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三国时期非常有名的一个人物,其一生所彰显的无不都尽显枭雄模样。而了解曹操的人都知道曹操生性多疑,甚至还说出了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这番话。但是曹操穷其一生真的没有十分信任的人吗?很显然绝对并不是如此。

虽然曹操十分的多疑,但并不可能时时刻刻都保持着这样一个心态去看待身边的人,否则,又怎么可能坚持到魏国建立呢?只要是人,总有想要休息的时候,不过也有人表示,正是因为曹操十分多疑的性格,才会使的建立魏朝,甚至曹操多疑到娶老婆都要娶寡妇。那么这样一位生性多疑的人,到底最信任谁呢?

其实,如果要说到曹操最信任的人,大家也都十分的熟悉,这就是西汉开国功臣夏侯婴的后人夏侯惇。但是为什么曹操谁都不信,却唯独对夏侯惇如此的信任。夏侯惇和曹操之间又有怎样不可描述的联系呢?

的确,夏侯惇和曹操之间是有一定的亲戚关系。从血缘上来看,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而曹嵩则是夏侯惇的叔父,也就是说夏侯惇和曹操是从夫兄弟,兄弟二人情同手足,又怎可能会互相充满猜忌呢?

古语有云,上阵父子兵,打仗亲兄弟。曹操为什么能够成功地建立魏国,其实很大的原因真是因为曹氏和夏侯氏的宗族。可能很多人对于宗族二字是非常的陌生的,并且在一些电视剧当中,也并没有明确的将宗族的力量体现出来。但是在我国古代,宗族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比如说在隋唐时期,就曾经有五支最为尊贵的世家大族。李世民便是出生李氏,就算李世民当上了皇帝,也都对五姓七望十分忌惮。

曹操正是因为曹氏和夏侯氏的力量,在成功地建立曹魏政权,所以对夏侯惇则就更不可能会充满猜忌了。甚至夏侯惇也是唯一可以自由出入曹操寝室的人。这绝对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就算是曹操的宠妃进入曹操的寝室,都要提前做准备,可是夏侯惇却可以自由出入,也足以见得兄弟二人的手足之情。

曹操手底下出色的将军有很多,于禁便是其中之一。于禁对曹操也非常的忠诚,甚至还以此延伸出一句非常著名的话语,末将于禁,愿为曹家世代赴汤蹈火。而即便于禁这般忠义,但是在曹操看来,却仍旧不敌夏侯惇在心中的地位。

于禁的死亡很好地将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这句话诠释得非常彻底。于禁为解救曹仁,在襄樊之战中被关羽打的全军覆没。而于禁的死亡是曹仁命令于禁驻守樊城北部。可事后,曹操并未过多苛责曹仁。

曹操是靠曹氏和夏侯氏发家,所以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是他颇为信任的宗室忠臣,也就是传说中得自己人,而于禁不过是一个外人,无论再怎么忠心,再怎么勇猛,到底还是外人。

据说夏侯惇在死后,魏文帝曹丕还亲自穿上素服为其发丧,可见,夏侯惇不仅是颇得曹操的信任,就连曹丕也都十分的认可。但是纵观夏侯惇的一生也当得如此的认可。夏侯惇不仅不贪图酒色,并且十分廉洁,对于贫穷的老百姓也很温和,这种人在三国时期还是比较少见的。

不知道在大家看来,这样的夏侯惇是否值得曹操的信任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