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三国演义》中,亦奸亦雄的形象留下了较大的争议。喜爱曹操的人崇拜他的军事才能和人格魅力,讨厌他的人厌恶他奸诈残暴自私的一面。

然而在正史《三国志》中,关于曹操过于复杂的性格并没有太多描述。

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们都知道,曹操曾经以为父报仇的名义攻打陶谦,“操令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戮,以雪父仇。”

尽管在演义中,屠徐州后再没有类似的记录,但是,曹操的屠城行为真的只有这些吗?恐怕远不止如此。

在《三国志·武帝纪》和《后汉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屠”字频频出现,从最开始的征陶谦屠徐州,到征吕布屠彭城,屠城几乎伴随了曹操的整个征战生涯。我们来看一下曹操的屠城记录:

“初平四年(公元一九三年),攻陶谦,‘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

“兴平二年(公元一九五年),曹操破张邈,屠雍城。”

“建安三年(公元一九八年),征吕布,屠彭城。”

“建安九年(公元二○四年),攻袁尚,屠邺城。”

“建安十二年(公元二○七年),征乌丸,屠柳城。”

“建安十九年(公元二一四年),夏侯渊屠兴国、枹罕;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曹仁屠宛城。”

曹魏部将屠城的例子也经常出现,可见屠城对于曹魏政权来说是家常便饭。

为什么要屠城?

古代战争,屠城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封建时代的老百姓没有掌握自身命运的能力,城破之时只有任人宰割的下场。

另外,屠城并不是将所有的百姓全部杀死,而是有针对性地进行清算杀人。

战争就是通过战胜敌方的机会,吞并或者消灭敌方的资源。一方派系刚拿下另一派系的城池时,无法做到完全的人心归附,尤其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大族,因此屠城是最直接粗暴的方法。

另一方面,屠城有震慑作用。曹操攻城有一规矩,不接受大军合围后投降,城破之时,屠戮殆尽。

这一行为在曹操攻城略地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许多城池往往在曹操合围前便纷纷投降,曹操因此节约了战争成本,保存了实力,也算是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

还有一种情况,便是针对游牧民族的屠杀政策,例如乌桓、羌、氐。边地游牧政权反复不定,叛降无常,为了稳定后方,曹操只能选择屠城灭绝。

尽管屠城可以对政治和战争产生的影响,但是在史书中,关于刘备孙权等人屠城的记录几乎没有,也难怪曹操攻打荆州之时,百姓扶老携幼跟随刘备。

小编认为,对比刘备的行为,曹操的行为就显得异常残暴,所以说,曹操确实是三国屠城第一人了。关于曹操的屠城行为,大家有什么看法,可以发在评论里,一起来交流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