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敢看《二十不惑》,因为那是我想回回不去的青春,我不敢看《三十而已》,因为那是我即将面对的生活。”二十多岁的我们对这句话产生了共鸣,最近这两部电视剧热播这句话很火。如果这两部剧你都不看的话,那就看看莫言的新书《晚熟的人》吧。

周末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让我帮忙拿了个快递。他说他买的莫言的书到了,这是莫言获得诺奖之后“闭关”8年的新作,由于出差没空拿,我拿到就先看了。8年前刚刚步入大学,突然想起大学在宿舍里讨论莫言凭借《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是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

莫言领取诺贝尔奖(图片来源网络)

宿舍的一个好朋友是莫言的真爱粉,对莫言的《蛙》情有独钟。以一个乡村女医生波澜壮阔的一生,反思中国六十年计划生育史,传达对生命强烈的人道关怀,呈现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矛盾与伤痛。莫言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打造的一部触及国人灵魂最痛处的长篇力作,预言式地写出来比小说晚到的荒诞现实。

《晚熟的人》由12个故事组成,也是其中的一个故事。晚熟意味着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总是后知后觉、心智成熟相对比较晚、不能三秒钟看透本质,晚熟的人快乐地活在自己的世界。早熟的孩子,他们的经历促使他们更懂事,更知冷暖,推动加快自己走出温室、舒适圈的步伐,快速的成长让他们练就了强大的内心,勇敢直面未知的未来。

晚熟的孩子好像在被一种无形的力量逼迫着快点融入这个世界,当他们意识到自己没有达到想要的成熟程度的时候可能会产生一些焦虑、落伍、孤独,陷入危机沮丧之中。而《晚熟的人》会让我们觉得晚熟未必不好,还要做一个晚熟的人。晚熟代表着心理状态的年轻、更多的思维创造潜力和青春蓬勃的朝气。

在莫言的笔下,晚熟是一种民间智慧,在当时的时代背景,更单纯的活着,并伴随着幸运和艰难。晚熟是抛开世界的追赶,先修“心”的状态,为自己的人生储备更多的力量。能在普通的生活中接受晚熟,设立长远的目标,塑造更出色的自己,在赛场上做一匹“黑马”。晚熟的孩子也如书中所言:当别人聪明伶俐时,我们又傻又呆;当别人心机用尽渐入颓镜时,我们恰好灵魂开窍。

正如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莫言的想象飞越于整个人类的存在状态之上。我们不必纠结花半秒看透事物本质,还是花一辈子看透事物本质。莫言还是那个莫言带给我们惊喜的阅读体验,像注入镇定剂一样,不对往事而困惑,不因未来而焦虑,晚熟的人可以走得更远。

而此时我已看到233页……

(文/图 李聪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