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瑞东

1《华尔街》Wall Street(1987)

故事围绕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和华尔街大佬展开。

纽约大学毕业生保罗·巴德(Charlie Sheen 饰),用一个股市内幕情报,帮助华尔街股市大亨戈登·盖柯(Michael Douglas 饰)赚了一笔大钱,一举成为这位大亨的合伙人。

出于对金钱、美女、上流社会的渴求,巴德开始利用身边所有的人来刺探一切有利的商业情报,为自己获利。

直到盖柯出尔反尔,想分拆出售巴德父亲所在的蓝星航空公司。

▍年轻的保罗·巴德(Charlie Sheen 饰)与戈登·盖柯(Michael Douglas 饰)

巴德利用盖柯教会他的一切股市战术,狠狠地反击了大亨盖柯,帮助父亲拯救了蓝星航空。

而巴德自己,最终却因内幕交易入狱……

2《我是如何弄垮巴林银行的》(又名《魔鬼交易员》)Rogue Trader 1999

巴林银行建立于1763年,为伦敦金融中心的代表性银行之一。而这家历史悠久、声明显赫的老牌银行,于1995年2月26日突然宣布破产,震动整个金融界。

导致巴林银行倒闭的,主因是该行交易员尼克·利森的违规操作。

利森是巴林银行新加坡分行负责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他以银行的名义认购了总价70亿美元的日本股票指数期货,并以买空(多头交易)的做法在日本期货市场买进了价值200亿美元的短期利率债券。

不料当年日本发生里氏7.3级阪神地震,日本股债市场齐齐下跌。据不完全统计,巴林银行因此损失10多亿美元,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该行当时8.6亿美元的总价值,因此巴林银行不得不宣布倒闭。

▍阪神地震资料图

如果我们要从制度上找原因,巴林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交易与清算角色的混淆。

利森在1992年去新加坡后,任职巴林新加坡期货交易部兼清算部经理,这种风险暴露岗位和风险监管岗位的领导由一人兼任的局面,最终酝酿出致命危险。

电影则从尼克·利森的角度,讲述了利森从一位普通职员,如何利用制度的漏洞,一步步成为“绑架”巴林银行的“魔鬼”交易员的全过程。

3《监守自盗》Inside Job 2010

这部电影是由查尔斯·弗格森执导,马特·达蒙担任旁白的纪录片。

该片通过详尽的资料搜集,追访全球金融业界商人、政客、财经记者,披露金融大鳄的崛起之路,公开了业内和学界贪污腐败政策背后的惊人真相,最终获得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奖。

▍没错,这张最有可能出现在金融文章里的图表,是《监守自盗》的一张截图,“搜集详尽的资料”,真的不只是说说而已。

从内容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该片对金融体系浓厚的反思和批判意味,不过从金融科普角度看,该片用详实的资料,对以美国为核心的全球金融体系,有详细生动的描绘,对于我们了解金融世界很有帮助。

4《窃听风云2》OverHeard Ⅱ 2011

《窃听风云2》在警匪片的剧情框架里,讲述了警(何智强,古天乐饰)、匪(司马念祖,吴彦祖饰)、地主会(由香港股市大佬组成的神秘组织)三方的博弈。

▍莱昂纳多凭借在该片的精彩表演,获2014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不过与前述略显沉重的金融题材电影不同,马丁·斯科塞斯这部电影是喜剧片。

7《大空头》The Big Short 2015

借奥斯卡西风,这部电影近期在中国火爆异常。

电影视角独特,从2008年金融危机中4位性格各异的华尔街金融男入手。4人通过做空次贷CDS而大幅获益,但最终想阻止危机产生却发现无可奈何。

▍瑞恩·高斯林(Ryan Gosling)饰演的贾瑞德·韦内特,是一个巧舌如簧的衍生品销售者。电影里,他用搭积木的方式,形象演示了危机是如何一步步酝酿的。

从故事上来说,这部电影自然不如前述电影那么波澜壮阔或惊心动魄,但该片独树一帜,运用镜头的力量,通过画面讲解金融知识,并且剧情随着危机一步步加深而走向高潮,可以说是金融电影里“寓教于乐”的典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