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记:关于曹魏功臣配享曹操宗庙的一些思考:

本人通过阅读《三国志》卷四《明帝纪》和卷五《三少帝纪》,发现配享曹操宗庙的魏国功臣共有26人,分五批入祀:

第一批三人:魏明帝青龙元年(233年)夏五月壬申,诏祀故大将军夏侯惇、大司马曹仁、车骑将军程昱于太祖庙庭。

第二批二十人:齐王曹芳正始四年(243年)秋七月,诏祀故大司马曹真、曹休、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太常桓阶、司空陈群、太傅锺繇、车骑将军张郃、左将军徐晃、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太尉华歆、司徒王朗、骠骑将军曹洪、征西将军夏侯渊、后将军朱灵、文聘、执金吾臧霸、破虏将军李典、立义将军庞德、武猛校尉典韦于太祖庙庭。

第三批一人:齐王曹芳正始五年(244年)冬十一月癸卯,诏祀故尚书令荀攸于太祖庙庭。

第人:齐王曹芳嘉平三年(251年)八月戊寅,太傅司马懿去世。同年十一月,有司奏诸功臣应飨食于太祖庙者,更以官为次,太傅司马宣王功高爵尊,最在上。

第五批一人:陈留王曹奂景元三年(262年),诏祀故军祭酒郭嘉于太祖庙庭。

上述二十六位配享曹操宗庙的魏国功臣,以成员性质而论,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为诸夏侯曹,即夏侯惇、曹仁、曹真、曹休、夏侯尚、曹洪、夏侯渊共七人。

第二类为寒门武将,即张郃、徐晃、张辽、乐进、朱灵、文聘、臧霸、李典、庞德、典韦共十人。

第三类为世家文臣,即司马懿、程昱、桓阶、陈群、钟繇、华歆、王朗、荀攸、郭嘉共九人。

在这二十六人之中,又以司马懿配享曹操宗庙并列为最上为标志,曹魏的政治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以曹魏宗亲所主导转变为由司马家为代表的世家大族所主导。

关于这二十六位配享曹操宗庙的曹魏重臣,各位又有哪些高见呢?欢迎大家留言探讨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