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国宝先生于1899年5月5日生在广东香山一茶商家庭。

1922年7月,鲍先生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机械工程科,获机械工程师学位。因其成绩优异获该校“金钥匙奖”。随后在美国柯罗法斯发电厂、美国机车制造厂、孚斯内燃机制造厂实习,于1923年11月回国。鲍国宝先生为中国的电力事业奋斗了55年,直到1978年10月5日在北京病逝。

↑ 1956年毛主席接见科技工作者时与鲍国宝握手

不愿当官,愿干实事

鲍国宝先生当过浙江工业专门学校(浙大前身)电机系教授和交通大学机械科教授,也担任过郑州豫丰纱厂动力部工程师,知识渊博,有组织和领导能力,但他多次拒绝当官,愿干实事,他在中国电力事业的第一线奋斗了50多年,经他亲手筹建的仅电厂就有七八座之多。

20世纪30年代初,鲍先生辞去首都(南京)电厂厂长职务,应邀赴任福州电气公司总工程师,主持建设容量为3000kW的发电厂,兴建福州市区6.6kV城网馈线。福建第一条由福州到长乐莲柄港灌溉区的33kV输变电工程也在鲍先生的领导下问世。该工程在乌龙江的跨越档距为750m,铁塔高60m,是当时电压等级、输电规模、档距、塔高为全国之最的工程。

20 世纪30年代中,鲍先生完成福州的任务后接着又奔赴广州主持建设当时单机容量和装机容量居全国第一(2台15000kW)而且是用电缆供电的西村新电厂。同时在“保卫大广东”的号召下,他坚持发电,指挥抢修被日寇炸坏的电力线路和天河机场空军用夜航灯,支持抗战。

↑ 1957年12月在广东省委交际处鲍国宝与东德专家合影

鲍国宝先生转移到抗战后方的四川后,又受命担任岷江电厂、宜宾电厂的筹建处主任及厂长以及自流井电厂董事长,全力筹建这些电厂,开发大渡河水电,并积极规划以大渡河水电为基础的北接成都、南联宜宾的包括五通桥、宜宾、自流井等电厂在内的220kV电网。宜宾电厂的建成,为后方重要工业提供了急需的电源,对抗战后方的经济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岷江、宜宾、自流井电厂的建成,形成了抗战后方的重要经济区,因此鲍先生又规划建设川西电网。为设计从宜宾至自流井全长108km的井宜输电线,他与王平洋等年轻人一道用3天时间“享受”了“鸡鸣早看天,未晚先技宿”的翻越80km丘陵山路,徒步踏勘,了解地形、跨越、施工条件、设站条件、材料及其供应运输等情况。这一条线路的建成,又一次创下了抗战后方电压等级最高(33kV)、输电距离最长(75km)的输电工程。

1945 年抗战胜利后,鲍国宝先生又被任命为江南电力局筹备处处长,准备以美援为基础建立电力局,在上海浦东建设新电厂,以加速恢复沪宁一带的电力,但该项目因资源委员会未能中标购到有关设备而天折。

↑ 20世纪50年代鲍国宝在广州西村电厂

1946年,鲍国宝先生又被派往北方接任冀北电力公司总经理。此时位高权重的他,亲临第一线,先认真昕取技术人员的意见然后才作决定的务实作风没有变。因而一些问题能得到很快解决,恢复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比如,石景山电厂6号机组的修复,日本人在南苑变电所变压器变抽头装置装配错误得到纠正;亲自踏勘核实永定河上游下马岭一带建电厂的条件;亲自与美方探讨用美援改进平津唐电网的计划等等。

新中国成立初期,鲍先生被任命为华北人民政府军管冀北电力公司(后为华北电力公司)总经理,燃料工业部华北电业局局长。由于修复在战争中遭受破坏的大同电厂、大同煤矿,对华北经济和人民生活至关重要,所以他又到处奔波,了解情况,组织人力、物力,从北京和张家口调去2台快装机以解燃眉之急,随后又调去2台1000kW电机,解决了小电机难以启动大电动机的状况。后来又奔走于大同、张家口、下花园和京津唐等处,为大同进一步增添了2000和7500kW机组,为大同的电力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