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由独孤飞雪书画研究院画家愣严山人所作,本着以毕生精力为继承并弘扬中国画而努力奋斗,贡献所学,为中华文化艺术做点贡献。

他是天津美术教育事业的奠基人,其山水画堪称一绝,她的绘画继承北宗绘画技法而有所发展,最终成为北宗画派的一代山水画巨匠,他是北京画派创始人金城的弟子,深得金城喜爱,成功因为金城,最后没落也是因为金城,他也是美术教育家,一生辛勤耕耘与教育行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刘子久先生是我国天津人氏,绘画方面的成就因为金城而轰动画坛,深得人们喜爱,后来因为金城的去世逐渐被人们淡忘,在京城逐渐没有了他的地位,或许是北宗画派那会不深得人心,或者是画坛人才太多,或者别的因素。总之他在金城的地位逐渐衰落,后来稍微做了个调整,一炮走红。

刘子久先生他是一个博物学家,起初是地理探测学专业,是搞测量的,途中跋山涉水,看了不少大山大水,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有了清晰的了解,后来居然喜爱上了国画,于是乎走上了国画的道路。

对于艺术的钟情大概是他从北京陆军测量学校高等班毕业以后开始的,毕业后参加了北京中国画学研究会,这是画坛领袖人物金城创办的,专门为美术学习者大开方便之门的一所学府,内面培养着无数绘画巨匠,民国四大家陈少梅就是其中之一。

刘子久先生在金城先生的指导下临摹了大量古代名人名作,在山水画和花鸟画的传统技法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都知道金城世家为画,有着雄厚的背景,家里收藏艺术品相当丰富,为学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就在金城去世以后他的艺术道路逐渐消沉,他从此在北京画界发展逐渐困难起来,为了进一步发展他不得不离开北京,到自己的故乡津门谋求发展,只是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整,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究竟是怎么样的改变呢,说起来也奇怪。

都说人挪死,树挪活,说的一点也没错,果然古人说的话是有道理的,刘子久先生仅仅是挪动了一下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刘子久先生的画,在造诣上有很深厚的功底,他的山水画作品六法兼备,尤其重视写生,作品章法严谨,笔墨表现的极为苍劲,大有北宗风格。

刘子久先生绘画赋色沉静,借古开今,有一手扎实的传统功力。作品用笔雄强而且稳重,追其绘画的源头则应该从郭熙,李唐,马远,夏圭,戴进等名家入手开始了解,所画林木茂盛苍古,墨法干湿浓淡相得益彰,融合南北二宗于一体,初山水外偶尔做花卉,花卉面貌变化多端,但是总体风格还是布局比较严谨,用笔苍劲。让人一看就是北宗风格。

刘子久先生在国画教学上非常认真,当时美术馆有两个国画班,一个是正班,又称为研究班;另一个班则是非学历教育的形式,学习的人都是为了学真本事而来,并不是为了求取文凭,上课时先生边讲边做示范,一招一式的来龙去脉,都在现场的演示中一一交代。包括如何蘸墨,如何用水,如何落笔,运行步骤分析,笔墨特点以及各种技法要领和达到的效果,都在流变的过程中加以耐心的解释。

除了在绘画上造诣深厚,在教育行业贡献也是及其突出,他多年的教学生涯,积累画稿万千,每次上课的时候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够拿到一张手稿,然后定期交换学习,多年的教学生涯来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员,其中最为得意的有20几位,分别是:刘继卣、王为(颂余)、刘维良、孙克纲、黄士俊、崔金刚、严六符、张鹤鸣、王宝铭、刘元方、梁仲英、商彝、李叔宏、赵文生、刘宏昌、邵洁、俞嘉禾、李文渊、李鸿樾、刘燕年等。

刘子久这位近现代北宗画派的一代巨匠,在美术教育行业却是一位了不起的师表级别的人物。他几乎可以说是近现代京津画派中的一位具有时代意义的典型画家,我国近代书画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可以与萧谦中、胡佩衡等人齐名,地位自然要高于高于刘奎龄、于非闇、陈少梅、马伯逸等画坛巨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