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时光编辑部的@隐饮用电影治愈生活。

万万没想到,北美影院翘首以盼的暑期大片《花木兰》,竟然要在流媒体上线了。

上周,迪士尼宣布《花木兰》将在美国及部分市场放弃影院发行,在9月4日直接上线Disney+,订阅用户需额外花费29.99美元(约合人民币208元)才能观看影片,包括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已开通Disney+服务的市场支持此项业务。而在中国内地,《花木兰》确认将在影院上映,不过这张新海报的画风有点不忍直视

消息一出,争议四起。法国一家独立影院的老板,怒砸《花木兰》海报的视频火遍全网。

海外媒体更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综艺》做了一个“是否会花29.99美元看《花木兰》” 的投票,超过5万7千人参与,有85%的人选择了“NO”。

时光网也做了类似的投票:如果有可能选择,你会选择在什么渠道观看《花木兰》呢?已有2827人参与了投票,1638人选择了“影院看”,346人选择了“线上看”,还有843人选择了“不想看”。

估计连刘亦菲自己都是一肚子苦水,本来是主演一个全球发行,投资高达2亿元的超级大片,今年3月连首映红毯都风风光光走完了,怎么就在北美变成“网大”了呢?

疫情之下各行各业都遭受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放眼全世界,电影行业肯定是“重灾区”之一。迪士尼此番将《花木兰》从影院转投流媒体,影响可以说是划时代的、颠覆性的。疫情倒逼许多以前的规矩和习惯被打破,全世界的电影产业都在被迫进行转型。当观众习惯了在线看片后,一切还能回到从前吗?

定价29.99美元,迪士尼要抢钱吗?

Disney+在北美的订阅价格是每个月6.99美元,但如果你想看《花木兰》还得再掏29.99美元,是北美电影平均票价的3倍左右。

换算成人民币的话,就是你需要先掏48元充会员,再掏208元点播单片。

相信大部分中国观众都要忍不住大喊:这么贵?抢钱吗?没错,在中国如果你已经是爱奇艺、腾讯、优酷的付费会员了,绝大部分平台上的电影都可以免费点播,即使有些好莱坞大片需要单独付费,也通常不超过10元,而且经常有打折优惠券会更便宜。迪士尼到底是怎么想的?给出这么“劝退”的方案?

北美疫情起伏不定,一波接着一波闹得大家人心惶惶。迪士尼虽然是北美影业霸主,但“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今年8月5日,迪士尼发布第三季度财报,该季度亏损47.18亿美元,今年迪士尼集团无论是主题公园,还是电影发行都遭遇巨大困难,旗下影视娱乐业务第三季度营收仅为17.38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暴跌55%。亏损了这么多的迪士尼,显然有点坐不住了,急需自救,急需现金流回血。

对于《花木兰》这部原本寄予厚望的大片,迪士尼已经陆续投入了3亿美元,包括2亿美元的制片成本和1亿美元的宣发成本,是迪士尼最贵的真人翻拍电影之一。但从3月份开始,上映日期一拖再拖,北美的电影市场又受到疫情拖累,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原来的人气。对于已经投入了巨大的宣发成本,如果《花木兰》不能尽快上映,观众的期待值被吊得太久,宣传效果一定会越来越差。

同档期的《信条》,在诺兰导演的坚持下已经选择了放弃全球同步发行,在部分疫情不严重的地区率先上映,《花木兰》也该赶紧做个了断了。流媒体Disney+是少有的能带来现金流的业务。目前Disney+在全球拥有6000万订阅用户,乐观估计如果有10%的用户购买《花木兰》,给迪士尼带来的收入都有近2亿美元,而且这是净收入的现金流,不需要和院线分账。至于在海外院线的票房收入,如果能基本打平宣发成本,就是胜利了。

一场关于“窗口期”的战争

前面提到,《花木兰》放弃在北美上映后,法国一家独立影院的老板Gerard Lemoine,上演了怒砸海报的戏码。

确实可以理解老板的心情。摆了半天海报,帮忙吆喝了好几个月的电影,忽然从影院发行转投流媒体,影院的宣传投入全都打了水漂,这让人如何不愤怒?受疫情影响,欧洲影院的经营压力普遍很大,上周末英国院线票房仅为同期票房收入的3%。如果《花木兰》能正常上映,很多小影院或许能从生死线上活过来。

《魔发精灵2》

无独有偶,今年5月环球影片《魔发精灵2》没跟影院商量、打破窗口期直接上流媒体的做法,也曾引发北美最大院线AMC和第二大院线Regal的集体抵制。

没想到过了两个月,院线又忽然决定不撕了!7月底, AMC院线与环球影业达成历史性协议,环球的电影在影院上映17天(三个周末)后,就可登陆高端付费视频点播,AMC预计可分享提前点播的收入。不过,Regal院线表示拒绝接受这个协议。在中国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今年春节前夕受疫情影响,七部春节档新片集体撤档,其中徐峥执导的电影《囧妈》,在大年初一以“网络免费首播”的方式,出现在观众面前。

而全国影院为电影《囧妈》投入的先期宣传费用和众多资源,自然也就都打了水漂。

此事的后续大家也知道了,全国23家院线公司发布联合声明,激烈谴责与抵制《囧妈》,呼吁电影局叫停在线播放,甚至放话考虑连徐峥以后的片子也要一起抵制。引发中外影院和片方激烈撕扯的,是传说中的“窗口期”。这里给普及一下“窗口期”这个概念,电影收入来源除了票房以外,还有许多长线收入,这就是窗口期收入。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从1980年代开始,好莱坞六大制片厂开始设置一整套时间窗口的体系。一部影片首先在影院上映,产生传统的票房收入。通常在上映六个月后,家庭录像(录像带、DVD或网络视频)窗口开启,各平台付费点播/下载,为期大约6-8个月,之后进入有线电视播放窗口,为期1-2年,最后进入长期的包月观看和免费观看。

近年来随着流媒体崛起,影院窗口期已经在迅速缩短,而受到疫情影响,好莱坞大厂们纷纷打破窗口期规则,提前上线,甚至直接通过流媒体上线新片。比如原定6月上线的《冰雪奇缘2》提前上线Disney+;环球旗下的三部影片《隐形人》、《爱玛》、《猎捕》,距离院线上映不足1个月,就通过流媒体上线。还有《汉密尔顿》放弃院线发行直接上线Disney+,吸引了一大批新订户,环球动画片《魔发精灵2》则在院线和网上同步上线(21家汽车影院放映了该片),线上购买价格是19.99美元(约合140元),吸引超过500万用户购买,创下环球电影在线播放的最好成绩。

利益撕扯下,《花木兰》会赢吗?

到了《花木兰》这里,放弃院线发行的迪士尼,难道就不怕和《魔发精灵2》一样,被北美影院集体抵制吗?

怎么讲,可能迪士尼真的不怕,因为它是北美影院票房的绝对霸主2019年北美地区全年票房最高的前六部电影,全都被迪士尼所承包,去年这家公司贡献出全年北美市场票房总量的33.1%,远超其他竞争对手。如果影院拒绝了迪士尼,就相当于拒绝了全年最热卖的半数电影。绝对的霸主,也就意味着更大的话语权。

迪士尼的CEO鲍勃·查伯克曾表示,“《花木兰》这样的情况是绝无仅有的,一次性的,公司仍然会致力于推动院线体验。”那么,这次尝试有可能会赢吗?时光君对此持保留意见。

01:43

首先《花木兰》的点播价格高得异乎寻常,29.9美元,约等于三张电影票的价格,再加上影片前期的一些口碑争议,北美观众真的愿意掏这个钱吗?此外,在被寄予厚望的中国内地市场,防盗版也是个难题。《花木兰》的片源一旦上线流媒体平台,高清盗版资源很有可能迅速流出。毕竟其他海外大片,即使是中美不同步上映,正版资源并不会立即流出,因为有影院窗口期作为缓冲期,但上线流媒体就很难讲了。

这次《花木兰》主演刘亦菲、甄子丹、巩俐都是中国观众熟悉的演员,电影又讲的是中国故事,一旦出现盗版,中国内地可能会是重灾区。再加上内地影院尚未恢复全部营业,对上座率和排片场次仍有限制,票房产出仍然有限,这也让《花木兰》的中国内地票房,蒙上一层不确定的阴影。

一切还能回到从前吗?

今年几乎同时,中国和美国都在进行电影“窗口期”的变革。当观众习惯了在线看片后,一切还能回到从前吗?在中国内地,7月31日刚在影院公映的国产动画《妙先生》,7天后就登陆爱奇艺和腾讯视频进行付费点播,尽管窗口期缩短到仅有一周,仍然没什么太大的关注。

今年陆续有包括大鹏主演的《大赢家》、 甄子丹主演的《肥龙过江》、以及投资3亿的电影《征途》放弃影院上映,直接转为在线发行。新冠疫情爆发后,美国民众在流媒体上花费的时间大概是从前的双倍。今年年初,由于Netflix流量屡创新高,甚至不得不在全球多地降低画质,以缓解全球网络的压力。

不过,流媒体的风光不仅仅是疫情赋予的;即使没有疫情,流媒体也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早在两三年前,好莱坞大厂就相中这一块蛋糕,纷纷开始布局自己的流媒体平台,迪士尼的Disney+、华纳的HBO Max、环球的Peacock等应运而生。

曾经的Netflix被影院集体讨伐,参加奥斯卡引发争议,被戛纳逐出门外,被大导演们批评“网大不能算真正的电影”。如今影院纷纷倒闭关门,大导演们的项目停机,各大电影节也都推迟延期。在这种环境下,流媒体不再以规则破坏者的叛逆形象出现,成为了内容行业的“救世主”。

那么,影院会消失吗?窗口期会就此作废吗?这也是人们讨论已久的问题。疫情对于电影产业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的,缩短的窗口期或许将成为一种新常态。去影院看电影,在黑暗中享受两个小时的视听盛宴,这种体验珍贵而美好,作为影迷,我们永远会记得。但是在不方便出门的日子里,在没时间去影院的日子里,在买不到电影票(嫌电影票太贵)的时候,在家看一部电影,同样是影迷的乐事。在线观影和去影院观影两种选择,在2020年正在重新洗牌,交给观众重新抉择。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