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怀志报国

书房中的油灯又再次快要燃尽,我看着手中还未读完的《六经》感叹儒家的教育方法 处事道理与方式。又望见书架上的《老子》《庄子》,感叹古人先贤的智慧之广博之深远。

我如今虽年幼,但是听我们我家人曾言过,我祖上世代为官,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曾掌管过八个州的军事,官至大司马。祖父,父亲都曾做过太守。

虽然如今家道中落,随母亲居于外祖家,受外祖教导与母亲的谆谆教诲,我从不自怨自艾,我相信人定胜天 ,只要好好学习知识,勤奋刻苦,努力拼搏,有朝一日我也一定能如曾祖父祖父一般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儿郎,为国效力,即使不能征战沙场统一祖国,以鲜血来鉴定我的赤胆忠心铮铮铁骨,也要如商鞅,王羲之那般在朝堂上革除旧弊,大力改革,进言献策,为君主,为国家献出自己的毕生所学,为百姓谋福祉,为天下谋太平,建立一个安居乐业,人人称赞的盛世繁华景象。

二、官场失意

当今社会门阀制度森严,等级分明,我虽出身庶族,孤身一人在朝堂为官,无庞大的家族势力支撑,无丰厚的财力铺路,但我相信自己满腹经纶,一身才华,又有"猛志逸四海,骞U思远志"的雄心壮志,即使道路艰难困苦,风雪交加,只要我坚持心中信念,有颜回的"一钵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义无反顾地走下去,终有一日会有人看到我的努力,看到我的才华,陛下会将重任托付于我,让我施展自己的抱负。

二十岁时,想望天下之大,察各地民生详情的我开始了离家游宦生活——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虽路上风餐露宿,奔波度日,但始终觉得"以中有足乐,不觉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在将近而立之年出任江州祭酒时,我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却处处遭人轻视侮辱,手下官员上欺下瞒,终日敷衍,官官相护,何其黑暗?官场动荡,社会不安,百姓惶惶不可终日,在彭泽县做县令时,郡里派督邮来了解种植农桑情况,县衙小吏却劝我身着官服,恭敬地去迎接,理直气壮的告诉我这是经验之谈,这世道便是如此,先敬罗衫后敬人。我听后无奈的叹了口气说"我始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就这样低声下气地向那号人献殷勤。"我是读书人,我有我的操守,我有我的坚持。于是,我脱下官袍,虽有未达志向不舍但我也深知在此地绝无出人头地之日,那在此浪费时间作甚?不久,州里又来召我做主簿,我亦婉言谢绝了。

隆安四年我转投到桓玄门下,却政见不合而矛盾颇深,我深知此人秉性不能偏安一隅。不料天兴元年携军队攻入建安,可是只凭兵卒不靠民心使用暴力手段的镇压,又能粉饰太平多久呢?天兴三年,我辗转进入刘裕军中担任镇军参军,张恒玄的行踪驰报刘裕,终于实现了我复征的意愿。满怀豪情地泼墨写下"四十无闻,斯不足畏"终有一日可以施展我的抱负,不辜负十年寒窗苦读。

跟随刘裕进入建安后,看到他以身作则对东晋朝廷"百司废弛"的积重难返的腐朽现象进行严厉整顿,心中不觉又燃起希望,或许我为国尽辅佐之责,建言献策,与君主共同建设一个百姓安居乐业,外敌不敢侵犯的强国时候到了。刘裕的才干,品性,功绩都颇令我敬服,有乃父之风骨。可他同样有统治者的弊病——疑心,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错杀一百,不可放过一个。看着他不断猜忌身边杀死出生入死的兄弟,朋友,任人唯亲。我却步了,我在他身边能够长久吗?这真的是我能侍奉的君主吗?这是我能一展拳脚的朝堂吗?终究不过又是一场梦,生不逢时,呜呼哀哉,何苦与奸佞小人同流合污?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三、田园交友

辞官归故里,过上了"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自在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的艰辛劳累,却也有最平凡的快乐,不用担心官场的尔虞我诈,你来我往。田间地头,乡村路上,都是一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晒得黝黑的淳朴面庞。我甚爱饮酒,两日便要小酌一次。每每有了好酒,约下三五好友在家中对饮,必得喝个欢畅淋漓,若是恰逢时节,还可体会"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的独特田园乐趣。若是睡意浓了,我便会说"我醉欲眠卿且去",让友人自行归去,在院中小憩。

一日黄昏回家路上,遇上相识的农伯,拿着好酒邀我一同品鉴。正当我们酒过三巡,偶然又来一人也加入一起喝酒,酒过三巡,才知那人是刺史王弘,想要与我结交却又怕我生气才想出这个法子, 让我好笑又好气。我的至交颜延之每次路过浔阳总会特地带些好酒,与我在院中对饮,畅谈古今,好不痛快,人生得友如此,足以。交朋友讲究志趣相投,就比如那檀道济刚到到江州做刺史不久,就拜访劝说我去做官,并送我酒食,我都婉言谢绝了,他并不懂我所求为何,多说无益。

真淳的上古之世渺远难求,而现实却又如此让人痛心,真是无可奈何,让人不禁扼腕叹息。有多少人打着"隐士"的名号提高声望,标榜自己品行高洁,独树一帜,实则暗地里与朝廷官员交往过甚,敛聚家财,不过就是想借"隐居"找一条终南捷径罢了,都是一群沽名钓誉之辈,白白污了"隐士"之名,污图先贤的盛名。况且政治黑暗,彼此的尔虞我诈,你来我往,官场上的身不由己,逢迎拍马,只会让人一点一点丢失掉本心,最后变得面目全非,追悔晚矣,何苦来哉?

四、诗歌创作

经历了十几年官场的沉沉浮浮,我的思想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由躬耕转向自足,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我不再拘泥于官场的泥泞黑暗,不再整日为官场的尔虞我诈,举步维艰而发愁,而是体察自然之美,发现生活中的处处惊喜。小时候读儒家与道家的书,灌输我两种不同的思想。

一是达则兼济天下,保护万民的儒家观念。但是这种理想终究败给了现实。于是我写下理想的《桃花源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多么井然有序的生活,没有官场的污浊,环境优美,人心善良——便邀还家,设酒杀鸡做宴。来款待素不相识之人,这就是我所向往的大同世界,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桃花源。二是对自然景物的喜爱。

在《归园田居》中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我受道家思想影响 ,天性热爱自然,总想摆脱束缚,如同置身于名利场中无异于锁向金笼的那只渴望自在啼鸣的鸟,在拥有自由之后便飞向属于我的那片山林,尽享自然之美景,尽享自然之乐事。在《饮酒》中写道——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生气时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只要我自己内心平静,即使嘈杂的街道上有车马的鸣叫,小贩的叫嚷,也仍觉得无比安静。我喜欢菊花,喜欢菊花高且傲岸的品性。他从不与其他的花争奇斗艳,而是默默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等待着欣赏的人闻香而来。

我曾有过这样的田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燕,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远处青山隐隐,清澈的溪水绕着村郭,房屋前后的桃李春花淡淡开放。榆柳疏疏落落地挂着新枝,暮霭和着炊烟袅袅升起。村落里东一声西一声的狗吠。透过薄雾传来栖息在树上的鸟儿的鸣叫这里。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派宁静安乐的景象,好一副晨间田园图。这美好的场景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

田园生活自然也是艰辛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在南山下的草长得比豆苗还要茂盛。早上去修理田间的荒草,等到晚上伴着月光才回到家中。 一天的辛勤劳作导致身体无比疲惫,但内心是开心的,身体上再疲惫,也没有官场上苟合取容降志辱身和官场人物周旋委蛇来得坦荡舒服,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绝不折辱操守。倚着南窗看"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请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这便是我留恋不已的田园风光啊!

五、终老

我陶渊明毕竟曾是有过高远的人生理想,而当理想遭遇现实的棒喝而只能流于空想时,心中忧愤的不平是不可能完全被美酒和秋菊消解的。我曾写下《杂诗》十二首,《读山海经》十三首——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不可待。我对现实有过憎恶和不满,对人生有过无限焦虑,以及我内心自小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渴望。以及靳柯这位誓为知己者死的勇士的失败结局, 在我心中激起千层浪。精卫是一只小鸟而有填海之志,刑天被砍了头却反抗不止,这种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着实打动了我。而渐渐地我这种不平的心态在田园生活中也渐渐被抚平。

我想抛弃尘杂,返归自然。我宁愿贫病交加,我也不愿再涉足官场,我归隐为真,守拙为真。曾一度在"入世"与"出世"中挣扎的我发现,我真正向往社会的和平与安宁,追求人生淡泊高远,无任何身外之求,喜爱恬静而充满自然之趣的乡间,我这一生有过凌云大志,有过不甘愤懑,最后我想把真实的田园生活呈现在世人眼中,想要将它引入艺术源地,想让世人知道何为平淡醇美的风格。虽然我知道社会普遍推崇华丽文学风格,但我相信千秋万载后,总有人能发现它的价值,就像夜晚的昙花,一直在等待一个恰当的时机,等待一个恰当的人,在黑暗中来绽放来发现自己的美丽,而我陶渊明,也将会走出这寂寞的田园,陪世人共赏着美丽而又平淡的田园风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