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教育國民黨戰犯的主要途徑是改造他們的思想,給予他們應有的幫助,1975年,新中國政府釋放了最後一批戰俘,其中,有10人向政府申請在臺定居,政府不僅批准了他們的申請,還向他們提供了援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教育國民黨戰犯的主要途徑是改造他們的思想,給予他們應有的幫助,1975年,新中國政府釋放了最後一批戰俘,其中,有10人向政府申請在臺定居,政府不僅批准了他們的申請,還向他們提供了援助。

這十個人都是國民黨的“忠臣”,忠於在臺灣畏縮的蔣介石,不幸的是,他們的忠誠沒有得到蔣介石的信任,卻被毫不猶豫地拒絕了,臺灣當局的漠不關心,讓這些國民黨老單位灰心喪氣,其中,國民黨第68軍政工作部主任張鐵石自殺,以示對臺當局的無聲抗議。

在此之前,國際社會沒有臺灣這樣的做法,當時的慣例是收留犯人,但爲什麼臺灣堅持拒絕接受這十個人呢?其實,這與臺灣當局的反動性是分不開的,當大陸釋放這十個人並幫助他們返回臺灣時,臺灣方面立刻驚慌失措,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

如果處理不當,臺灣的國際形象就會一落千丈,造成惡劣影響,以蔣介石爲首的反動派認爲這些人是中共派來的間諜,是潛入國民軍的臥底特工,但是,如果不被接受,臺灣將不可避免地招致國際社會的輿論壓力,爲此,蔣介石絞盡腦汁,在病入膏肓之際,沒有想出什麼好辦法。

蔣經國接手國民黨政權後,對此事進行了深入研究,雖然國民黨內部有人要求接受這十個人,但軍警派系堅持不接受,他們認爲這些人會對臺灣軍隊造成不良影響,在這場激烈的爭執中,臺灣當局想出了一個折衷方案,那就是先把這些人安排在湘港的一家旅館裏,所有人都有國民黨特務看守,表面上是爲了保護他們人民的安全實際上是被軟禁起來的。

過了一段時間,大陸資助他們的錢很快就用完了,看到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纔回到臺灣,這些人開始激動起來,他們問臺灣當局去臺灣的時間,他們永遠得不到準確的時間,這些人不僅對臺灣的國民黨很忠誠,也很想念在臺灣的親人,然而,誰的耐心受不了這樣的磨蝕,更何況他們的錢所剩無幾,如果他們不及時解決,他們可能會住在香港的街道上。

絕望中,張鐵石選擇在酒店房間自殺結束這場鬧劇,看到張鐵石自殺後,其他民衆也明白了臺灣當局的伎倆,他們知道再也回不了臺灣了,所以沒有選擇回臺灣,張鐵石之死暴露了臺灣當局的反動性,毫不留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