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闻

跟谁都混不熟,特别见外的人,其实是骨子里自卑的表现

总是特别见外的人,给人一种距离感,让人不知所措。

人与人交往需要把握好尺度和分寸,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在实际交往中,亲疏远近却极难把握。有这样一种人,无论跟谁相处都特别见外。哪怕是多年的好朋友,都不能完全亲近别人。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认为,对谁都特别见外的人,其实暴露出骨子里的自卑感。来自原生家庭中的自卑感,并没有在成长过程中完全得以改善,仍然残留一部分自卑感。

骨子里自卑的人,对谁都特别见外

骨子里自卑的人,指的是在童年时期就特别自卑,尽管在成长过程中自卑感越来越少,但是仍然残留在骨子里一点自卑。他们可能不觉得这是自卑了,可能觉得这是有礼貌、有修养的表现,或者用一种界限感来形容这种关系。事实上,无论他们怎么掩饰,都无法改变骨子里的自卑感。只有那些特别了解他们的人,才会特别照顾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让他们不要见外,他们才勉强接受。

因为对自己的评价过低,所以他们与人相处时,害怕自己的出现给他人带来不便。他们跟别人见外,害怕自己给别人添麻烦,归根结底就是对自己的价值不确信。其实越是自卑的人,在看待人与人关系时,越是功利化。总觉得自己要给别人带来某些价值,否则总觉得不配亲近别人。这种心理,其实源自于童年时期的一种固有行为模式。

追溯到童年时期,他们父母可能没有给他们足够好的关爱,甚至经常目睹父母之间吵架。孩子看到父母吵架,不明白什么意思,总是觉得是自己的到来让他们感到累赘,从而形成一种骨子里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在成长过程中会慢慢改善,如果后天成长环境较好,自卑感可能会完全消失。但是如果仍然遵从童年固有的行为模式,那么仍然会存在一点自卑感。

见外的人特别害怕成为别人的累赘

对谁都特别见外的人,特别害怕成为他人的累赘。稍微懂点心理的人都明白,这是一种典型的童年认知模式。孩子害怕成为父母的累赘,因为父母的许多表现让孩子看上去觉得自己很多余。长大后这种想法刻在了孩子的意识之中,对任何人都特别见外,就是害怕给别人添麻烦,成为别人的累赘。自我价值感越低,越不愿意麻烦别人,对别人也就越是见外。

自卑的人在集体中,总觉得自己是拖后腿的那个。他们越是这么想,越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很显然,是自卑限制了潜能的发展。潜能得不到发展,自卑的人就会更加自卑,对自我价值的判断就会越低。只有有个人站出来,给他们鼓励、给他们爱,他们才会重拾信心。在父母那里没有得到的东西,在这里得到补偿之后,个体就会继续成长,这就是教育的意义。

减少自己的自卑感,需要理性判断人与人的关系

由于骨子里存在自卑感,所以他们无法通过感性来判断人与人关系的亲疏远近。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助理性加以辅助,帮助自卑者判断人与人的关系到了怎样的程度。有些很明显、很单纯的关系,例如同学关系,那就不要见外了。礼尚往来,别人请你到家里做客,你也不要特别束手束脚,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该说什么就说什么。心里面也不要急着说什么回报,越这样说越是见外了。

有些人交往时间并不长,你也没有看出对方多么的热情来,那么对方可能会说一些客气话,这种情况你礼貌性地推辞是可以的。关系不到那种程度,需要保持一种界限感,否则对彼此都难堪。对于一些公众场合,至少三人以上的交往关系,不需要太见外。因为大家都不见外,你如果特别见外就会显得不合群。处理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跟处理三人以上的关系还是有所区别的,这点要注意。

总而言之,关系到了一定程度,就不要特别见外了。如果你仍然是特别见外,让别人亲近你也不是,疏远你也不是,给人一种手足无措的感觉反而不好。如果你总是特别见外,那么你身边就不会有人对你特别好了,因为人们会说你没有“人情味”。在现实交往中,谁付出多一点、谁少一点都是正常的,不要计较太细,计较得太细反而显得小气、见外了。

作者:九霄云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