聞的真僞。

 欲罷不能:細節越多,假新聞就越“可信

合取謬誤(conjunctionfallacy)讓我們容易被假新聞欺騙。合取謬誤指出,如果虛假的故事是精心編纂的且富有細節,那麼我們就更容易相信假消息。一則消息裏包含的細節越多,就越是令人感覺合理可信,儘管實際上這使得可能性變得更小而非更大了。

舉一個例子,想像一位虛構的女士叫做“琳達”,琳達今年31歲,單身未婚,性格直爽,聰明智慧,主修哲學。學生時代,她特別關注性別歧視和社會正義問題,並積極參與反核示威活動。

下面兩個選項哪個更有可能是準確的描述?

1。 琳達是一名銀行出納員。

2。 琳達是一名積極參加女權主義運動的銀行出納員。

第二條聽起來似乎更可信,因爲它的內容與背景介紹一致,使得整個故事看起來更連貫充實。儘管如此,但其實第一條發生的概率更高。原因很簡單:第一條的情況是包含第二條的。


推而廣之,對任意論述A、B和C,A爲真的概率總是大於A、B、C全爲真的概率,因爲如果A、B、C均爲真時A肯定爲真,反之卻不然。

當兩件事情可以單獨或聯合發生時,兩件事情聯合發生的概率不可能高於任何一件事情單獨發生的概率。這個簡單道理誰都懂,但是在看新聞時,人們總是本能地認爲具有更多細節的事情發生率更高。

事實上,事情越具體,發生的可能性反而更低。在網上,虛假故事都是經過精心編造,並且富有豐富細節。由於充滿了細節,我們很容易相信這樣的假消息是真實的。

確認偏誤:立場有時會蓋過事實

立場也會影響我們對新聞的判斷。《石板》(Slate)雜誌做過一項實驗,向讀者展示真實事件的照片以及五張隨機選擇的僞造照片。結果發現,平均每張假照片都會給至少15%的人植入錯誤的記憶。而總體來看,有將近一半的參與者相信,假照片裏描繪的事件的確發生過。

洛杉磯加州心理學家 StevenFrenda 通過對實驗數據的分析發現,人們更願意相信符合他們政治立場或者世界觀的假照片,也就是說,符合你立場的假新聞,更容易被相信。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確認偏誤”,指的是我們會用支持自己觀點的方式來尋找和解釋信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能會屏蔽某些信息,僅去相信符合自身觀點的信息,即使這個信息是虛假的。

前些日子,有消息傳特朗普跟俄羅斯私下串通,操縱了美國的選舉。說法很多,但都沒有切實的證據。這裏就有“確認偏誤”的表現:

你會發現,媒體上每一次有特朗普通俄的新“爆料”出來,特朗普的支持者和反對者都會把這個爆料當成支持自己觀點的證據!

反對特朗普的人說這個爆料證明了特朗普通俄;支持特朗普的人說這裏根本就沒有實際證據,你們拿一個沒有實證的東西來說特朗普,恰恰說明特朗普是無辜的!

事實上,我們一直都帶着有色眼鏡看世界,每個人看到的世界都是扭曲的。

有研究進一步指出,當人們受到確認偏誤的影響,錯信了假新聞時,甚至會歪曲自己的記憶。換句話說,人們常常會把自己的謊言變成記憶的一部分。

2018年 ,美國布蘭迪斯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人們相信自己瞎編的謊言只需要45分鐘。該研究一共有42名參與者,其中一半是老年人(60~92歲),另一半爲千禧一代(18~24歲)。所有人都拿到一份有102個問題的表格,表格中是關於他們前一天做了些什麼的日常問題。

研究人員隨機選擇了一半問題,要求受試者撒謊。45分鐘後,受訪者回答了同樣的問卷。這一次,研究人員讓他們如實回答所有問題,但結果顯示,“有些謊言改變了記憶,它爲實際上並沒有發生的事情創造了新的記憶。”當然,跟年輕人相比,老人更容易被錯誤信息誤導。

看來,我們不僅很容易被網絡上的假新聞誤導而引發虛假記憶,而且會自己給自己提供錯誤信息。也就是說,說謊也會篡改人們的記憶。

選擇失明:其實……立場也是浮雲

剛纔提到,人們更願意相信論證了自身立場的假新聞,“屁股決定腦袋”是一種人性!然而,接下來的兩個實驗會告訴你,即使是立場,也是不靠譜的!

2005年,幾個瑞典研究者偶然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心理學效應,叫做“選擇失明(choice blindness)”,意思是人們常常記不住自己的選擇。

在實驗中,研究者給受試者看兩張照片,讓受試者選哪張照片上的人長得更好看,更有吸引力。受試者選好之後,研究者把兩張照片收起來,就好像洗牌一樣擺弄擺弄,然後把其中一張照片再拿出來擺在受試者面前,說:“你能不能給我解釋一下,你爲什麼覺得這個人更有吸引力呢?”

這個實驗的關鍵在於,研究者後來拿出來的這張,並不是當初受試者選定的那張,而是被他否定、落選的那一張。但實驗的結果是,大部分受試者居然沒發現。

“選擇失明”這個效應後來又被重複驗證了好幾次。比如一項2013年的研究讓受試者選擇了幾個基金做投資,然後馬上在屏幕上打出來這幾個基金,說這是你選的,你能不能說說爲什麼要這麼選?而超過60%的受試者,都沒有發現屏幕上的一個基金被換過了。

“選擇失明”現象最有意思的特點是,人們不但忘了自己的選擇,而且還都能對着被換過的那個選擇侃侃而談,說我爲什麼要這麼選——就好像真的是他選的一樣。

“選擇失明”現象提醒我們,面對一些有關公共事務的觀點時,如果無關乎自身利益,其實我們的立場是搖擺不定的,甚至很多時候,我們根本就不記得自己的立場。人們堅持的只是“堅持原則”的姿態,而不是“原則”本身的內容。

而面對蜂擁而至的新聞資訊時,人們最在意的經常不是新聞的真假,甚至也不是新聞是否符合立場,而是自己能否在論戰中獲得勝利。虛假的新聞,善變的立場,讓網絡成爲認知偏誤的重災區。

誰在轉發假新聞?

在“人人都可發聲”的時代,互聯網成爲了假新聞的溫牀。一方面,網絡缺乏“把關人”,信息沒有編輯審覈,導致海量信息泥沙俱下,真假難辨;另一方面,自媒體的興起,讓新聞生產更加容易,新聞的傳播速度也一路飛昇,這就造成了假新聞的泛濫。

那究竟是哪些人在轉發假新聞,以及這些人有什麼共同點呢?

在2016年美國大選前後,紐約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對1300人進行了追蹤研究,發現年齡或許是判斷分享假新聞人羣的最佳指標。其中,65歲以上的用戶中有11%分享了虛假新聞鏈接,而18至29歲的用戶中只有3%的用戶進行了分享。從分享假新聞的數量上來看,65歲以上的人是18至29歲人羣的近7倍。

由此可見,老年人是傳播假新聞的主力。

這一方面是因爲老年人缺乏判斷網絡新聞真實性所必需的數字媒體素養,更重要的是,從認知和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衰老對認知和記憶有負面影響。

這個理論認爲,隨着年齡增長,記憶會變差,這讓老年人很難抵抗“虛幻的真實效應”,也就是說,當他們不斷反覆接觸某一類信息之後,就願意相信這些信息是正確的。在評估真相的時候,他們更願意根據自己的熟悉程度來判斷,而不是進行理性分析。因此,信息環境越複雜,錯誤信息越流行,這種效應就越嚴重。

 如何防禦假新聞

要想抵禦假新聞的影響,學會思考數字的合理性是第一步。

許多新聞會用數字來論證觀點,比如,有一則新聞提到:加州吸食大麻的人口35年來每年增加兩倍。這裏的數字就有問題,假設35年前,加州只有1個人吸大麻,這個數字每年增加兩倍,35年後就會超過170億。只消簡單的推算就能驗證數據的可靠性。

同時,需要警惕專家的意見。專家一般來說是對的,但也會犯錯。糟糕的是,人們很容易誤以爲專家永遠是正確的,就因爲他們是專家,他們德高望重、知識淵博。在現有領域嘗試新事物時尤其如此,人們往往認爲懂得多的人好像說話更有說服力。

舉個例子,物理學家戈頓·肖曾提出,每天聽20分鐘莫扎特的音樂能短暫地提高智商。後來這個觀點受到質疑,因爲這位物理學家並不是人類心智研究領域的權威。而且在他的實驗中,有一組人聽莫扎特,對照組則什麼都不做,實驗給對照組的安排不嚴謹,因爲無聊與停滯,也會讓智商反應暫時下降。所以,專家也會犯錯。

最後,需要着重強調的是,前面反覆提到的“確認偏誤 ”。“確認偏誤”會讓人們專挑那些對自己有利的資料和信息。比如,你認爲攝取太多維他命D會造成身體不適,於是當支持這個結論的證據出現時,你就會毫不猶豫地認同,忽略了信息本身是否屬實。所以,當你獲得一種觀點時,要同時檢視這個觀點正反兩方的信息,避免得出偏誤的結論。

與“確認偏誤”相似的是一種認知偏誤“動機性推理”,指的是當我們有強烈的動機得出某個特定結論時,所體驗的情緒喚起會干擾我們的推理方式,從而讓我們失去對新聞的判斷力。

譬如,假設你對美國某個政治人物極度反感,當看到關於這個政治人物的負面消息時,就會不假思索地相信,而不會去思考新聞的真實性。

此前就有一款可以撰寫假新聞的AI,叫Grover,它可以針對任何主題寫一些天馬行空的假新聞,比如圍繞爭議人物特朗普寫的《爲什麼特朗普一天要做100個俯臥撐》的怪誕文章。看起來頗像那麼回事:

這個啼笑皆非的新聞主題,因爲加上了AI對特朗普的性格和言論的把握,真的可能會矇騙不少人——尤其是對特朗普有負面印象的人。

當然這只是一則玩笑,但是一想到連AI都可以自己寫假新聞了,下次再轉發某個新聞的時候,你是不是要再多考慮1~2秒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