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都想把最好的给孩子,可是有一些底线的事如果过分逾越,不仅对孩子没有好处,还可能影响孩子的性格养成,希望各位家长引以为戒。

1. 过分在意,孩子学会了要挟

孩子稍有不开心,家长猴急上墙。孩子一哭一闹,家长就答应了要求失去了原则,青春期的孩子为了一个手机,以跳楼威胁家长,实际上在孩子2岁左右就可能埋下祸根,你还记得他在地上打滚哭闹就能换得一个玩具吗?

2. 过分期望,孩子学会了逃避

望子成龙是人之常情,对孩子过高的要求,会让孩子有挫败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严重的不自信,如果靠努力无法完成,孩子只能是有逃避的心态。比如让孩子过早地接触知识等。

3. 过分指责,孩子学会了懒惰

一些父母遇到问题时习惯了指责,而不是想办法解决问题,也不会反思自己。如果做也是错,不做也是错,孩子自然会丧失动力,学会懒惰。

4. 过分迁就,孩子不懂得规则

没有规则的迁就,没有底线的宠溺,没有原则地纵容,孩子盲目自信不懂得自我检讨,逐渐会习惯这种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很难融入社会。

5. 过分关爱,孩子不懂得珍惜

感恩才能拥有,珍惜才能天长地久,孩子没有发现需求,提出需求,就已经有家长帮忙解决需求,孩子会习惯了手到擒来,即便是家长给到的弥足珍贵,也不会被珍惜。

6. 过分唠叨,孩子学会了叛逆

叛逆不代表成长,家长每次站在“权威”角度的指责,让孩子学会找理由找借口去开脱。即便是委屈在家长严厉的权威下不敢说,内心也种下了想反驳的小火苗。

7. 过分享受,孩子不懂得节俭

富养女的梗还一直不断的被妖魔化,豪门贵子都懂得理财,寒门却出现越来越多的败金孩子。

过分的享受生活,孩子被金钱驾驭,没有驾驭金钱的能力。

8. 过分满足,孩子不懂得思考

孩子提出一个想法,家长总帮他想出很多可能,替孩子做出各种选择,这就算过分满足。比如孩子把杯子打碎,家长训斥一顿就收拾掉,孩子失去了思考如何稳妥拿杯子的机会。

9.过分干预,孩子不懂得成长

孩子3岁就具备了自己穿衣穿鞋,自己吃饭的技能,如果吃饭和穿衣还需要家长提醒,那未来还幻想孩子能自己睡觉自己写作业吗?

10.过分批评,孩子不懂得换位

孩子犯了错该批评,有时候不是孩子的错也要批评,孩子就会习惯性逃避,比如孩子摔倒了哭,家长还批评:走路不看着点! 孩子不被同情和理解,自然也不会理解别人。

如果你的宝宝在2-6岁,现在改正自己,重新做个好妈妈还来得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