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件的精彩需要细细品味

“白登山之围”在历史上太有名了,因为这是刘邦这个老流氓当皇帝后吃的第一个大败仗,而且是败给了匈奴人。这让很多人难以接受,一是觉得败给匈奴不应该,二是很多喜欢遐想的朋友,会不由自主地去猜测“假设韩信当时在刘邦身边,刘邦会不会被围困”这样的问题。但是,实事求是地说,白登山一战,刘邦并没有打败仗,至少败得不是那么明显。匈奴主动撤兵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汉军的援兵将至,而且刘邦也及时给了冒顿台阶下,匈奴选择退兵是最符合他们自身的利益的,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那么,既然刘邦没有败,为什么他要选择低声下气地去求和呢?主要原因还是信息不畅导致的,被困在山上,他根本不知道援兵什么时候到,自己还能扛多久!去钱消灾也是刘邦当时的最优选择。

白登山之围的最后结果其实是双方在自身利益上的一次和解而已。但是,由于信息和军事上,匈奴人占了先机,所以得了个大便宜。被动就要挨打,刘邦则是吃了一个哑巴亏。

刘邦下山,马上就觉得自己吃亏了

刘邦走下白登山,刚逃回平城,就和被自己当初丢在后面丢在后面的大部队碰头了,心里那个悔呀,那个恨啦,估计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毕竟他刘邦一直都是占别人便宜的人,这次吃了匈奴这么大一个亏,还丢了这么大一脸,心里怎么会过得去那个想呢?要是他再咬牙坚持挺住一两天,也许事情完全不是这个样子。

气得冒火的刘邦很想发泄一下,可是人家匈奴人早已骑马跑远了,追都追不上了,所以只能加倍地报复始作俑者——韩王信。没有了匈奴人的支持,韩王信那点实力还真上不了台面,他的反动军很快就被消灭了,韩王信也逃到匈奴避难去了。

历史上的刘邦总给人一种恢弘大度的印象,而作为他的对立面项羽则被塑造成一个气量狭小的反面形象。其实刘邦也是一个报复心十分重的人,比如当年到处借兵也要打掉雍齿,比如那么多年打不过项羽,想尽办法也要恶心一下项羽。比如被韩信提条件之后,每次事成之后就收了韩信的兵权。这次出了这大的篓子,刘邦自然也不会无动于衷。在回京的过程中,刘邦就把当初因反对他的刘敬给放了出来(这也说明刘邦这个人懂得悔改,难能可贵),而当初煽阴风点鬼火,认为就该痛打匈奴狗的人被刘邦杀了不少。

刘邦虽然流氓,但是人家是真不怕闹事

平定韩王信的叛乱之后,刘邦把代地交给了自己的哥哥,他觉得自己的哥哥,他觉得自己的哥哥一定会帮他死守国门的。这也说明刘邦心中也有一条鄙视链,他压根看不上匈奴那帮野蛮之人,脱险之后也就忘记自己为了脱险跟人家承诺过什么了。但是刘邦的哥哥,那就是一个不堪大用的人。匈奴人一看刘邦你这个老流氓,居然敢言而无信,出兵攻打代地,刘邦的哥哥几乎毫无抵抗就逃跑了。气得刘邦直接把他的逃跑哥哥从王贬到侯!

在《史记》中有刘邦派刘敬去匈奴去“如约”的记录,谈的就是和亲和通商的事情。这个“如约”耐人寻味,什么时候的约?大抵是白登山之围时候的私下协议吧!

女人,绝大部分时间就是政治牺牲品

为什么会派刘敬去呢?因为刘敬就是“和亲”和“通商”政策的坚决拥护者。这其中有一个事情需要和大家解释一下,这并不能说明刘敬不爱国,而是在理性判断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的需要,刘邦这个挑事的主,刚刚建立大汉王朝,又一心想要收拾那些异姓王,边关的祸乱是他惹不起的。比如汉文帝时期,贾谊提出和刘敬相似的观点,要想尽办法稳住匈奴,别让他们添乱,也是同样的道理。

朋友们会奇怪,匈奴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主,为什么汉朝一提出和亲和通商,他们就偃旗息鼓了呢?这值得我们好好分析一下!

匈奴人不一定爱中原女子,但是真需要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越是在人类文化落后的时候,人们越是依赖于群居生活的,越是希望抱团取暖的。匈奴人虽然单兵作战能力超强,但是个人的破坏力和建设力都是有限的。匈奴人是十分依赖于抱团的。抱团就需要人口和生活资源,这两点都是匈奴比较稀缺和紧张的。在战场上,匈奴人从来不敢和汉人一对一地以命换命,不是匈奴人不够勇敢,而是生命的成本不一样。

匈奴人能打,但是由于生来就处于苦寒之地,人丁不兴旺,资源不丰富,他们要想过上他们心目中的好日子,必须要富有侵略性。这种侵略性就直接表现在他们对中原女人和物产的需求上。

男人和女人背后有很多故事

先说“和亲”的事吧,婚姻是人的第二次投胎,对于第一次投胎已经投在蛮荒之地的匈奴人来说,娶中原女子,这是他们梦寐以求的(这是政治需求,不接受生活个例的反驳)。由低级文明主动向高级文明靠拢,这是人类的天性。

匈奴的女人也是女人,但是她们在匈奴人眼里似乎只具备“繁衍后代”的原始功能,这种认知也导致匈奴女人的地位长期比较低下。而中原女性虽然也是女人,但是毕竟是披着中原文明这层光鲜外衣的女人,在他们心目中,中原女性也是一种工具,但是这种工具足以让他们快速地获利。

历史上,通过联姻形成某种利益关系,这是屡见不鲜的。相生相杀的战国时代,各国之间就长期保持着相互通婚的关系。对于匈奴人来说,“和亲”就意味着匈奴人穿上了一件正大光明的外衣,可以以“亲戚”的身份提很多要求,毕竟都是“一家人”。

没有和亲,匈奴只能靠野蛮征服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和亲”这种原始而又直接的手段也对少数民族的发展和中原文明的稳定发挥了很重大的作用,比如汉朝的昭君出塞、唐朝的文成公主,她们的作用比一个良将贤相的作用并不会小。

我们在今天经常会看到很多大老板要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自己的得力助手,要么把女儿嫁给自己的竞争对手,这也并不是一件什么奇怪的事情。

匈奴之所以对“和亲”这么感兴趣,主要还是在于他们对于汉朝有很多幻想和依附,建立稳定的亲戚关系,便于他们方便行事。

通商的问题是一个大问题

再来说说“通商”的事情。这个事情说起来复杂又很简单,复杂到它几乎可以解释所有的民族矛盾,简单到它就是为了改善生活环境。

匈奴人由于文化和生产力的落后,他们对中原的很多物资是十分依赖的。他们不缺战士、不缺牛羊、不缺野物,但是他们缺的东西太多了,盐、铁、茶叶、布料、陶瓷、粮食……这些在中原土地上可以大量产出的东西,却是匈奴人生活的命脉,没有这些东西他们活得很不舒服,甚至活不下去。

但是,国与国之间,最常见的战争形式就是“经济制裁”。其实人与人之间也差不多,两口子之间生气了,不给你做饭了,不给你洗衣了,不跟你玩了,不理你了。要是另一方对此十分依赖,这种冷战的破坏力还是十分巨大的。国与国之间这种矛盾就更加明显了,你要盐我就不卖给你,我就是要让你不舒服;你要铁,我就是不卖给你,就是不能让变强大了,回过头来打我!

搞清楚通商逻辑,历史就会一目了然

顺着这个思路,我们会发现历史上,很多外族攻打中原文明看似主动进攻,其实都是被动进攻。汉朝匈奴屡屡犯边、南北朝五胡乱华是化长期的被动为主动。反而是北宋,手握燕云十六州的契丹逼得北宋兄弟相称,好上了一百多年……几乎所有的侵略和反侵略战争,其实都是对生存资源的争夺。

通商与否,其实就是一种战争态度。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最重要的生活资源都掌握在农耕民族手里,他们的获得途径只有两种:换和抢,换,他们家底子太薄了,很多时候手里没有合适的筹码。所以更多的时候,只能抢,但是抢多了,夜路走多了终会碰到鬼,代价也是蛮大的。但是,他们其实没有太多的选择,毕竟他们不甘心坐以待毙。

通商,在某种程度上,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突破口,比如后世的鸦片战争,打来打去不就是要银子,要中国开通通商口岸,这样他们才能顺畅地获得他们所需要的物质。对于历史上的游牧民族来说,他们发动战争的目的也是如此,就是要顺利地获得中原的重要物资,盐、铁、茶叶、布匹等。在得不到的情况下,他们便会抢。

隆庆开关伟大吗?两说

历史上,我们经常会看到游牧民族对中原政权发起战争,他们占领一个地方,第一件事绝对就是抢劫,因为这是他们的主要目的,抢光了他们就觉得达到目的了。游牧民族即便短暂占领了农耕民族的地盘,也最终会被赶出去的,这也跟两种文明的基因是有关系的。

一个很简单的标准,判断一个王朝的实力强大与否,一个最直接的标准就是看它的边贸政策。游牧民族要是太弱小,他就得老老实实地给中原王朝输送马匹,中原文明要是太弱小,他就得老老实实地给游牧民族卖盐卖铁卖茶叶,什么都得卖!从这一点上来说,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罪人就是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的石敬瑭,这让中华文明经历了近800年创伤(这一点也足以支持朱元璋的伟大)。

刘邦开了个烂头,但故事越来越精彩了

回到匈奴退兵的问题上来,当刘邦答应和亲和通商后,匈奴的战略目的其实已经达到了,这场仗打不打下去其实已经没有太多的意义。更何况再打下去,匈奴也不一定能赢。但是,冒顿相比于刘邦来说还是嫩了点。因为刘邦永远不会和你讲什么道德和诚信。

刘邦很快就反悔了,可惜刘邦当时的处境并不好,汉朝的实力也不允许他任性到底。好在当时的匈奴也并不强大,汉朝才有了一个宝贵的过渡时期。后来,一辈子就没安分过的刘邦撒手人寰了,留下了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给他的老婆,好在吕雉是历史上少见的不让须眉的巾帼豪杰(以后再聊),才堪堪让汉朝有了“文景之治”,才有了历史上胆子最肥、最霸气的败家爷们汉武帝。

总体来说,白登山之围没有失败者,也没有成功者,这是一种政治上的默契和妥协。也只有明白了战争和政治的逻辑,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白登山之围”。但不管怎么说,白登山之围是西汉历史一个重要的节点,它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