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聞

著名演播藝術家晏積瑄助力話劇《孔子》:向臺詞深處挖掘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黃體軍

由著名藝術家張繼鋼執導的山東省重點演藝項目大型話劇《孔子》,進入緊張排練之際,著名演播藝術家晏積瑄近日受邀來到山東省話劇院,就臺詞表達方式與劇組演員進行交流探討並給予悉心指導。

“這次本來是專門指導劇中南子一角的,沒想到演員們都很渴望在這方面能得到幫助和指導,很高興趁此機會和大家一起咀嚼了很多角色。”晏積瑄如是告訴記者。

臺詞體現的是人物的思想和情感

“《孔子》是多媒體藝術呈現,有道白、音樂、舞蹈、服裝、燈光、道具等綜合在一起,如何與這些元素有效融合,而不至於淹沒其中,這對話劇演員是一個挑戰。”面對演員們的疑惑,晏積瑄強調,臺詞表達即演好角色語言是話劇演員的基本功,必須向臺詞深處挖掘,挖掘出臺詞蘊涵的不同人物的思想和情感,才能找到突破口和方向,找到話劇演員的自信,彰顯話劇演員的風采。“這就相當於有了奔頭。”

作爲中國有聲閱讀委員會專家,北京人民廣播電臺著名節目主持人,在四十多年的藝術語言職業生涯中,晏積瑄在影視劇配音、配音導演、小說演播、紀錄電影解說、朗誦表演、藝術語言教育等多棲領域成就卓著,她參與創作的作品多次獲得“金雞獎”“華表獎”。在語言類方面,她成功塑造了一個個觀衆耳熟能詳的角色:電視劇《武則天》中的武則天,《康熙王朝》中的孝莊、容妃,《還珠格格》中的老佛爺,電影《阿凡達》中的姆亞、《終結者6黑暗命運》中的莎拉,《愛麗絲漫遊仙境》中的睡鼠,《唐老鴨和米老鼠》中的戴茜等。2019年被中國有聲閱讀委員會授予“傑出演播藝術家”榮譽稱號。此次來到《孔子》劇目和大家一起咀嚼角色,晏老師自稱“很愉快,很過癮”“有需要還會再來”。

具體到孔子一角,晏積瑄表示,“聖人”孔子是後代人眼中的孔子,是蓋棺論定的孔子,但孔子生前其理想並未得到實踐,他的一生是多難、坎坷、挫敗的一生,但聖人之所以成爲聖人,是因爲他一旦確定其道,就矢志不移,即使一生未實現理想,仍隱忍,不放棄,不妥協,越是艱難,越要堅守,“明知不可爲而爲之”,這就更加突顯其偉大。劇本是一劇之本,孔子的艱難和偉大,在劇本臺詞中都能找到挖掘到,只要找到最好的表達方式,就能擺脫單純背臺詞、背《論語》,而演繹出一個人性的孔子,一個鮮活的孔子,而不是一個空殼的聖人,一個概念和符號的聖人。

“一個好的話劇演員應該注重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善於咀嚼人物,如同樣一句“弟子明白了”,顏回、子路、子貢等不同的弟子有不同的表達方式,這背後蘊涵的是他們每個人不同的身份、年齡、性格、修養、精神及走向,找到這些差異,就找到了突破口,就找到了創作的快樂而不覺得累。”

我們感覺離角色更近了

在《孔子》一劇中扮演南子、顏回和孔子的多位演員表示,晏老師的指導讓他們有了一次難得的充電的機會,就像給大家注入了一針強大的自信劑。

“晏老師的幫助太關鍵了,幫我捕捉到了臺詞的動作性和信息量。”劇中扮演南子的演員楊娜深有感受地說。南子是《孔子》中唯一的女主角。她是宋國公主,衛國衛靈公的夫人,是衛國實際掌權者。在歷史上對她有多種說法,其中之一是說她美而淫。她對孔子很賞識,曾多次邀請孔子前去衛國。在一定意義上說,她是女強人、女政治家和思想家,也是孔子的知音,她希望孔子留下來,幫助她治理國家,讓衛國更強大,但最終孔子選擇了離開。她對此既惋惜又失望。

南子的形象特徵在臺詞上如何體現?楊娜認爲,從她與孔子見面的第一句臺詞“夫子”就定了基調,夫子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個字,但必須能讓觀衆聽出弦外之音,其中包含了她的高貴的身份,她的權勢,她的性格,和她對孔子的崇拜,“太禮貌了,太冷了,不合適,太媚了,太親了,也不合適。必須找到發聲的準確位置,控制好語氣的輕重緩急和語調的抑揚頓挫。”楊娜表示,一旦找到臺詞的合理性和指向性,你就會擁抱和愛上這個角色。“我感覺南子就像黑白照片中的一點紅色,我希望能演好這個有思想有精神的紅色,而不只是一個符號。”

通過對臺詞的深入挖掘,顏回的扮演者徐曉東感覺“離角色更近了”。顏回是孔子最喜歡的弟子,他寡言,善思,謙遜,尊師重道,與其他弟子有明顯不同。“比如,顏回有一句臺詞‘修己之身而推於天下’,這句話我原來用了肯定的語氣,但在晏老師指導下,現在改成了可能、不肯定的語氣,這樣更符合顏回的性格。”

扮演孔子的演員王翔自稱這次能爭取到孔子一角“實感誠惶誠恐”,“十分珍惜”。他說,看了很多關於孔子的書,但怎麼找到舞臺的支點,還是要如晏老師點撥的,回到臺詞中尋找方向,把思想和情感變成劇中孔子的,再變成自己的;一個真實的孔子內心其實也是充滿了矛盾的,比如在對待南子的態度上,因爲她是女人,她雖然掌權,但並非國君本人,這不符合他的道,所以他必須離開她,但他也知道她是他的知音,離開衛國也是有失意和惆悵的。“這種糾結和矛盾正顯示了孔子真實的人性的一面。”

王翔特別分析了第七場渡河時,孔子站在河邊發出的感嘆——世事紛繁哪,日子一天天像流水一樣流走了,我孔丘站在這裏多久了?此時孔子已六十八歲,周遊列國十四年,至此結束,在經歷一連串的挫敗後,孔子會變通妥協嗎?“這條河既是自然之河,又是人生之河,這句話既是對他六十八年人生的回顧和感嘆,也是對接下來要做什麼的探討和發問。此後他繼續著書立說,廣收弟子,堅持宣揚自己的理想,不變通,不回頭,這就是聖人之所以成爲聖人的原因,挖掘出臺詞背後的這些東西,再發出那句感嘆時,自然就找到了方向感。”#孔子#演員#話劇收藏

具體到孔子一角,晏積瑄表示,“聖人”孔子是後代人眼中的孔子,是蓋棺論定的孔子,但孔子生前其理想並未得到實踐,他的一生是多難、坎坷、挫敗的一生,但聖人之所以成爲聖人,是因爲他一旦確定其道,就矢志不移,即使一生未實現理想,仍隱忍,不放棄,不妥協,越是艱難,越要堅守,“明知不可爲而爲之”,這就更加突顯其偉大。劇本是一劇之本,孔子的艱難和偉大,在劇本臺詞中都能找到挖掘到,只要找到最好的表達方式,就能擺脫單純背臺詞、背《論語》,而演繹出一個人性的孔子,一個鮮活的孔子,而不是一個空殼的聖人,一個概念和符號的聖人。

“一個好的話劇演員應該注重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善於咀嚼人物,如同樣一句“弟子明白了”,顏回、子路、子貢等不同的弟子有不同的表達方式,這背後蘊涵的是他們每個人不同的身份、年齡、性格、修養、精神及走向,找到這些差異,就找到了突破口,就找到了創作的快樂而不覺得累。”

我們感覺離角色更近了

在《孔子》一劇中扮演南子、顏回和孔子的多位演員表示,晏老師的指導讓他們有了一次難得的充電的機會,就像給大家注入了一針強大的自信劑。

“晏老師的幫助太關鍵了,幫我捕捉到了臺詞的動作性和信息量。”劇中扮演南子的演員楊娜深有感受地說。南子是《孔子》中唯一的女主角。她是宋國公主,衛國衛靈公的夫人,是衛國實際掌權者。在歷史上對她有多種說法,其中之一是說她美而淫。她對孔子很賞識,曾多次邀請孔子前去衛國。在一定意義上說,她是女強人、女政治家和思想家,也是孔子的知音,她希望孔子留下來,幫助她治理國家,讓衛國更強大,但最終孔子選擇了離開。她對此既惋惜又失望。

南子的形象特徵在臺詞上如何體現?楊娜認爲,從她與孔子見面的第一句臺詞“夫子”就定了基調,夫子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個字,但必須能讓觀衆聽出弦外之音,其中包含了她的高貴的身份,她的權勢,她的性格,和她對孔子的崇拜,“太禮貌了,太冷了,不合適,太媚了,太親了,也不合適。必須找到發聲的準確位置,控制好語氣的輕重緩急和語調的抑揚頓挫。”楊娜表示,一旦找到臺詞的合理性和指向性,你就會擁抱和愛上這個角色。“我感覺南子就像黑白照片中的一點紅色,我希望能演好這個有思想有精神的紅色,而不只是一個符號。”

通過對臺詞的深入挖掘,顏回的扮演者徐曉東感覺“離角色更近了”。顏回是孔子最喜歡的弟子,他寡言,善思,謙遜,尊師重道,與其他弟子有明顯不同。“比如,顏回有一句臺詞‘修己之身而推於天下’,這句話我原來用了肯定的語氣,但在晏老師指導下,現在改成了可能、不肯定的語氣,這樣更符合顏回的性格。”

扮演孔子的演員王翔自稱這次能爭取到孔子一角“實感誠惶誠恐”,“十分珍惜”。他說,看了很多關於孔子的書,但怎麼找到舞臺的支點,還是要如晏老師點撥的,回到臺詞中尋找方向,把思想和情感變成劇中孔子的,再變成自己的;一個真實的孔子內心其實也是充滿了矛盾的,比如在對待南子的態度上,因爲她是女人,她雖然掌權,但並非國君本人,這不符合他的道,所以他必須離開她,但他也知道她是他的知音,離開衛國也是有失意和惆悵的。“這種糾結和矛盾正顯示了孔子真實的人性的一面。”

王翔特別分析了第七場渡河時,孔子站在河邊發出的感嘆——世事紛繁哪,日子一天天像流水一樣流走了,我孔丘站在這裏多久了?此時孔子已六十八歲,周遊列國十四年,至此結束,在經歷一連串的挫敗後,孔子會變通妥協嗎?“這條河既是自然之河,又是人生之河,這句話既是對他六十八年人生的回顧和感嘆,也是對接下來要做什麼的探討和發問。此後他繼續著書立說,廣收弟子,堅持宣揚自己的理想,不變通,不回頭,這就是聖人之所以成爲聖人的原因,挖掘出臺詞背後的這些東西,再發出那句感嘆時,自然就找到了方向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