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曾支教,你不会知道

大山里的孩子,如此渴望知识和远方

如果不曾支教,你不会知道

走出大山,需要无尽的努力和勇气

如果不曾支教,你不会知道

三尺讲台肩负的使命与担当

7月23日,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给第21届南通大学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回信,对他们一年来的支教工作给予肯定和赞赏,希望同学们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今年,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实施的第21年,数以万计的的高校青年奔赴西部,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今天,我们的主人公是我校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还是一个默默资助学生3年的“资助者”。他叫袁凯,是我校化工学院19级博士生。

参加支教,源于回馈社会

作为一个农村孩子,袁凯的求学路并非一帆风顺:“在我的成长路上,因为有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各类资助政策,才有今日继续求学的机会,在我很小的时候就一直梦想着将自己收到的爱心传递下去,用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袁凯坦言,这颗种子萌芽的很早。

“2016年9月,南京工业大学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招募,我毫不犹豫的申请加入,对我而言,支教的意义不仅仅是给孩子们传授知识,还能够让他们看到努力与坚持的意义。”袁凯回忆道。凭借本科期间的优秀履历,经历严格筛选,袁凯成功的成为了南京工业大学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分配到四川乐山市沐川县利店镇利店中学展开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

(和学生合影:史佳琴、袁凯)

(周末阳台批改试卷)

担任5个班级的生物老师,备课、上课、改作业成为袁凯的日常生活。“袁老师,袁老师,珊瑚是生物吗”“袁老师,袁老师,鲸鱼不是鱼呀”,“袁老师,袁老师,你帮我看下为啥子乳酸菌的细胞结构是这样子的?”和城里的孩子相比,这儿的孩子没有多样的参考书、辅导书,考量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唯有一本薄薄的练习册。每天的午休时间,自然就成为答疑的专属课堂,看到孩子们开心离开的背影,再多的疲惫也一扫而光。回忆起支教时光,袁凯至今难以忘怀:“川蜀之地,群山环绕,建立一所学校十分不易,利店中学是附近7个乡镇拥有的唯一一所中学,在校生651人,13个教学班,只有41名教职工。在这种环境下,孩子们求学的艰辛和对知识的渴望,深深的感染着我。”三尺讲台,肩负的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有改变这些孩子人生之路的使命与担当。

孩子们期待走出大山,走向外面的世界。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却又伴随着艰辛和不确定的过程中,他们每一个人都非常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感恩父母和老师所付出的一切,而他们却都多多少少有一些自卑和惶恐,需要有一个人轻轻的说一句:你很棒,要坚持。

牵线搭桥,播撒温暖与希望

支教过程中,袁凯发现山区学生最缺乏的不仅仅是为他们传授知识的老师,更多的是生活的困苦和家庭教育意识的缺位。祖祖辈辈都是从事体力劳动,生活艰辛难熬,比起十几年漫长的教育投入,有些父母更希望孩子们早点辍学帮助家里采茶、干农活或是打工,以减轻家庭负担。而现在仍在坚持读书的学生,他们的求学之路非常不易,由于学校宿舍床铺数量有限,不少学生只能每天起早摸黑穿过崎岖山路走读,冬天,很多学生因为没足够的保暖设备手脚冻疮,写字变成了一件煎熬的事情…...

(从左到右依次为:张鑫、孙良、袁凯)

这一现状让袁凯很忧虑,他下定决心为孩子们解决一些生活困难。袁凯和另外两个支教队友孙良、张鑫一起,联系南京工业大学团委,一起开展“暖心行动”。校团委设置专门的爱心基金,为学校购置了价值2100元的饮用水热水机,与学校20个爱心团支部牵手成功,设立了“南工—利店牵手计划奖学金”, 为20名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提供每人每年500元的资助(直到学生毕业)。毕业校友陈烨及其室友主动联系袁凯, 为4名同学资助每人每年1000元……,这些实实在在的好事都能为学生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好的改变和帮助。

(给学生颁发奖学金)

泰戈尔曾言,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鱼与飞鸟的距离,这些资助者和这些大山里的孩子,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可是,纵然距离遥远,时间短暂,一个微小的善举依然可以唤起他们最单纯的笑容。袁凯相信,学校的爱心资助,给予孩子的不仅是单纯的物质帮扶,更是不期而遇的温暖和薪火相传的希望。

多年如一日资助,助人渡己

(图中标注,图左袁凯,图右阿首叶子)

教学过程中,一个叫阿首叶子的彝族女孩让袁凯记忆深刻。她成绩中等偏上,普通话不是很标准,但在课堂上总是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学习刻苦认真。通过学校老师,袁凯了解到叶子是彝族学生,家里五个兄妹都在读中学。沉重的经济压力让她随时都可能面临失学,这个小姑娘的乐观和坚强深深的打动了袁凯,在了解到之前牵线的爱心资助名单里没有叶子时,袁凯决定自己资助她,帮助叶子坚持学业!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初心,袁凯已经坚持了三年。袁凯每月将资助款通过叶子的班主任转交给她。平日通过QQ留言鼓励她积极勇敢的面对学习和生活。2017年,叶子以617.5分的优异成绩考进沐川最好的高中,她第一时间向袁凯报喜并表示感谢。袁凯只是简单回复,“上高中不要有压力,我会一直帮助你的”,虽然当时的他兴奋的一整晚都没睡着觉。

谈及多年如一日的资助,袁凯表示,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而是身边很多很多青年学子的爱心与奉献。和他一起支教的生工学院19级博士生孙良,也资助了一位学生,他们每月互相提醒定期汇款;室友马东伟多年来一直帮他宣传、组织,号召更多的人为山区孩子出献一份爱心;自己所在的党支部和课题组得知情况后,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袁凯坦言,“身边太多同学的信任和支持让我深深感动,我会带着这些善意与爱一直坚持下去”。

(图左马东伟,图右袁凯)

每月几百元钱,也许在我们看来并不算多。但已足够像叶子这样的学生在校一个月的基本生活费,支撑他们完成力所能及的学业,也许,还能圆他们走出大山的梦想。而在责任与担当之外的,还有对于生命的尊重和思考。外来帮扶力量给了孩子们前行的希望和动力,但帮扶的人又何尝不是从这另一种生命中获得了新生和力量?正如袁凯在日记中写道:“碧绿如洗的山竹林、炊烟袅袅的利店镇、微波荡漾的马边河、书香弥漫的教室内,一双双清澈的眼睛,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一个个求知的心灵,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自己在心里也暗暗发誓:不负所学,有所作为。”

如今已在攻读博士研究生的袁凯,对于未来,他会继续投身教育事业,尽全力助他人,凭良心做自己,继续这场助人渡己的教育之旅。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

图片 | 本人提供(袁凯)

文字 | 王胶露、袁凯

采写、编辑 | 王胶露

责任编辑 | 丁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