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一般開國皇帝的影響較大,而其中,劉備又是比較特殊的一位:他有着皇室的血統,卻又出身下層;他一生追求功業,終成帝王,卻大業未竟,偏居西蜀;在那個羣雄競爭的時代,他沒有最出色的文治武功,卻給後世留下了最動人的君臣佳話;他的故事,被後世歷代的不同階層所講述—統治階層強調他的宗室正統,偏安的王朝用他來發奮勵志,渴望建功立業的文人對他的禮賢下士津津樂道,民間的普通百姓則更願意述說他的兄弟情義等等。劉備的形象之豐富,在歷代君王中都是少見的,那劉備是如何變成我們熟知的形象的呢?

陳壽《三國志》中劉備的形象:單純的歷史人物,劉備形象的根源。

陳壽寫《三國志》時候,距離蜀漢滅亡沒多久,所以書中所述的歷史較爲真實,這也成爲後世所遵循的原始和權威依據,奠定了劉備形象的主調。陳壽《三國志》對劉備形象的塑造主要包含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同時也是主要部分,通過劉備生平主要經歷描述,形成的對其形象的整體印象—中古亂世的霸主形象。第二部分是人們對劉備形象的評價,一方面,劉備的作爲一個亂世梟雄,其一生競逐王霸之業,具有很強的個人能力和領導素質,尤其是其寬厚仁愛的處事方式對於收納賢才具有顯著作用;另一方面,劉備始終堅持道義,是其競逐天下的一面旗幟。第三部分是能突出人物性格的特殊事件,這點在《三國志》中較少敘述,而在後世經過裴松之的《三國志注》中引入了大量的緋聞逸事,經過裴注的史料補充,一個性格個性更加鮮明的道義英雄的劉備形象被展現在人們的面前。

魏晉南北朝的劉備形象:趣味性與正統性共存。

魏晉南北朝時期,南北對峙,劉備的形象也分成了兩個部分。一部分存在於志人志怪小說中,在小說中的劉備個性鮮明、更富有趣味性。另一部分則在正統史書中,記錄了劉備形象的正史大體承襲了《三國志》的主要材料,其漢室宗親的身份是正統話語的爭論核心,包括蜀漢與魏晉哪個是正統也被反覆談論。

唐宋詩詞裏的劉備形象:英雄光環退去,強調明君。

到了唐朝,劉備"明君"形象開始被建構起來,同時,作爲劉備託孤大臣的諸葛亮扮演"賢臣"的角色。從三國到唐朝前,諸葛亮與同時代其他人相比,並沒有特殊之處。到了唐朝,諸葛亮的地位陡然升高,詩聖杜甫寫諸葛亮的詩就有12首之多,唐朝很多有名的詩人都曾在詩歌中表達對諸葛亮的仰慕。這種敬仰一直延續到了宋朝,如陸游所寫與孔明相關的詩歌至少有十四首。有賢臣,明主自然就不可或缺,《王國志》記載的劉備"弘毅寬厚,知人待士"和託孤賢臣之事,使得劉備成爲作爲明君的不二人選。在唐宋詩歌中,劉備作爲一個逐鹿中國的霸主的英雄形象被淡化了,其作爲一個寬厚仁德禮賢下士的明君的形象得到了強調。

南宋以後劉備的形象:形象愈加複雜

在南宋之前的唐朝和北宋雖然對劉備多有稱讚,但是承認曹魏的正統地位。南宋作爲同樣偏安一隅的王朝,對承認蜀漢正統地位有着迫切的需求,而其中,朱熹的蜀漢正統觀對後世產生了較大影響。到了元朝,朱熹的學說被被立爲官學,與此同時蜀漢正統論也逐漸進入統治階層的意識中。到了明清時期,蜀漢正統論取代之前的魏的正統一脈,基本成爲官方主流思想。

作爲正統性問題的焦點人物,劉備漢室宗親的身份與其禮賢下士、寬厚愛民的形象被結合起來。越到後來,不同階層之間的互動越多,劉備的形象就越複雜。直到今天,形成了我們所熟悉的劉備形象:出生在大樹樓桑村,小時候編過草鞋,生得白麪,持雙股劍,騎的盧馬,和關羽張飛是異姓兄弟,和趙雲也有深厚感情,和諸葛亮君臣如魚得水,愛哭等。

三國在歷史上只是一個過渡時期,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十年,但卻爲中華文化和中國人的價值觀確立了基調。作爲三國時代的一個主角,劉備的一生是豐富多彩的。在史書中,他是一位既有情又無義、既儒雅又狂躁、既有智慧又有膽識的一代霸主。在詩詞歌賦中中,他是一位善於納諫、得民心並與臣子有兄弟情的仁義之君。在民間傳說中,他又變成了拯救蒼生的天命君主。到了新時代,劉備形象被不同的導演、演員賦予更爲多樣、豐富的性格特徵,時而腹黑,時而仁義,時而驍勇,時而退縮。不同時代、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形式詮釋着這一形象,因爲使劉備形象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也使這一形象具有永久的魅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