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实的上甘岭战役中,战斗从第一分钟开始就进入到了白热化。从1952年10月14日直到11月25日,战役结束面积只有3.7平方公里的两个高地遭受了190万发炮弹和5000多枚航空炸弹的狂轰乱炸,平均每平方米被反复轰炸过70次,每分钟发射炮弹30余枚。上甘岭的山头因此被永远的削低了2米,面对美军的狂轰滥炸,志愿军前线的指挥员决定让部队躲进通道保存力量,并坚持斗争。

为了能更真实地再现战争的情景,导演沙蒙专门请人搭建了坑道。电影里出现的坑道和抗美援朝时真实的坑道大体上是一致的,有一人高,宽度大概能够容纳两到三个人同时通过。可是正是因为这个设计让电影《上甘岭》的军事顾问也是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赵毛臣受到了不少的质疑。

赵毛臣说:“好多同志都问我,你那个坑道真实是这个样子吗?你就没有把那个真实情况拍出来啊!”那么真实的情况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志愿军老兵刘永泉回忆说:“因为那个小坑道里头能装几十个人有时甚至上百人,所以人在里头不能睡觉也不能坐着,只能站着,还是你挨我我挨你的站着,能不死就算上帝保佑了”。

电影《上甘岭》虽然战争场面激烈,但是导演沙蒙认为,《上甘岭》大部分篇幅都是在黑乎乎的坑道里太压抑,应该避免这些刺激的镜头,应营造出一种乐观的情绪。于是影片将坑道环境做了改动,但坑道里发生的故事都是完全真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