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歐洲社會是個令人匪夷所思的時代,中世紀的歐洲讓人聯想到黑暗的泥潭,歐洲社會給人的感受就是不好的預兆一樣。在那個黑暗的時代,他們經歷了什麼,他們是如何生存和生活的?這些遙遠時代的事情依然讓我們有了好奇之心,那麼今天讓我們看看現實中的古歐洲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古代歐洲人的刷牙工具—尿液

現代人對於刷牙這件事習以爲常,認爲刷牙的時候就應該擠上牙膏。但人們可能不知道在古代的社會人們是怎麼處理這方面的衛生。大概在16世紀,沒有牙膏也沒有牙刷。爲什麼黑牙齒會成爲社會地位的象徵呢?這是因爲在當時的社會,那些有權有勢的人可以喫到稀有的糖,而喫多了就會有蛀牙,同時牙齒也會變黑。而那些下層人士卻喫不到糖,但是爲了強大的虛榮心,極少部分人會故意把牙齒塗黑以此來宣告自己也是有錢有地位的人。在中國古代社會,我們的祖先曾探索出用鹽水和樹枝來刷牙的方法和道路,可見古人的聰明智慧。

說到古代歐洲,我就不得不提到古羅馬,在當時可是名聲四揚,它是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的強大國度,同時孕育出了多姿多彩的燦爛文化。雖然它的一系列成就讓人感覺神聖高大,但在這個國家卻有一個比較重口味的習慣―用尿液來刷牙,將尿液倒在一塊布上面,接着清洗牙齒。從現代的角度來看,確實讓人難以接受和理解。儘管現在的我們對於這種事情難以接受,但是在當時的歐洲社會卻是一種非常普遍的方法。當時民間百姓認爲,最好的尿來自於西班牙。

尿液在加工過程的圖示

歷史學家金卓耀曾評價道:"愛衛生是人們普遍認知清楚的,但是用什麼去維護我們的衛生,就會根據時代侷限而存在差異。" 一些有權有勢的人真的從西班牙進口尿液,你能想象這種場景嗎?一羣一羣的古羅馬人帶着他們的金幣,虔誠地等着從西班牙回來的船上帶着的一桶一桶的尿液。不過這些尿雖難聞,但的確有清潔的作用。以至於在18世紀的歐洲,醫生們最經常用的治牙疼的良方就是尿液。不僅是治牙疼,在古代歐洲清潔牙齒的工作是由剃頭匠來完成的。他們用來清潔牙齒的工具,那就是銼刀。

刷牙工具—不同規格的銼刀

這些理髮師們會用銼刀對準你的牙齒進行搓牙的工序,把你牙齒上的不乾淨的東西搓下來,這個過程還是很痛苦的。平時我們去醫院洗牙的時候我們也是很害怕的,因爲會很痛。銼牙之後的步驟就是撒醫用水,這個醫用水是什麼成分呢?根據我們所學的化學公式來說,它的化學式就是HNO3·3HCl,白話是濃硝酸和濃鹽酸的混合物。因爲擁有極強的腐蝕性,被用作洗牙時的醫用水。我們應該都知道,古羅馬人具有強烈的信仰精神,因此尿液可以清潔牙齒這樣的說法是相當有說服力的。在刷牙過程中,在早上和晚上的時候,人們就會在嘴裏含一口尿,過幾分鐘吐掉,這樣就算完成刷牙了。而那些有條件的羅馬貴族,會直接在家裏僱一個西班牙的傭人,這樣就不用東奔西跑了。

那麼現代社會醫院裏的口腔衛生護理方法在古代眼裏會是怎樣呢?古羅馬人可能會覺得很荒謬也會認爲沒有那個需求。有研究表明,古代在宏貝城生活的古羅馬民衆的牙齒非常的健康,所以他們的牙齒爲什麼這麼健康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探索。宏貝考古監管局的科學家們利用CAT掃描了維威火山爆發後被保存下來的幾十名名宏貝百姓。當時的研究人員就得出結論:古羅馬人有着完美的牙齒,對於牙醫並沒有特別強烈的需求。 著名學者鵬坤曾說道:"如果一個世紀的事情尚未發生在你身上,那麼你永遠不知道它的成長髮展之路是多麼漫長和艱辛。"

古代歐洲的生理刷牙法

雖然烘焙人並沒有使用過牙刷或者牙膏,但是由於他們對於糖的低攝入量而獲得的健康的牙齒。負責這個項目保護的世界文化遺產負責人說,他們的飲食是均衡和健康的,這些居民每天都會攝入很多的水果和蔬菜,幾乎不喫糖,作爲貧窮的他們,也享受不到喫糖的待遇。因爲古代的他們喫得比現代的我們好,所以對於牙齒的保護特別到位。並且威特補充說道,宏貝百姓大衆的牙齒或多或少也受益於在火山附近居住擁有的空氣和水中的氟這些先天的條件。

歷史上有《史記•外國發展論》中記載:"異國之有長進,則是不幸;若爾等坐以待斃,便是愚鈍。倘若今不勝,不舉,不鑑,則大敗。"

另外,研究牙齒可以幫助專家們確定屍體的年齡,並揭示宏貝城的一些生活細節。一般看來,都鐸王朝的民衆口腔衛生條件極差,但是後來由於糖的攝入量減少,牙齒變得很健康。在17世紀,由於糖的生產在這些歐洲國家變得大衆化、普及化,糖的價格下降,人們對於糖的支付能力上升,人們就會去買糖,民衆普遍能夠喫到糖,因此牙齒逐漸變得不健康了,慢慢地牙齒開始爛掉以至於脫落。

敦煌壁畫《勞度叉頭聖圖》

不同的國家,每個時期都有着不一樣的歷史記錄和歷史面貌。爲什麼古代的歐洲會出現這樣的關於牙齒方面的風俗或者習慣,我想大概是因爲這個歷史時期的社會環境和國情造就的,還有歷史侷限性,這是最重要最深度的一點。無論是古代中國繁多的刷牙工具也好,還是古代歐洲的殘忍的束腰風俗,亦或是古代日本社會流行的黑牙齒也好,這都是不同國度不同社會時期表現出來的歷史真相。評判一件歷史事實的好壞,不能看表面,也不能只站在一個角度觀察,需要用眼睛用心去看去思考去辯證。

參考文獻:《歐洲人的生活習慣》、《牙齒護理說》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系趙國上卿藺相如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侵權必究!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