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旧楼加装电梯是不少街坊的迫切愿望,但由于场地受限,很多旧楼并不能装上传统的标准电梯。为了解决用地问题,荔湾区出现了一些因地制宜的电梯,比如占地面积特别小的积木型电梯,或是架起各式各样连廊的电梯,解决了很多旧楼难以加装传统电梯的问题。

在荔湾区白鹤洞街,有不少老楼都成功装上电梯,除了采用传统的电梯井,更有不少加装电梯巧妙的利用地形,让加装电梯藏在原有的楼宇结构之中,既美观又实用,可谓是天衣无缝。

“豌豆电梯”占地面积小,

像堆积木一样一层层搭起来

白鹤洞街山顶三巷9号楼

由于地形受限,白鹤洞街山顶三巷9号楼装了一台有别于传统的电梯。这台电梯被称为“豌豆电梯”的小巧型电梯,也就是带钢结构一体化积木式电梯。

据鹤翔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山顶三巷都是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楼,楼前面积太小无法做传统模式电梯井道结构。但楼内居民平均年龄大,没有电梯出行不便。因此,家住5号楼的在职党员周先生主动承担起筹备加装电梯的事宜,经过周先生与电梯公司的多番考量,最终决定在建筑前楼梯旁的狭小空间建一个迷你型电梯。

记者发现,这台迷你电梯全梯身透明,从外表看上去就像由一个个盒子叠加而成,而占地也非常小,大约只有2平方米,而梯厢里就更小,大约每次只能乘坐4-5个人。一位推着婴儿车的阿姨正准备带孙子出去玩,进了电梯还要把婴儿车上的小朋友放脚的位置稍微收一下,否则都放不下,但阿姨说,这总好过每层楼梯都要扛着婴儿车上下楼。

据了解,这种电梯还有个专有名称“积木式”,即利用钢结构灵活拆卸的特性进行搭积木式的快速安装。简单地说,就是可以灵活地安装,可一格格向上“叠加”,被称为“搭积木”。正因如此,电梯加装工期大大减少,据介绍,山顶三巷9号楼仅用3天就完成了电梯加建。

夹在楼缝里的玻璃栈道,

能解决采光问题

白鹤洞街鹤翔路38号楼

荔湾区白鹤洞街鹤翔路38号楼的加装电梯便是利用了原楼梯间的位置,在楼宇间打造了一条玻璃栈道。据电梯筹备组成员欧叔介绍,早在2016年,鹤翔路38号楼的住户就有了申请加装电梯的想法,并着手成立了筹备组。但38号楼地理位置特殊,门前便是消防通道,加上与隔壁楼楼间距小,如果采用传统的外伸式电梯井会影响邻居采光且存在安全隐患。因此,筹备组只能从异型梯设计方面下手。

筹备组有了异型梯的初步构想后,找过多家电梯公司都被拒绝。幸好,楼中住户有广船老员工,通过他找到了广船才顺利开工。鹤翔路38号将原来的楼梯间爆改成了电梯间,并借助原来楼宇间的空隙打造电梯井。选用全钢玻璃结构,也是为了节省墙体空间,让电梯能容纳更多的人。玻璃结构也巧妙的利用了阳光,达到了美观通透的效果。

因为地理环境的限制,38号楼的加装电梯选用了小型电梯,一次仅够六人同时上下,但为了让轮椅能顺利进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将电梯门做宽了五厘米。为了方便低层住户,38号住户专门为了二楼住户新加装了扶手楼梯。而由于楼中电表装在半层高的位置,筹备组也买好梯子,方便电气公司来查看电表。鹤翔路38号楼电梯成功加装一年来,得到了全楼街坊的交口称赞,“电梯虽然小,但我坐轮椅进出的时候没有障碍,从此上下楼再也不是难题了。”

巧用楼宇设计打造电梯井

荔湾区景辉苑21号楼

来到景辉苑21号,要仔细看才能发现两楼之间有面特别新的白墙,原来,景辉苑21号楼的加装电梯巧妙的利用了楼宇设计本身自带的空间做到了内嵌式电梯井,从视觉效果上达到了“天衣无缝”的效果。

内嵌式电梯间的设计成功规避了旧楼加装电梯可能造成的通行不便、安全隐患、破坏楼宇结构、影响通风采光等诸多不良影响。电梯门开在防盗大门内,进出便捷,安全更有保障;没有外伸电梯井,低层住户也不必担心自家通风采光受到影响。

叶先生是景辉苑21号加装电梯的发起人,接受记者回访时,他说自去年成功安装内嵌式电梯以后,一直使用至今,街坊们平时都很注意爱护电梯的使用,并组织居民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做好楼道卫生的同时,分时段对电梯开展清洁保养,确保“装得好、管得好、用得好”。

【图文微社区e家通记者李欣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