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就像具有一颗魔力的种子,对我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但同时让很多人又感觉恐惧,害怕自己付出了很多努力,结果这颗种子却没有生根发芽,让自己的努力付之东流。

富兰克林说过:“婚之前要睁开你的眼睛,结婚之后可要一只眼睛开一只眼睛闭。”

现代人对于婚姻越来越慎重,对感情也有着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为了结婚而结婚,甚至还有一部分人宁可选择当“不婚主义者”,也不愿意轻易找个人把自己嫁了。

有人总结了一句耳熟能详且精辟的话:高质量的单身胜过低质量的婚姻。

为何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做“不婚主义者”,主要有几大原因。

在爱情里受了一次又一次伤

如果在感情中能够遇到一个合适的人,两个人彼此用心经营,爱情给人的是滋养,但如果选错的人,在感情中眼泪远远大于笑容,同样也可能会毁掉一个人。

一开始我们都对爱情充满了憧憬,但是多数人都会在感情中受几次伤,体验几次失恋,给我们的内心造成很大的心理创伤,让很多人不禁产生恐惧心理。

受伤后,有些人能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并且针对之前遇到的感情经历进行不断总结,使得他内心越来越清楚自己想要找寻一个什么样的人,也更加懂得如何和一个人沟通相处,如何经营好彼此之间的感情。

但不是所有人都会这么做,有很多人在遭遇了恋爱/婚姻的失败以后,反而对感情充满了恐惧,开始封闭自己的内心。在感情中为所爱的那个人掏心掏肺,结果换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伤害,再也没有勇气敞开自己的内心去接纳一个人,反而选择封闭自己的内心,不再接纳其他人。

这类不再相信爱情的人,也许在某一天会遇到一个愿意让他敞开内心的人,但也可能一直处于这样的状态。

不婚主义者并非不婚,只是内心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很多人之所以保持单身的状态,在外人眼里看起来像是一个不婚主义者,但其实是因为他的内心太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之所以一直保持单身的状态,是因为还没有遇到那个想要的人,也不想因为外界的压力而选择随便找一个人,演员俞飞鸿就是这样的状态。

很多人觉得年龄到了就一定要找一个人结婚,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个朋友,他因为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后来选择了闪婚,两个人从相识到结婚只用了短短一个月时间,然而他们的婚姻只持续了短短一年时间,而且这一年时间里两个人三天两头吵架,他才开始后悔当初自己为了结婚而结婚的选择。

爱情不等于婚姻,除非能够遇到一个自己真正非常喜欢满意,心甘情愿结婚的人。

幸福比婚姻更重要

所谓的不婚主义,只不过是开始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了。

恋爱时,两个人遇到矛盾,也许只需要几句甜言蜜语,亦或是一个吻就解决了。随着时间的延长,两个人因为彼此之间的各种差异,彼此会因为各种鸡毛蒜皮小事而发生争吵,曾经唾手可得的幸福,现在发现想要维持这种幸福需要有经营幸福的能力。

现在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个性,有的人渴望自由,觉得婚姻是一种束缚,觉得结婚和生子不是人生的必选项,他们认为自己把生活过得多姿多彩才是最重要事。

如果选择了一个糟糕的另一半,婚姻带来了可能不是幸福,反而是不幸的开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婚姻的质量,更懂得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很多嘴上说着“不婚主义”的人,其实并不一定真的一辈子不结婚,他们的内心同样也会渴望爱情的美好和甜蜜,很多时候只是没有遇到那个特别爱的人。

如果哪天在他的人生中能够闯入一个人,一个愿意让他放弃很多东西的人,一个对的人,很可能也会有想要建立一个小家庭的想法。

作家大斯说过: “既确信你对我好,是我应得的。又明白你对我好,不是理所应当的。有能力给予,有底气接受,而且有心回馈。不是利益层面的等价交换,而是环保层面的循环再生。”

每个人内心都有对幸福的定义,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的状态,希望每个人都能够选择自己内心喜欢的方式过好自己的人生,包括婚姻同样也是如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