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你能从唐诗中找出一句将抽象事物诗化为具体事物美的诗句吗?

题主还说道:

唐诗里,将抽象事物诗化为具体事物美的很少很少,比如刘禹锡《秋词》中的最后一句“一行诗情上碧霄”,诗情是抽象的,但冠之于“一行”便跃然纸上。我在《唐诗鉴赏》文库中找来找去没超出十句。

前言

题主提说抽象事物化作具体事物,还举了一个例子:

一行诗情上碧霄。

题主的说法,类似于修辞中的术语 :拟物。

不过题主可能记错了,或者有意把两句并做了一句,刘禹锡《秋词》原诗是这样的: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实这就是把情语与景语相结合,类似的例子,当然非常多。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还说过: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我们用几首唐宋的名作,来看看什么是古人是如何“抽象事物化作具体事物”的。

一、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诗仙李白有一首《送友人》,我们看看他是如何做到的:

青山横北郭,白水遶東城。此地一爲別,孤蓬萬里征。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颈联是这首诗的警句: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游子之意,故人之情,都是抽象的事物,李白用具体事物相比较:浮云、落日 。游子的行踪与志向就如同天上的浮云,不肯安定难以捉摸;好友即将分离,此时的情感,如同于天边的夕阳,渐渐暗淡,惆怅满怀。

首联纯粹是景语:青山橫北郭,白水遶東城。

颔联是带有情感的叙事:青山横北郭,白水遶東城。

颈联则是情景交融: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二、蜡烛有心还惜别

杜牧的《贈別》却是另外一种类型。这首诗用了谐音字,以芯代心。这首诗写的是抽象的情感:惜别,作者巧妙地用具体的事物蜡烛来表达内心的痛苦: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有心,替人垂泪,此心即惜别的情感,作者用蜡芯比作人心,也是抽象事物诗化为具体事物的经典作品。

前两句情语,后两句是景语,引入了蜡烛,用拟人的手法写景物,表达诗人心中抽象的情感。

三、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也同样用具体事物来表达情感: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颔联写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对于爱人的思念,就如同春蚕吐丝一样到死方尽,又如同蜡烛点燃后流下的烛泪,在蜡烛完全烧尽成灰后才干。

作者把爱人之间的相思,用具体的蚕丝和烛泪表达出来。

四、宋人抽象事物具体化

宋人作诗崇尚说理,却也同样善于将抽象事物具体化,例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就是这类名篇: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假如不看题目的话,还以为朱熹作了一首写景的诗。但这是诗人在读书的时候,心中所感而作。朱熹借助生动的形象,来揭示了深刻的哲理。

苏轼有一首禅诗,我们也可以品味一下: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苏轼将自己所领悟的禅宗真谛,与大自然的山山水水结合起来。这首诗,是写景呢?还是说情论理呢?

结束语

优秀的诗人,一定善于用形象来表达情感。用题主的话就是:抽象事物化作具体事物。假如干巴巴地写情感、写道理,要么太虚无,要么太枯燥,就没有了诗的味道。

从上面的几首诗可以看出,诗人把想要表达的情理,利用景物形象化,其中大多采用了比喻的方式,有的用比喻词,有的省略了比喻词。

老街有一首小诗写到:一棹斜阳波似锦 ,孤篷摇碎故人心 。诗情可以上碧宵,离别的心情也可以被摇碎。

好的诗,大多是情景交融。即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老街味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