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綻放青春

——致奮勇抗疫的中國青年

原本萬家團圓的2020庚子春節被突然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浸透了苦難和沉重病毒如驚天駭浪衝擊着生命的防線卻無法沖垮中華兒女和數以億計的中國青年爲國爲民英勇戰疫的精神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哪怕全副武裝我是在武漢戰場上參戰的人我是在荊楚大地上拼命的人我是在東西南北中護航的人江漢春風起,冰雪已消融我想念黃鶴飛臨的悠悠我思戀櫻花綻放的溫柔所有的擁抱,所有的青春都留給了2020庚子之年的春天

第二章 決戰:醫者仁心,你們是最大的功臣

深知危險,絕不退縮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總醫院是一所軍隊醫院,地處武漢,坐落在風景秀麗的洪山腳下。新冠病毒來襲,他們很早便投入了戰鬥。“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這場戰爭打響後,醫院裏的青年軍人們紛紛要求到最危險的一線去。

1月28日,中部戰區總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生文峯進入隔離病房。

在年輕軍醫中,文峯算是身經百戰了。他曾經多次參加國際性的醫療保障任務:在南蘇丹執行維和任務,參加“聯合救援-2019”中德演習,負責2019年第七屆軍運會多項醫療保障……但這次疫情,是他從醫生涯中從未遇到過的一場遭遇戰。

2017年,作爲中國赴南蘇丹維和醫療隊成員,文峯(左二)在南蘇丹瓦烏地區開展一年的醫療援助

早期救治的工作強度非常大,文峯洗淨雙手,戴隔離帽、口罩、手套、鞋套,穿上密不透風的白色防護服和靴套,再戴上護目鏡及外層手套,凌晨兩點前進入東區病房。直到清晨8點走出病房時,他裏層的衣服已被汗水溼透。

在隔離病房的6個小時內,他和同事們不能喫飯、喝水,不能去廁所,下班時都累得精疲力盡,有人甚至直接嘔吐在口罩裏。但文峯沒有看見同伴退縮,都在堅持再堅持:“醫者對患者而言是健康所繫,生命相托,唯有奉獻、專業的醫者才能承受這份重託。”

文峯感覺到,在疫情中最大的救治困難,是“民衆對這次疫情的恐懼,以及患者在隔離病房中產生的心理抑鬱狀態”。於是,他在隔離病區不僅普及醫學常識,更給予患者耐心與愛。同時,在科主任領導下,文峯和同事們一起將全國人民捐贈的生活物資分成等份,逐份送到每個患者的手中,告訴他不是一個人在和病毒做鬥爭,衆志成城,光明在前。

戰疫中的感動總比困難多:許多市民冒着被病毒感染的風險,爲醫務人員送來可口的飯菜,幫助上下班出行,提供免費住宿等等……

“他們都在爲武漢默默付出,也深深地感動了我。作爲醫生,我深知病毒的危險,但是我絕不退縮。危難之際,總會有許多人擋在危險之前,我願意成爲其中一員。我也相信,面對危難,你的奉獻會讓更多人願意奉獻,共克時艱。”

文峯還記得1月28日早上,他送同爲醫生的妻子進入隔離病區工作,又轉身趕往自己的戰場。出征前,他囑咐孩子“跟着爺爺奶奶,自己安排好學習生活”。

“在中國,愛心和希望比病毒蔓延得更快!疫情也是衛生戰場上的戰爭,人民軍隊在和平環境裏也時刻準備着應對各種挑戰,人民子弟兵永遠衝鋒在危險的第一線。”文峯說。

文峯(右)在中部戰區總醫院和新冠肺炎患者在一起,鼓勵患者要有戰勝疾病的勇氣

吾心灼灼護國安,這是千萬名在抗疫一線不顧生死、不計報酬的軍醫們的縮影。

臨危受命,人要有一股虎勁

1月25日,大年初一下午三點半,柯潔正在家裏補覺。

柯潔是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神經康復科護士長,早晨剛剛回到家,她在整夜值班中度過了除夕。

電話鈴聲刺破了她的夢。

柯潔在睡眼惺忪中接了電話,瞬間被驚醒。護理部及科室緊急通知,要將神經康復科5樓病區立即改造成感染科四病區,次日就要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讓她擔任隔離病房感染科四病區護士長。

此時,疫情開始在武漢暴發,快速增長的患者一牀難求。這場戰爭來得猝不及防,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緊急開設發熱門診、急診隔離病房、ICU隔離病房、普通隔離病房5個區,但醫護人員和防護物資都遠遠不夠。

3月23日,柯潔(右)回家看望兒子

領導在電話中問她:“你本人願不願意?”

這位34歲的女護士長毫不猶豫地回答:“我願意!這是我的榮幸,我一定竭盡全力做好!”

柯潔放下電話,立即通知科室人員儘快趕到醫院。她來不及收拾衣物和日用品,囑咐家人收拾好後給她送到醫院。

感染科四病區屬於臨時組建,工作人員大多來自眼科、泌外、骨科、綜合等不同科室,他們用了一天多的時間,就完成了病房改造,從1月26日開始收治患者。但面對不明底細的新病毒、醫療防護物資不夠的困難,醫護人員們難免惴惴不安。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感染科副主任、四病區主任、“專治傳染病的老司機”梁科寬慰同事們說:

“病毒是病毒,掌握了它的特點,就不怕,只不過是換了個名稱而已!怕個六,現在只是暫時的失利。打起精神,穩住陣腳,積蓄力量,調動物資,馬上進入相持階段,爭取早日進入戰略反攻!”

氣可鼓不可泄。再多的困難,咬緊牙關!

1月29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領導召開緊急會議,強調必須保證一線,不能讓醫務人員“裸奔”!

作爲病區護理管理者,柯潔制定了該區護士各班次的工作職責、流程,並不斷修改和完善,輔助醫生竭盡所能地救治病患。

“在此期間,我也遇到有些護士突然身體不適不能上班等問題,不能逃避,積極解決,辦法總比困難多。人要有一股虎勁,敢想敢做敢溝通,會有意想不到的景象出現。”進入隔離病房後,柯潔把自己的微信名改成了“虎妞柯潔”。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神經康復科主任廖維靖(左四)、總護士長硃紅珍(左三)、護士長柯潔(右三)和同事們在病區

93歲的老紅軍周奶奶,多病虛弱,病情發展迅速,隨時有生命危險。柯潔及時與醫生彙報,並通知護士嚴密觀察老人生命體徵變化,以備搶救之需。爲了讓老人的女兒放心,柯潔還儘可能拍些老人的視頻過去。最終周奶奶戰勝了病毒。

但不是所有人都這麼幸運。柯潔說,她所在的病區有位患者爺爺不幸去世。因爲疫情期間家人無法來醫院,一位“90後”護士穿着厚厚的防護服,第一次做屍體處理、給逝者穿衣。整個過程,她的腿在不停地發抖,工作完成後,衣服已經溼透。

最讓柯潔感動的是,來自不同科室支援的護士都說,願意與她一起奮戰到底!

此時,柯潔的身體已嚴重透支,因工作繁重,每天睡眠時間不到4個小時。2月10日下午,她感覺全身痠疼,體溫也上升到37.8℃,雖然只發熱2小時,但也應該爲集體和自己負責,於是取咽拭子及CT檢查。2月13日,柯潔被確診爲新冠肺炎。

好在柯潔的症狀較輕,治療很快見效。2月18日,柯潔出院,到指定地點進行醫學隔離觀察。

2月23日,武漢,晴。柯潔和先生各自在同一時間,拍攝了一張冬日暖陽。她的先生把兩張照片發到朋友圈,寫道:同在一城,許久未見,萬分思念,唯願平安。

指定的隔離期結束後,柯潔又做了一次檢測,發現病毒還沒有完全代謝掉,她只好繼續留在賓館隔離。

“沒有什麼能打倒我們”

1月25日,大年初一中午11:30,柯潔所在的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準備建設隔離病房時,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第一批赴武漢醫療隊的25名隊員在醫院行政樓前集合完畢。

吳孝文就站在他們中間。

直到此時,這位28歲的重症醫學科護士才突然意識到,自己是戰疫的一名“參戰人員”了。淚水在眼眶裏打轉,他忍住沒讓它流下來。

吳孝文是臘月二十七接到的報名通知。身爲科室裏爲數不多的男護士,又是中國國際應急醫療隊(四川)的隊員,他沒有猶豫就報了名。

大年初一晚上,吳孝文隨醫療隊抵達武漢。他所入駐的武漢紅十字會醫院,距離華南海鮮市場只有1.7公里,是第二批被列爲發熱門診的定點醫院之一。

隨着重症病人越來越多,這家二甲醫院的普通病房早已無法滿足重症病人的護理需求,四川的醫療隊到達之後,將醫院的兩層樓改造成了臨時的重症監護病房。

就在這個爲抗疫搭建的臨時陣地裏,吳孝文和同事們不懈地奮戰,沒有休息日,咬着牙把這場仗打完。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第一批次赴武漢醫療隊到達武漢紅十字會醫院時合影

2月初,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派出的第三批援鄂醫療隊趕赴武漢,在機場與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醫療隊偶遇互道加油的視頻在網絡上刷屏。網友們看到後熱血沸騰:“各省都出王炸了!”

“我當時也很激動,確實感覺到,我們相當於把整個醫院專科裏最優秀的人都派出來了。”吳孝文說道。

吳孝文所在科室的核定牀位17張,醫護一共53人。每個班4-5名護士,護理17位病人,都是危重病人,基本上就是從頭忙到尾。

他完全顧不上害怕,只想全心投入到治療和護理當中,緩解病人們的無助和痛苦。尤其危重病人,臟器功能不穩定,呼吸困難,很多病人還有基礎性疾病,都需要護士們額外觀察和治療,生活護理上要格外細心。

“危重病人需要額外增加的一項,是心理護理。因爲他們沒有家屬陪護,容易焦慮。”

有的病人們會一直擔心,自己會不會死?有些病人情緒暴躁,還有的因緊張一直尿頻……病人戴着無創呼吸機,整個面罩扣上去,不能說話,和醫護人員主要通過點頭搖頭或者手勢來溝通。

吳孝文會鼓勵病人樹立信心,也會講講治療計劃,還會主動自我介紹,“我們會和他握一下手,會捏着他的手,給他一些支持。”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第一批赴武漢醫療隊隊員吳孝文入駐武漢紅十字會醫院

重症病房裏曾有一對老夫妻,老兩口都被感染了,孩子都在外地。婆婆病情輕一點,爺爺病情比較重,要持續給氧。病人一活動就會很累,但婆婆還是堅持照顧老伴,幫他整理牀單,喂他喫藥喝水,不聽勸阻,就是放心不下。後來婆婆轉到普通病房,爺爺也不用再高流量吸氧了。有一次,吳孝文給爺爺喂藥的時候,爺爺讓掰成兩半,說留給奶奶:“每天晚上都是我喫一半,她喫一半。”

在病房裏,這位“90後”看到了愛情的模樣,也感受過心碎的時刻。有的病人,頭一天還好好的,等他過一晚再進病房,人卻已經走了。

“我工作9年,在ICU裏面已經待了7年了,我也見過很多病人的死亡,但是那種死亡和我們現在面對的死亡不一樣。這一次我們的戰友不僅是醫務人員,還包括病人。我們共同的敵方,就是這個病魔,我們是同一條戰線上的。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戰友突然就倒下了……”

作爲男護士,面對急難險重時刻,吳孝文的選擇是衝在最前面。“有一種使命感,或者說給自己擬定了一個非如此不可的責任感吧。這麼多人都來支持武漢,沒有什麼能打倒我們,我們肯定能贏的。”

厚朴行醫,長存遠志

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男護士吳孝文出發後的第三天,1月27日,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醫生、福建援鄂醫療隊首批隊員塗思義,從福州出發,馳援武漢,開始了他的打卡戰疫。

初到武漢時,塗思義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工作,住過迷彩帳篷。

2月3日,他轉戰到“疫情風暴眼”中的金銀潭醫院,全副武裝地走進隔離病房,記錄每一牀姓名、症狀,把脈,拍下舌診照片,編號傳輸到醫療組羣裏。

病情平穩的,他先“話療”一下。

有個武漢雜技團的大哥,一聽塗醫生是泉州人,說自己曾經到泉州演出。

接下去的聊天完全跑題了,不是問“華南海鮮市場”,也不是問“家裏、同事都有誰生病了”……大家拉起了家常,整個病房都參與了進來,熱鬧非凡。

查房一圈,加上新收病人,從13:00-20:00,在工作了整整8個小時後,塗思義感覺口乾舌燥,護目鏡一片模糊,防護服裏已是一片汪洋,但病房歡聲笑語,從陰沉冬天過渡到輕盈的春天。

離開病房前,應雜技大哥之邀,塗思義和他愉快地合了個影。回到駐地,塗思義曬出了那張合影:自己的面罩,緊靠着雜技大哥的頭。

防護服寫着中藥對聯的塗思義醫生,正在查看病人情況

這遠遠不夠安全距離。

“爲什麼這麼近?我想說的是: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治療也是療心。”

再次走進隔離病房時,這位中西醫兼容幷蓄的醫生,在藍色防護服上,寫了長長兩行黑字:“厚朴行醫長存遠志,蓯蓉施藥敢不細辛。”

等他轉過身去,病人們樂了,這背後的對聯更長呢。

“大將軍立遠志,蓯蓉千里光;白頭翁持大戟,常山萬年青。”橫批“附子當歸”。

眼見大部分患者憂心忡忡,塗思義寫對聯就是個引子,乘機聊聊中醫,讓他們放鬆心情。

在同事李希主任的帶領下,塗思義等6名中醫大夫,組建中醫治療團隊,運用中藥的整體概念來做調整,爲每個病人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取得了不錯的戰績。

塗思義的新偶像,是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

塗思義(右)和雜技大哥合影,在護目鏡幾乎完全模糊的情況下“療心”

自首批7名新冠肺炎患者轉入該院,金銀潭醫院就成爲備受關注的“疫情風暴眼”,尤其患有漸凍症的張定宇曾坦承,雙腿已經漸漸萎縮:“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裏,搶回更多的病人。”但是塗思義幾次在病區看到他,張院長總是精神抖擻的樣子,口罩上方的眼睛透着笑意,送花送元宵,感謝福建援鄂醫療隊貢獻的病患治癒率。

“從疫情開始,張院長哪裏休息過一天?各方面的壓力和工作強度都很大,但他精神面貌堅強,給大家加油打氣,這纔是榜樣的力量。張院長是黨員,我同時擔任本院援鄂防抗疫情青年突擊隊隊長,我們內心都做好了抗戰到底的準備。”

塗思義的微信頭像,是個綁雙髻、穿肚兜的呆萌小孩,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他的“命”,就是護衛更多患者的命吧,和病魔廝殺到底,不由這老天奪走。

“我是支援者,亦是感恩者”

大年三十那天,醫院徵集第一批援鄂人員,佘沙積極報名:“因爲我和其他護士不一樣,我是汶川人。”

在給科室的“請戰書”中,她列出三個原因:

“1.從全院護士來看,我年齡小,如果不幸被感染了,肯定會比年長的護士老師恢復快;2.我沒有結婚,也沒有談戀愛;3.身爲汶川人,我得到過很多來自社會的幫助,如果有機會去前線出自己的一點力,我一定義無反顧。所以若需護士,請先通知我。”

後來,這段文字被傳至網絡,感動無數網友。

2008年,汶川大地震爆發。當年12歲的佘沙正在汶川縣漩口鎮讀小學五年級,她的家鄉受災嚴重。“我們那裏的房子都塌了,一片廢墟。之後很多醫護人員、部隊的軍醫穿着白大褂過來,到處給我們消毒,救治傷員。”

廢墟中的一幕幕場景,在佘沙心中深埋了根,當時的她決定:等長大,不當兵,就學醫。

李蘭娟院士(左)與佘沙(右)

2月2日,四川省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出發,佘沙成爲當批醫療隊中最小的成員之一。出征前,她對着鏡頭立下誓言:“12年前,我是受援者;今天,我是支援者,亦是感恩者。我永遠不會忘記汶川地震時所受的幫助,我將盡我最大努力幫助他們。”

抵達武漢,在經過兩天的培訓後,佘沙被分配在醫療隊駐點酒店負責院感防控與後勤工作。

“最初,我跟着專業老師把整個酒店進行了清潔區與污染區的區分,電梯也分成進的電梯和出的電梯。之後,每天進行及時且無死角的打掃消毒與物資補充,避免隊友發生感染的任何可能性。”

2月13日,又經過數次請戰,佘沙被調至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進行院感與總務工作,負責醫療物資的清查與補充領取。

在工作之初,由於推車等工具全部推進污染區,爲了避免感染,類似呼吸機、防護用品等當時緊缺的物資,全需人力“扛”回去。

援鄂歸來的佘沙

“每天都會領很多東西,也真的很重。回去直接累癱,躺在牀上不想動。”回憶起這段經歷,佘沙笑起來。

而給佘沙能量的,除了熱忱之心,還有“女神”李蘭娟院士。2月2日凌晨4點多鐘,李蘭娟院士攜團隊抵達武漢,進駐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的ICU和CCU(冠心病重症監護病房)。

援鄂期間,佘沙所在的醫療隊和李蘭娟院士同住一家酒店,進駐同一所醫院,出入時經常能碰到。“太酷了!” 佘沙喜歡這麼形容李蘭娟院士:“在我的認知中,70多歲,應該是退休在家享福的年紀。這次在武漢,她申請到疫情最重的醫院去工作,之後又接管了其中情況最嚴重科室的病人。真的太酷了!希望她回家後能夠好好休息!”

李蘭娟院士是佘沙心中的“定海神針”,是她的精神偶像,也是她成長路上的啓蒙者。

仗節死義,正在今日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季翔,除夕也是在醫院值班中度過的。

2月6日晚上,季翔接到山東省衛健委的支援通知。次日,他隨山東省第五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出征武漢。

他在日記中寫道:“很多人問我爲什麼要來武漢,還有更多人在關心我的心情。其實,只是99%的平靜+1%的激動。平靜,是我們最基本的職業要求和必備素養;激動,是因爲人生價值的體現。因爲我們入黨的誓言,終於要兌現了,我們所說的理想不再只是一句口號。”

2月9日下午16:30,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5號樓8層17病區的30多位患者中,一名老年男性新冠病毒感染者突發尿瀦留,急需進行無菌導尿。季翔自告奮勇上陣,兩小時前,他剛剛入駐醫院瞭解情況,熟悉設施。

就在他進駐之前,17病區只有臨時從外科室抽調過來的6位醫師和十幾位護理人員,季翔要作爲病區內唯一值班的呼吸專業醫師,負責和其他專業的搭配組合。

在醫院,他看到“90後”護士們不僅專業素養紮實,對痛苦的忍耐力也非常強。哪怕臉上被口罩、護目鏡壓出深深印記,哪怕長期穿戴不適的防護裝備,但沒有人抱怨過。

季翔

“這種舉重若輕的態度非常重要。人常說,治癒危重症患者有四分靠醫生,六分靠護士,如果護士們每天都慘兮兮的樣子,患者是不可能感受到陽光的。這些‘80後’‘90後’們平時可能表現出個性化的愛好,但遇到大事,立刻激發出強烈的愛國之情與集體主義精神,我們的國家大有希望。”

季翔是主治醫師、醫學博士,還是齊魯醫院住院醫師黨總支委員兼第一黨支部書記。

“第一次遇到這麼大的突發疫情,新的經歷肯定會帶來業務知識、應變能力、協作能力等各個方面的提高。但是讓我感觸最深的是,我們黨的優越性和先進性——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的本能,以及由此迸發出的巨大凝聚力。我們的黨,從來都不是利益共同體,而是因爲有共同的信仰自願走到了一起。可能有些人覺得空談理想和信仰有些蒼白,但‘國難顯忠良’。比如,我們能夠一小時內組織起醫療隊,自發地走到一起;又比如,我們的醫療隊副隊長、腎內科主任胡昭教授,年近60歲,各種榮譽待遇已經無以復加,在旁人看來已經到了無慾無求的程度,卻毅然決然帶頭報名參戰,每天在病房指導工作,完全沉浸其中,不厭其煩——我想,這就是一名共產黨員真正的樣子。”

季翔在清潔區的辦公室裏值夜班

35歲的季翔並不擔心自己可能被感染,不是說不怕死,而是不惜死,因爲知道生命的價值所在。

“國家養士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我和我的同事都以此句自勉。實際上,很多時候,我們害怕的不是失敗或危險,而是前行的路上,只有自己一人——同行者本身就是一股巨大的力量,爲我們帶來前進的勇氣。”

你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除了全國支援武漢外,2月7日,國家制定了一省一市對口支援政策,確定由19個省市對口支援武漢以外湖北各地市。一批批醫療隊、一架架飛機,在荊楚大地上書寫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奇。

從2020年1月24日至2020年3月1日,全國累計派出344支國家醫療隊(其中中醫醫療隊17支,軍隊醫療隊3支),共42322名醫務人員,醫生有11416人,護士有28679人。其中,在武漢市馳援的醫務人員達到38478名。

塗思義(右)記得張定宇院長(左)說過:“在我們最困難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福建隊的這種支援是實實在在的。你們描繪的那種(戰疫大捷)景象,深深刻在我的腦海裏,深深刻在了武漢、湖北、中國的大地上。”

僅在火神山醫院,自2月3日起,就有1400名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承擔醫療救治任務,衝在抗疫一線。

一批批年輕的醫護人員,從全國各地趕來,和當地的醫務工作者並肩作戰,撐着武漢,撐着湖北,撐着全中國,渡過了至暗時刻。

進入3月,武漢的櫻花開了,天亦漸暖。

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專程來到武漢,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這次視察給出的一個重要判斷是疫情蔓延擴散勢頭已經得到基本遏制,防控形勢逐步向好。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四病區護士給患者行留置針穿刺操作

當天,習近平總書記在火神山醫院指揮中心考察時,對廣大醫務工作者說了這麼一番充滿深情的話:“這是全黨全國全社會共同努力、團結奮鬥的結果,你們是最大的功臣,黨和人民要給你們記頭功。”

“一線的醫務工作者最辛苦,承受着難以想象的身體和心理壓力,許多同志臉上和手上被磨出了血,令人感動,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習近平總書記動情地指出:“疫情發生以來,包括軍隊在內的廣大醫務工作者發揚特別能喫苦、特別能戰鬥的精神,義無反顧奔赴湖北和武漢,毫無畏懼投入防控救治工作,日夜奮戰,捨生忘死,不負重託,不辱使命,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爲武漢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你們真正做到了救死扶傷、大愛無疆。你們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黨和人民感謝你們!”

習近平總書記的鼓勵和肯定,迅速從武漢,傳向了全中國,傳向了廣大青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