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發了一篇關於《以家人之名》的稿子,有朋友留言說“這劇肯定得爆”。

目前,這部劇播出了不到四分之一,在網上已經有323萬條討論信息,閱讀量達到39.2億,豆瓣評分達到8.6分。

劇中的人們和現實中的我們一樣,以家人之名相親相愛,也以家人之名互相傷害。有愛的孩子是溫暖的

劇中的李尖尖古靈精怪,天真爛漫,好像從來沒有煩惱一樣。

哪怕第一次來例假,面對着兩個爸爸、兩個哥哥一屋子男人,也是開心地大喊“我來例假啦!”

雖然媽媽很早去世,但是爸爸給了她足夠多的愛與陪伴。

後來一起生活的凌霄和子秋也始終像親人一樣呵護她、照顧她。

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李尖尖,天生就是樂天派。

劇中的賀子秋小時候謹小慎微,在寄人籬下的環境中看人臉色,卑微地討好大人。

善良的李海潮把他從農村的外婆家接到城裏,像對待李尖尖一樣疼愛他、照顧他。

賀子秋逐漸在這樣的氛圍中,恢復了一個少年該有的樣子,愛笑、愛鬧,愛學習,愛運動。

他們不是一家人,勝似一家人,相親相愛,讓人感到溫暖。

有愛的孩子是溫暖的,李尖尖像個小太陽一樣照亮了凌霄晦暗的童年,也溫暖了齊明月孤單的少年。

一直以來學習都很好的齊明月被媽媽要求每次考入年級前三,並且要她多跟學習好的同學來往,排名退後1位就被安排了滿滿的假期補習班。

媽媽的這種“愛”對齊明月來說更像一種束縛。

齊明月雖然生活在完整的家庭中,爸爸媽媽一個也不少,但她並不開心。

同樣15、6歲的年紀,缺少愛的齊明月總是唉聲嘆氣,愁容滿面,和李尖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如果你是父母,是希望孩子成績好,還是希望她快樂。

絕大多數父母大概兩樣都想要,但和成績相比,孩子的健康、快樂才更加重要。

李尖尖樂觀開朗,遇到再多困難也不怕的樣子,不正是我們每個人希望成爲的樣子。家人給的不一定是愛

有人說,一個熱氣騰騰充滿愛的家,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在缺少愛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通常很難懂得如何去愛自己、愛別人。

人們看過前幾集,很容易陷入對凌霄媽媽的譴責中。

是的,凌霄的媽媽失責間接導致女兒的夭折,把對女兒的內疚變成利劍刺向凌霄和丈夫。

她經常忘記給凌霄做飯,讓他餓肚子;她歇斯底里地指責小凌霄害死妹妹;她和丈夫大吵大鬧,摔東砸西;她決絕地離開父子倆,頭也不回……

我們有一萬個理由指責她不是一個合格的媽媽,不懂得愛,給孩子的全是傷害。

然而,當我們看到凌霄的外婆時,對這個媽媽就少了一些指責,多了一絲同情。

連李尖尖都說討厭凌霄外婆家三代女人。

以家人之名,行傷害之實,正是凌霄外婆的所作所爲。

她抱怨女兒嫁得遠不能照顧自己,卻不提有錢女婿給她帶來的炫耀資本;她把小孫女扔在麪館讓凌霄照顧,一副天生你就應該的樣子;李海潮拒絕了凌霄媽媽給的錢,她就斷定李海潮想奪走凌霄……

內心得是多麼陰暗才能這樣去揣測別人的善意。

凌霄有這樣的外婆,也難怪會有這樣的媽媽。

打着“我們是一家人、我是爲你好”的旗號,干涉女兒的生活、揣測他人的好意,只會教女兒與世界爲敵。

看到這,不禁有點心疼爲人妻、爲人母的女兒。

哪怕她已經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生活,卻依然難以擺脫母親的影響。

凌霄外婆給女兒的不是愛,是傷害。我們該如何去改變原生家庭的影響

孩童時代的我們,離開了父母家人的庇護無法生存,家人是我們賴以生存的保護神。

幸運的人童年充滿了愛,一生都被孩童時代的愛所滋養;不幸的人卻要用一生去尋找童年缺失的愛。

家人是我們無法選擇的血脈至親,也是成長過程中我們自己都意識不到的羈絆。

但,我們依然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完成自我覺醒,重新認識自己,改寫人生劇本,更好地處理原生家庭問題。

首先是內省。

內省是要認識到此時此地發生的事,是過去經歷的一種表達,從而找出自身處事方法的來源。

比如凌霄的媽媽,她一生都活在內疚中,和外婆長期對她的指責抱怨有很大關係。

在重大生活變故(女兒早夭)下,無法排解的內疚以傷害身邊人的方式傾瀉出來,再給她帶來新的內疚,這樣的惡性循環和累加讓逼迫她徹底逃離了當下的環境。

外婆把人生中遇到的任何問題都歸咎在女兒的不孝身上,這不正確,也不公平。凌霄的媽媽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才能夠真正擺脫外婆的影響。

其次是不責怪。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世上沒有完美的父母,包括也要爲人父母的我們自身。責怪意味着自己反覆體驗以往糟糕的經歷,還未從中走出來。

不責怪,是全然接納,是不把自身成長的責任交給他人,是從心底接受每個人有責任去決策自己的成長,並努力承擔起這份責任。

三是自我療愈。

一個人的出生家庭不可選擇,所受撫育不可選擇,但自我覺醒後可以選擇是否接受父母的觀念,並且通過溝通去改變。不再把摒棄父母的觀念當作背叛,那只是一種更好、更有利於成長的選擇。

每一個人都不同程度地帶着原生家庭的創傷。那些創傷和人生過往的經歷值得被安放在記憶的角落裏,偶爾可以紀念一下,但絕不沉浸在過去的體驗裏。

我們無法掩蓋自己的“歷史”,也不必去聲討,我們能做的是去看見、去了解,不讓“歷史”繼續影響我們現在的生活和關係,不讓“歷史”在我們的後代身上重現。

這需要勇氣,但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

——————————

作者:播客曉夜,2年錄製3000多期音頻節目,現在重新出發,開始寫字。期待你的關注、點贊、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