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薄祿龍

2010 年夏天,我和幾位老師完成了一趟美國西部自駕遊。

出發前,卻被朋友們正模作樣的提醒道,七月份要保持健康哦,千萬別生病!待我蹙眉納悶時,對方拋給我一個名詞:「七月效應」(July effect)。

順手翻查一番,發現「七月效應」有蹊蹺。

它指的是每年七月份,醫院裏患者的死亡數量會出現一個增幅,這種現象只在擁有實習生、住院醫生崗位的教學醫院出現。

所謂的教學醫院,是指具有教學用途,爲醫科大學、醫學院或護理學院提供見習、實習的醫院。

中國許多三甲醫院,均爲各大院校的附屬醫院,也即教學醫院。

其次,很多醫生會選擇七月休假消暑,而七月又是美國每年新一輪住院醫生培訓的起始月。

衆所周知,死亡原因存在着季節性分佈的特點。比如,秋冬等寒冷時節是心腦血管病致死的高發時間段。

那麼,「七月效應」到底是杜撰謠傳,還是確有其事?我展開了一番搜索工作。

何況,炎炎七月已過,現在已是八月,可以好好說道這個「七月效應」了。

有七月效應,也有八月效應

有關「七月效應」的國外文獻近 100 篇。

早在 1989 年,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的研究者就關注到「七月現象」這個問題,也就是護理效率和質量降低,患者住院費用增高。

及至眼下,「七月效應」依然出現在不少論文的標題中,成爲回顧性隊列研究的一個好素材。

加州大學的社會學家,曾選取 1979 年至 2006 年間,共計 6200 萬例患者作爲研究對象,重點調查逾 24 萬例致命用藥差錯事件。

結果顯示,在承擔住院醫生培訓的教學醫院,7 月份的差錯率較平時升高 10%。而在非教學醫院,差錯率與其他月份相當。不過,上述結果所針對的僅是用藥差錯,而非其他原因所致死亡或手術併發症等。

參考文獻 2 截圖

這些用藥差錯,包括處方用藥過量、劑量錯誤,未能準確辨別藥物過敏或副作用的前兆,對藥物相互作用不熟悉等。

在我的醫療經驗中,每一種藥物都是一個頗有淵源的故事。醫療界幾千種藥物,每一種都有適應證、禁忌證。對應用它的醫生而言,都是一種嚴峻考驗,何況那些剛接觸臨牀的住院醫生呢?

不過,也有學者發現,對急性闌尾炎、創傷等很多外科領域而言,並不存在這種詭異的「七月效應」。

背後的原因很可能是,外科手術多由一個團隊完成,而側重於藥物治療的疾病,倒可能由於小的疏忽,引起不良或嚴重的後果。

在英國及澳大利亞,則流行着「八月現象」的說法。

與美國不同,英國和澳大利亞從每年 8 月開啓新一輪住院醫生培訓。《英國醫學雜誌》一篇文章發表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的研究,證實了「八月現象」的確存在。

這一切其實並不難理解。無論實習、住院醫生水平如何,在踏入病房的第一個月,各種小差錯(即便不致命)總可能高於平常。

至於原因,既可能與醫生對醫院環境陌生有關,也可能與團隊配合、醫生及醫患間交流不到位有關。

當然,醫院的三級查房制度(主任醫師、主治醫師、住院醫師),也能最大化的減少低年資住院醫生醫療差錯的發生。

《一世好命:病人會犯的十大錯誤》(You Bet Your Life!: The 10 Mistakes Every Patient Makes)一書的作者 Trisha Torrey,曾是一名淋巴瘤患者。

對於「七月效應」這回事,她直言不諱的說道「這是常識,無可辯駁!」

「七月的醫院是個詭異之地,從醫生到護士、藥劑師,處處湧動着新人。」

國內的情況如何?

國內情況如何?我倒從未聽到類似說法。

當然,國內目前尚無此方面大型研究,也無從驗證新住院醫生進入臨牀工作後,是否會降低醫療服務質量。

有數據顯示,到 2018 年年末中國衛生技術人員有 950 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 358 萬人,註冊護士 412 萬人。相比於 2017 年,衛生技術人員增加 51 萬人。醫師、護士分別增加 23 萬人、33 萬人,分別增長 6.87%,8.71%。

這羣初來乍到、經驗不多的稚嫩醫生和護士們,能否立即擔當治病救人的重任呢?這的確值得思考。

醫院是生機希望之地,也是死訊降臨之所。呱呱墜地的小生命,大多降生於醫院的產牀;膏肓離世的人們,不少逝於醫院的病牀。

對很多人而言,醫院是最不想抵臨的場所。事與願違的是,醫院是一處全年無休、時刻待命的地方,時刻都會有病人前來就診入住。

從醫是一種特殊的職業,其工作風格、思考方式與其他行業存在顯著不同。它面對的不是訂單報表、上司臉色,而是生命。

阿圖醫生就曾說過,「我們從事的是與疾病作鬥爭的工作,可並不是直接就跟基因或細胞互動,而是跟有血有肉的人打交道。正因爲這樣,醫學才顯得如此複雜多變、富有魅力。」

很多醫生也直言,走上醫學道路,等於走上一條「不歸路」。

頗有辛酸意味的話語,道明瞭醫生成長的本質,不斷學習,終生學習,從教訓中學習,不犯低級錯誤……

人們可以盡力維護自身的健康,卻也難以斷定何時身體這部複雜機器,是否會拋錨罷工。

因此,如若身體不適、亟需入院,也別因爲數字禁忌、「七月效應」之類的而一味拖延噢。(策劃:gyouza)

薄祿龍,醫學博士,醫學科普作者。本文摘編自作者圖書《醫路潛行:大醫院 小醫生》

題圖來源:圖蟲創意

參考文獻:

1、Buchwald D, Komaroff AL, Cook EF, Epstein AM. Indirect costs for medical education. Is there a July phenomenon?. Arch Intern Med. 1989;149(4):765-76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