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州监狱“一封家书”活动现场

没有山水阻隔,却因为疫情来袭,高墙之内的他们,不能与亲人面对面诉说思念。会见暂停,亲情却从未阻隔。视频会见,相隔千里,如在眼前;亲情电话,一线相连,如在耳畔;一封家书,纸短情长,情系两端。

一封封家书,于高墙深处的他们而言,是夏天的风,在他们内心浮躁的时刻送来一缕清凉;是冬天的火,在他们冰冷孤寂的时刻点燃一炉温暖。一封封家书,写满亲人的思念与鼓励,帮助他们扬起改造的风帆。

8月15日,记者从四川省邑州监狱获悉,为缓解罪犯思亲念家的情绪和思想压力,鼓励其安心踏实改造,邑州监狱积极探索罪犯教育形式,主动延伸改造触角,近期在罪犯中组织开展了“一封家书”分享活动。

“2月25日,小城初雪了,虽不能像往年一样到山间弄雪,但楼顶上的飘雪,已让我们开心得像个孩子,可惜你不在......"“我会一直陪着你,懂你心思,知你苦楚,不让你孤独,陪你风雨人生,永不会迟到,更不会缺席。"家人生活中那些琐碎细小的事情,字里行间流露的思念之情,让罪犯们想起往日与家人在一起的点滴美好时光,感悟自由的可贵。

“你一定要好好听管教的话,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努力改造自己。同样的错误,爸爸不希望你再犯第二次,成为一个有上进心、有责任心,对社会有用的人。”他们懊悔自己曾经迷失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跌落罪恶的深渊,也为此付出了应付的代价。同时也感恩,世界给予了他们改正错误、重新做人的机会。

邑州监狱“一封家书”活动现场

罪犯和亲属间难以言表的爱,用笔墨凝聚在字里行间,一封封家书中亲人的殷殷嘱托和期望深深触动了广大罪犯心中的温情与良知,在犯群中引起了强烈共鸣,让在场不少罪犯眼眶红润甚至泛着泪花,闪闪晶莹的泪光折射出了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勇气和决心;一封封饱含真情的家书增强了罪犯及其家属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意志,更道出了罪犯早获新生的憧憬和美好愿望。

罪犯们踊跃发言,与同改们分享自己与家人的温暖时光,改造中的心路历程,相互鼓励,重新燃起生活的信心,积极改造,让曾经搁浅的生命之舟重新扬帆启航。

据了解,“一封家书”分享活动的开展,以点带面,达到了解读典型、带动一片的教育效果,进一步丰富了文化改造的内容和形式,不仅在高墙内营造了感恩、阳光、积极向上的改造氛围,更通过文字搭建起罪犯与亲属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让罪犯感受亲情的温暖与友善的关怀,通过亲情感召和内省顿悟内外两个方面有机结合的形式,不定期对罪犯诵读家书进行“身份”意识集体教育讲评,强化了悔罪意识,提高罪犯的家庭和社会责任感,促使其明确改造目标,激励其坚定改造信心走好改造之路。

四川新闻广播记者刘国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