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历史的朋友应该清楚,我国历史上,由各朝各代撰写的史书统称为《二十四史》。这套纪传体史书上起传说中的皇帝,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644年,共计3213卷,大约成书4000多万字。然而,不少历史专家却认为:这套《二十四史》中《明史》没有太多的真实可靠性,甚至《明史》被清政府多次强令进行修改。与其说是史书,还不如说是一部小说。那么《明史》为何地位如此低下呢?

从名字来看,《明史》便是记录大明王朝的正统史书。明王朝由太祖朱元璋于1368年正月初四,在南京所建立的一统政权。明末帝崇祯于1644年4月25日覆灭,共延国祚276年。可《明史》的编纂并非由大明王朝的官员所完成,而是清朝前中期,由顺治、康熙、雍正这三位皇帝,结合某些史料所编纂的纪传体史书。近段时间不少朋友讨论:清政府所修订的《明史》可信度极低。而且《明史》中记载的某些细节,与历史有很大的出入。

与其说《明史》是一部史书,倒不如说是一本荒诞离奇的小说。可是笔者却认为,我们将明史看得如此轻薄或许会有些偏差。其实《明史》整体记载的大事情还较为可信,根据坊间传言,清朝问鼎中原时,诸如顾炎武、张廷玉这些明朝忠臣加入编纂《明史》。那么编纂史书的大臣都是前朝遗老,出于人性,或者是对旧主的眷恋,清朝所编纂的《明史》基本上还是颇为可信。而且《二十四史》这种纪传体史书,本就是后朝对前朝的一些功过对错进行详细的修订。用来借古比今,提醒后人不要犯前人过错。

所以《明史》对于整个大明朝重要事情,基本上还是原原本本将其记录下来。可到了万历皇帝之后,《明史》记载的某些细节,尤其是对于农民起义的看法似乎带有人为偏见。如果看过《明史》的朋友应该会清楚,其中对明朝君主不吝赞美之词。可是对于张献忠、李自成、高迎祥,那些农民起义军首领却过度丑化。《明史》前一步乃是《元史》,而《元史》同样是明朝人根据史料编纂的史书。不过《元史》整体可信度,上至君王下至农民起义军的记载就比较真实。反而《明史》在某些细节上,似乎是有所勘误。

而之所以《明史》对这些农民起义军过度丑化,很显然,是因为满清自认为夺下的江山,并非是从崇祯皇帝手里拿来的。他们击败了闯王李自成,名正言顺匡扶正义夺得江山。因此《明史》中,所有农民起义军口碑都不是很好,这或许也是清朝当权者,想过度丑化这些农民起义军首领,将自己比作成是正义之士。因为考虑到,《明史》成书时间是满清入主中原之后不久。大清统治者自是不可能将《明史》修得太过荒诞离奇,大事情上还是非常详实地记录了。清朝统治者刻意抹黑丑化明朝后期的农民起义军,将自己凸显成富有正义感的侠客。

归根结底,还是顺治、康熙等皇帝希望迅速平定天下局势,不要给自己的统治带来任何麻烦,那么《明史》也并没有部分朋友想的那么不堪。某些细节上,《明史》也会根据当时实际统治者,行事作风有所偏差。比如整个《明史》中,对辽东战事的记载非常少。清代史学家赵翼,其著作《廿二史札记》当中也说过:明史叙事简括可观,但某些细节并不完善。

总的来说,《明史》瑕不掩瑜,且清朝三位皇帝历经94年才将明史编纂完成,可信度应该非常高。大家对于《二十四史》某些细节可以进行合理的怀疑推敲,但是诸如《明史》、《元史》使这些正统史书,比那些小报野史应该是可信多了吧。

参考文献:廿二史札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