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法国二战电影《老枪》吗?主人公医生的漂亮妻子,就是因为反抗强暴被德国党卫军士兵用喷火器烧成了“雕像”。老医生怒发冲冠,尼码占领巴黎不算还想占我老婆?于是操起祖传猎枪一顿大杀古堡,一个德军小分队就被团灭了,连分队长最后也死于喷火器之下。

(老枪剧照)

二战期间德军仍然广泛使用喷火器是毫无疑问的,它主要装备于德军各步兵师的战斗工兵营。在早期定员17000余人的步兵师中,师属工兵营编制人员多达843人,不仅装备有34挺机枪,还配备了20支火焰喷射器,是妥妥的“战斗工兵营”。而作为近战武器,携带喷火器的工兵会在攻坚战斗中随时支援步兵的行动。

喷火器当然是简称,现代意义上的“火焰喷射器”本就是德国人费德勒发明的,他于1901年制作出来一个喷火器样品提供给德国军方评估。经过测试、完善和批量生产,德军于1911年组建了一个装备喷火器的特别团(下辖12个连),并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次将喷火器用于实战,1915年2月的凡尔登战役中,法军第一次尝到了这种混合着汽油、硫磺和橡胶气味的“地狱之火”。

(德军喷火兵)

严格来说,军用喷火器可以分为“便携式”和“车载式”两种,前者当然是轻型的单兵装备,一般由2到3人组成战斗小组,其中一个为射手,另外的成员为观测手。单兵便携式喷火器由背负燃料罐和喷射枪两大部分组成,我们在影视剧经常看到德国兵背的是三个罐子(35型),是因为有两罐燃料和一罐压缩气体(一般为氮气),因为压缩气体才能提供燃料喷射的动力,至于喷射枪就容易理解了,就是个有点火装置的发射管。

便携式单兵喷火器的优点是携行和支援战斗时比较方便,缺点是射程太近并且燃料有限,比如二战初期德军装备的“35型”喷火器,喷射距离仅有25到30米,全部燃料加上压缩气体共11.8升,最多可以进行15次点射(也可以一家伙喷完),然后就得回去更换燃料罐了。

(德军喷火器作战)

至于“车载式”喷火器,因为燃料罐更大、发射压力更大,当然射程也就更远些,如果直接安装到坦克上,那就成为了喷火坦克,战争期间德军和苏军都研制了喷火坦克,在进攻作战中威力还是很大的。二战期间德军装备的单兵喷火器大致有35型、40型、41型三种,另外一个“46型”属于一次性武器,射完拉倒称为“火焰枪”更准确些。

其中性能较好使用最广泛的是“41型”喷火器,德国人一口气生产了64000多具,在东线战场起到了很大作用,比如攻击苏军战壕、工事、要塞等等,41型的战斗全重约21公斤,射程仍然为25到30米,但燃料罐变成了一个(7升),所以只够完成八次点射(另外的42型属于仿苏制的防御性喷火器,不在讨论范畴内)。

喷火器同时也是德军在战争期间施暴的罪恶武器,德军经常在巷战中使用之,使苏联城市损毁严重。而在德军撤退时期又奉行“焦土政策”,对民房、农场、带不走的粮食和物资,进行破坏时使用最多的就是炸药和喷火器。在电影《华沙起义》或者《钢琴师》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党卫军士兵用喷火器焚烧楼房和街道,最终使城市沦为一片废墟。

东线德军在战场上还有一项发明,就是用喷火器对付苏军坦克,在近战防御中,喷火器灼烧产生出来的高温,对坦克的油箱和引擎都会造成致命的损害,同时也会把坦克内部的成员严重烧伤甚至烧死,这事想想都可怕。德军的作战报告显示,喷火器对汽油车辆和谢馒头坦克的破坏效果非常明显,不过对苏军的柴油坦克毁伤效果一般。

(德军41型喷火器)

当然,德军工兵对使用喷火器这种装备自身也很恐惧,因为在战场对手也会将其视为“重点照顾目标”,无数子弹炮弹会朝着喷火器射手打过来,普通士兵中弹最多留个窟窿未必一定阵亡,而喷火器射手一旦遭遇燃料罐被弹片打爆的情况,瞬间就会成为一个火球,要多惨有多惨。

二战期间美军也生产了40000多具喷火器,不仅在太平洋战场上战绩不俗,其中一部分还率先装备给了中国远征军,在滇西缅北的反攻作战中,喷火器成为攻击日军阵地和碉堡的利器,鬼子兵纷纷身上冒火嚎叫着从地堡里钻出来,远征军士兵给喷火器起了个中国式的别名:“孟二爷”。

(老枪剧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