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国时期吴国有过多少位丞相?

胜会苦难常,后继安可必。开篇依然要提醒大家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三国时期各势力都有自己的职官体系,人才俊彦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做着或多或少的贡献。本篇就来聊聊吴国的历任丞相们。

曹魏这边只有曹操担任过丞相,还是他亲自恢复的东汉丞相。季汉这边正经就诸葛亮一个丞相,向朗曾经“行丞相事”,执掌过部分权柄。吴国的丞相人数最多,更迭颇为频繁,先列个名单:孙邵、顾雍、陆逊、步骘、朱据、诸葛恪、孙峻、孙綝、濮阳兴、陆凯、万彧、张悌、某沇。再额外算上孙恩、孟宗二人。

“四年夏五月,丞相孙邵卒。六月,以太常顾雍为丞相。”——《三国志·吴主传》 -

【孙邵,案《建康实录》,黄武元年孙权获封“吴王”,这一年他建立吴国初置丞相,第一任丞相人选就是阳羡侯孙邵,关于他的记载很少,甚至没能在《三国志》中立传,在任时间是黄武元年(222年)到黄武四年(235年)】

“冬十一月,丞相顾雍卒......七年春正月,以上大将军陆逊为丞相”——《三国志·吴主传》

【顾雍,作为东吴名相,以雍容气度著称,其名声远远盖过了孙邵,在任时期即黄武四年到赤乌六年(243年),在吴国诸多丞相中也是在任时间最长的】

“八年春二月,丞相陆逊卒......秋九月,以骠骑将军步骘为丞相”——《三国志·吴主传》

【陆逊,出将入相,后世耳熟能详的人物,提及吴国人物他也总会出现在备选名单中,于赤乌七年(244年)到赤乌八年(246年)这段时期内担任丞相,】

“夏五月,丞相步骘卒......丙寅,骠骑将军朱据领丞相”——《三国志·吴主传》

【步骘,陆逊的继任者,喜怒不形于色,在丞相任上只待了2年,从赤乌九年(246年)到赤乌十年(247年)。】

【朱据,这位屡屡被卷入事件漩涡中,他在赤乌十二年(249年)接任了丞相,不过他卸任的时间点并不明确,至少是在太元元年(251年)孙权召回诸葛恪之前,而且他在赤乌十三年(250年)因为涉及二宫构争被贬官了】

“加恪都督中外诸军事、荆扬二州牧、丞相、阳都侯”——《建康实录》

【诸葛恪,诸葛瑾之子,孙权指定的辅政大臣,不过被孙峻先下手诛杀了,只是在建兴元年(252年)到建兴二年(253年)作为丞相】

冬十月,大飨。武卫将军孙峻伏兵杀恪於殿堂。大赦。以峻为丞相,封富春侯。——《三国志·孙亮传》

【孙峻,他和孙綝逝去后不再被承认出身于孙氏,只能叫“故峻”、“故綝”,他是建兴二年至太平元年(256年)期间作为丞相】

“武卫将军恩行丞相事,率百僚以乘舆法驾迎於永昌亭,筑宫,以武帐为便殿,设御座”——《三国志·孙休传》

【孙恩,他只是惊鸿一现,在太平二年(257年)行丞相事】

“其以大将军綝为丞相、荆州牧,增食五县”——《三国志·孙休传》

【孙綝,另一位饱受差评的丞相,也应该是吴国在任时间最短的丞相,永安元年(258年)的十月到十二月】

“冬十月,以卫将军濮阳兴为丞相”——《三国志·孙休传》

【濮阳兴,他在《三国志》中虽然立传也没留下多少记载,扶持孙皓上位又被孙皓解决,于永安五年(262年)至元兴元年(264年)期间在位】

“以陆凯为左丞相,常侍万彧为右丞相”——《三国志·孙皓传》

【陆凯,陆逊的同族后辈,宝鼎元年(266年)到建衡元年作为(269年)左丞相。万彧,这位干脆在《三国志》中无传,他和陆凯同年担任左、右丞相,不过他坚持到了凤皇二年(273年)】

“冬十月,遣守丞相孟仁”——《建康实录》

【孟宗或者孟仁,案《建康实录》他曾在宝鼎二年(267年)守丞相事】

“八月,以军师张悌为丞相”——《三国志·孙皓传》

【张悌,吴国的最后一任丞相,唯一一位战死沙场的,天纪三年(279年)上任,天纪四年(280年)逝去】

“于是丞相沇”——《禅国山碑》

【案《禅国山碑》的记载吴国还曾有过一位丞相某沇yǎn,立于天玺元年(276年),也弥补了万彧与张悌之间的空档时期】

如有疏漏,还望指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