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野战军后勤部门,可谓人才济济、将星如云。这个系统出了开国大将黄克诚,上将周纯全、李聚奎、杨至成、周桓,中将钟赤兵、贺诚、张令彬、韩振纪,少将张明远、刘玉堂、谷广善、潘振武、苏焕清、孙仪之、陈沂、陈文彪……至于本文,重点要谈的则是陈沂。他曾经担任过四野后勤部政委,但是仅被授予少将军衔。

陈沂,贵州遵义人,他出生于1912年。他原名佘万能,字孟秋,又名佘立平,还有一个笔名叫陈毅。他家境富裕,祖父是前清的知府,父亲是一个商人,所以他有幸受过良好的教育。他曾经先后就读于遵义省立第三中学、四川大学工学院、上海中华艺术大学、北平中国大学,而且一直成绩优秀,和韩念龙、雍文涛等人是同学。

如果沿着这个轨迹一直走下去,他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学者、作家……但是他志向远大,一直积极追求进步和光明。所以,他不到20岁就参加了我党的外围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1931年,他又光荣入党。因为表现突出,他很快被任命为北方文化总同盟党团书记。这一年,他年仅20岁,还是一个大学生。

1933年,他不幸被捕,接着被关进位于南京的监狱。在狱中,他始终宁死不屈,充分彰显出一个党员干部的大无畏精神。1935年,他的父亲不惜重金,终于将他保释出狱。随后,他先是回到贵州老家养伤,接着又重返上海滩,继续和国民政府作斗争。不幸的是,他和组织一度失去了联系。直到西安事变爆发后,他才重返组织。

抗战爆发后,在李克农、李涛等人的安排下,他来到了太行山。在那里,他如鱼得水,很快升为北方局宣传干事。1939年,他改任为《冀南日报》总编辑。1941年,他改任为《鲁西日报》社社长。他表现突出,很快引起了八路军第115师政委罗荣桓的注意。所以,他在1942年来到了山东军区,改任为山东分局宣传部代部长。

不久,他被正式任命为山东分局宣传部部长,主抓宣传工作和文艺工作。根据老战友李作鹏等人的回忆:陈沂能力极强,而且干劲十足。他还经常亲自上阵,写文章宣传我党我军的抗日救亡理念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山东分局和八路军山东军区,他一直是罗荣桓将军和萧华将军的得力助手,而且深得他们的信任和倚重。

抗战结束后,八路军山东军区先后派出不下6万名指战员奔赴东北。陈沂的老首长罗荣桓、陈光、萧华等人,都去了东北地区工作。他则奉命留在山东,改任为华东局宣传部部长。此时的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陈毅,他非常欣赏陈沂的才能,多次挽留过陈沂。但是陈沂铁了心要去东北,回到老首长罗荣桓的麾下工作。

抗战结束后,陈毅改任为山东军区司令员,麾下的宣传部长也叫陈毅,也就是陈沂。陈沂主动改了名字,将毅改为沂,以避免和司令员陈毅同名。司令员陈毅非常豁达:改不改有啥关系! 世界上同名同姓的人多着哩。俄国有大托尔斯泰,小托尔斯泰,法国有大仲马,小仲马。我们中国有个大陈毅,小陈毅,也可以。

陈毅大度,因此陈沂顺利来到了东北。在罗荣桓的推荐下,他改任为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不久,在李作鹏的介绍下,他又改任为东北民主联军前方总部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在东北,上级曾经准备任命他为东北民主自治联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长。但是他认为,自己一直做宣传工作,不熟悉人事工作,所以直接婉拒了。

辽沈战役爆发后,他已经升任为东北野战军后勤部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辽沈战役结束后,他又升任为东北野战军后勤部政委。四野南下后,他又改任为第四野战军后勤部政委。此时,林彪麾下的后勤部长是周纯全,第二部长是李聚奎。至于杨至成、韩振纪、张令彬等人,都曾经是陈沂的下属。在后勤部门,他是第二号负责人。

林彪率部先后打赢了著名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广西战役、海南岛战役……作为四野后勤部部长和政委,周纯全和陈沂都功不可没。为了早点解放海南岛,他曾经到香港和澳门去考察,采购了大量的船只、药材、防暑用品、军用器材……为了解决四野广大指战员的吃喝穿用问题,他和周纯全可谓是呕心沥血。

建国后,在老首长罗荣桓的推荐下,他重返老本行,改任为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在任上,他一直矜矜业业,大力提倡创作,发展文艺批评,同时主持筹建了著名的总政文工团、八一电影厂、八一体工大队、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另外,他还坚持每天写日记,还写了一部近80万字的长篇小说,回忆东北解放战争那些往事。

1952年,全军干部评级,他被定为准兵团级干部。据统计,全军在当时共有近60名准兵团级干部。1955年,其中有一名干部被授予上将军衔,即贺炳炎将军。大多数干部被授予中将军衔,只有三名干部仅被授予少将军衔。这三人即为:陈沂少将、段苏权少将、解方少将。陈沂仅被授予少将军衔,但是他非常知足,从未埋怨过。

他为何仅被授予少将军衔,其实原因非常简单。首先,他缺乏红军时期在部队生活和工作的经历。他获得了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但是没有获得八一勋章。其次,他在抗战爆发以前,曾经被捕入狱,一度和组织失去联系数年。再则,他在战争年代一直被调来调去,干过后勤,搞过文艺和宣传,没有比较显赫的战功。

根据一些文化系统的老人回忆:陈沂精明强干,才华横溢,而且平易近人,非常重视和关照知识分子。文学评论家冯牧曾经身患重病,他想到北京看病,但是非常困难。此时,陈沂默默出手,帮助他顺利进京疗养。许多知识分子初露头角,就很快被陈沂点名,调入北京工作……

他工作极忙,却经常认真阅读那些知识分子的作品,并真诚关照他们。在他出事以前,我军的文艺战线先后涌现出不计其数的优秀干部和优秀作品。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从朝鲜归来、保卫延安、红日、苦菜花、霓虹灯下的哨兵、南征北战、上甘岭、渡江侦察记、我是一个兵……

但是,1957年他突然出事。1958年,他又被开除党籍和军籍。随后,他被安排到位于黑龙江省的一个农场干活。每个月,他只有28块钱的生活费。住的是阴暗潮湿的小房子,没有暖气。吃的是苞米面粥、窝窝头就咸菜条,没有一点油水。因为营养不良,劳动强度大,有一天他突然昏死了过去。

他为何突然出事,我至今查不出一个比较明确的说法。不过,当时的总政治部副主任傅钟曾经写文章批过他。具体内容,我就不写了,不然大家根本看不到这篇文章。概括下就是:陈沂比较自我,个性太强,而且一直坚决反对合并总政文化部和宣传部。

聊以自慰的是,1958年5月,陈沂的妻子马楠带着三个女儿从北京调到哈尔滨,她改任为市文化局副局长,同甘共苦的一家人又可暂时得以团聚。后来,在总理和萧华等人的关照下,陈沂于1966年被任命为哈尔滨市二轻局副局长。但是他上任不到一个月,又回到了农场干活。

就这样,他在东北地区一待就是20多年。却说陈沂在离开北京以前,曾经公开说过:我不承认被开除,迟早会回来的。直到1978年,在中组部胡部长的过问下,陈沂才被恢复了党籍、军籍、原定级别。1979年,他终于复出,从此成为上海市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

1983年至1985年,陈沂改任为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财经委主任。2002年,他病逝于上海,享年90岁。他著有:《我们从朝鲜回来》、《停战后的朝鲜》、《五十年一瞬间》、《严峻的考验》、《文艺杂谈》、《辽沈战役三部曲》、《归来集》、《十年历程》、《脚印》、《白山黑水》、《陈沂家书》……建议大家读一读。

插个题外话:陈沂出事后,总政文化部被撤销,并入总政宣传部。1961年11月,总政文化部从宣传部中分出,恢复成立,由李逸民少将出任部长一职。李逸民将军也是一个个性很强的人,值得写一写。他是黄埔军校毕业生,参加过著名的南昌起义。建国后,他一直是罗瑞卿将军的爱将。但是,他突然辞职,并且安享后半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