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肖晓

“凌霄外婆家女性三代正在动摇林有有的地位”、“《以家人之名》贺子秋对付齐明月才是对付‘林有有’等绿茶的正确示范”……随着《三十而已》大结局,大众被情绪支配的追剧之旅在许幻山入狱、顾佳离婚中逐渐落幕,但是林有有这个名字仍在被频繁提及。

过去的20天,林有有到底有多火呢?在《三十而已》14次登顶微博热搜榜的话题中,林有有(及演员张月)占据4次,超过顾佳、王漫妮和钟晓芹;#林有有恶心#话题阅读量9.9亿,远超过其他人物细分话题。可以说从她上线开始,就代替顾佳扛起了该剧的话题KPI。

百度指数上,林有有搜索指数日均4.7万峰值14.6万,顾佳搜索峰值为4.7万;媒体指数上,林有有同样后来居上,在最后5天力压顾佳成为媒体话题人物。从“今天也是被林有有气死的一天”,到经典小三形象凌玲、艾莉被考古对比,甚至是追溯国产剧小三形象迭代史,这个夏天“林有有效应”惊人。

只是这种舆论盛景背后,关于林有有工具人的讨论正在甚嚣尘上,隐藏在观众极端情绪化的表达里,她们在骂林有有时到底在骂什么呢?关于国产剧小三形象的塑造同样值得去探索去反思,这个特殊群体的塑造是否正在陷入一种极端扁平化、情绪G点的窠臼里?林有有没有那么标签化,我只是听说凌玲很坏

蓉蓉子 今年某口碑爆款剧制作方宣传人员

“看到许幻山和林有有接吻,我就想吐”,蓉蓉子在朋友圈写道。虽然《三十而已》已经收官好几天了,但是她才刚刚解锁“高能”剧情:许幻山和林有有在一系列欲拒还迎的暧昧之后,还是迈出了实质性的那步。而出身内容制作公司,她对于人物分析、演员塑造的评价也带有一份特有的立场。

我对国产都市剧看得比较少,一般特别有影响的才看,像《三十而已》也是火了才去看的,像凌玲我也只是听说她很坏。林有有这个角色还是很典型的,为钱上位的小三形象,不过剧中在这部分的刻画不是很明显,没有把人物目的性表达的很清楚。

前期你会感觉她是被许幻山的人格魅力所吸引,是因为爱,但是当一次次被拒绝被告知有家庭还不放弃时,就觉得不是单纯的“我爱你”了。我也是在看了很多集、还有看了大家的分析时才意识到,她可能就是为钱上位,也许因为许幻山带了一块价值百万的手表,或者说有自己的公司之类的。

我觉得小三人物的塑造最重要的是合理性。像《我的前半生》里凌玲这种半老徐娘,她就是想要人和她一起抚养孩子组建家庭,《北京女子图鉴》里王佳佳是靠男人上位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三十而已》梁正贤朋友的小三里也有这种的,我觉得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林有有仅仅是“以爱之名”是立不住的。

可能大家都在骂林有有绿茶,但是从来没有人问她为什么喜欢许幻山?只是因为爱吗,反正我是不信的,至少角色上没有表现出来。不过林有有还是具有一定现实性的,她没有表现的很功利并且很纯情,就是“以爱之名”破坏别人的家庭。她应该是一类小三形象,没有标签就是她们的标签,像是一面镜子照进现实。

我觉得从角色上升到演员本身还是没有必要的。作为剧方来讲,肯定是希望电视剧热度越高越好,角色讨论度越高越好;但是对演员来讲,演员接戏就是为了红为了生活,现在能有一个全民讨论的角色太不容易了,而且既然接了这样的角色,就要做好被讨论的准备。

现在是会有一些上升到演员的舆论,有一些键盘侠,这也是司空见惯的,不过我觉得张月的舆论引导已经做的很好了,微博求生欲也很强,演员本身应该是要有这个心理承受能力的。林有有可以去做网红,何必万人唾骂

小鼓槌 00后大学生、“林有有职业规划师”

“小三清醒清醒,渣男不值得,不如和原配联合起来搞死渣男”。小鼓槌是某高校在读大学生,也是《三十而已》的观众,追完剧的感觉并不美好,顾佳人设崩塌、林有有小三以及许幻山的背叛,都让她的吐槽欲爆棚。只是回归理性,她又会深刻分析人物的合理性,甚至会有00后特有的脑洞——帮林有有做职业规划。

林有有应该算是绿茶中的战斗机。要知道最厉害的往往不是美貌,而是会说话、会倾听、表情丰富、眼神有料;表述事情非常吸引人,但又恰到好处,不啰嗦、不恋战。不过林有有还是挺真实的,无论是某明星前段时间的外围嫂事件,还是那些明里暗里的成人规则,这样的人在现实中绝对不少。

国产剧的小三形象塑造,应该没有几个是真正立体的,出圈的也就是《虎妈猫爸》里董洁饰演的唐琳、《我的前半生》里的凌玲,某种意义上罗子君又何尝不是小三呢?还有就是琼瑶剧里各种绿茶小三一抓一大把,还基本都是高段位女主。其他的基本都是工具人,突出女主的圣母玛利亚。

我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娄烨导演的电影《浮城谜事》的小三桑琪,行事果断、做事狠辣、杀人诛心。该片改编自天涯热帖“看我如何收拾贱男和小三”,桑琪不仅是男主人公的出轨对象,还选择在原配流产的第二天去开房,并精心策划杀害了女大学生、和原配宣示主权等,其中的暗流涌动、人性黑暗面都被展现了出来。

不过我其实不在意小三这个人物本身,更重要的应该是男性角色和原配人物,后者的性格和心理往往更具有探究意义。人物立起来,我更希望看到她前后的蜕变,这样的人物才能丰满,但是《三十而已》中所有人物的人设后期都崩塌掉了,我并不觉得这是一部好剧。

这种剧主要就是看个热闹,虽然标榜现实主义,但是一般人物处理都太扁平了,林有有本来可以有深刻的挖掘,可惜最终只能是个工具人了。可能老一辈的人看着会生气吧,但是年轻网友应该更多的就是看个笑话而已。

回归现实,林有有这样的人做小三,完全就是缺心眼。她可以做网红去赚钱,有才有貌、喜欢自拍,找个好摄影师晒微博晒ins,就能吸引一帮颜粉;还会唱歌跳舞,可以玩直播、录视频,很容易就可以红起来,然后签约个MCN公司,好好打造自己。就算不做网红,其他工作一样底气十足,何至于委曲求全声名狼藉?很多小三的塑造只是编剧在脑子里的自我意淫

惠惠子 传说中的女博士、被林有有气到肝疼的少女

“每次看到林有有许幻山互动,就会觉得这世上怎会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以及这世上怎么会有如此眼瞎之人”。惠惠子是传闻中的女博士,一路保送学业生涯顺风顺水,与之对应的是她永远不变的少女心。也是被国产剧荼毒长大的典型的90后。

林有有的行为大体上应该是符合逻辑的,也有一定的现实性。她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成为许幻山的太太,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许幻山外在条件还不错,二是温柔体贴,虽然这里面有太多顾佳的痕迹,三是作为公司老总他在某种程度上也满足了少女对事业有成者的仰慕。

相比之下,之前琼瑶阿姨塑造的女性形象更加绿茶。像《一帘幽梦》里的紫菱,一朵打着白莲花旗号的绿茶,还有《新月格格》里的新月,“我不是来破坏这个家庭的,我是来加入这个大家庭的”,这真是我听过最毁三观的一句话。

国产剧的小三形象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类:紫菱代表的白莲花型、新月代表的“以爱之名”型,还有就是之前《我的前半生》里凌玲代表的贤妻良母型,林有有应该属于第四种,比较赤裸裸的小三形象。

我觉得小三人物的塑造,最重要的就是对于男性为什么出轨、以及这个女性角色为什么能够成功让他出轨。像凌玲应该是塑造最成功的,陈俊生为什么选择她、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都会让你看到一个清晰的生活主线,现实逻辑非常清晰。

一个人物之所以能够引发现实共鸣,主要就是可能角色塑造比较鲜明或者有特色,还有就是观众会在看剧的过程中把角色投射到自身,或者联想到周围生活形成一个现实参照。

现在来讲的话,国产剧小三形象的塑造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很多小三的塑造,实际上是编剧在脑子里的自我意淫,或者说基于以前那种套路化、模版化的创作,如果他们能够去挖掘更多现实素材、认真体察观察生活细节,就会创造出更符合当下社会背景的人物形象。

另一方面,小三形象的塑造正在奔着戳中网友情绪点尤其是愤怒点的方向去,这样的角色在投入市场时往往会引发巨大的讨论度,甚至是一边倒的谩骂。人物塑造应该是符合现实生活中的某种身份或情节,让观众产生了共鸣或警醒,而不是向天涯狗血帖看齐。这也是当下影视剧所追求的“真实”二字。“这题超纲,小三不应该被过度塑造”

奇奇子 课外辅导班数学老师、典型的“直女”思维

“小三就是小三,无所谓光明与否,真爱与否,都错了”。奇奇子并没有看过《三十而已》,她对于国产剧小三的印象还停留在《我的前半生》中的凌玲、《回家的诱惑》中的艾莉,甚至是更古早时期的琼瑶剧、武侠剧。而和她本人的性格一样,她对国产剧小三形象的评价也简单利落:价值观不正。

这几年不太看国产剧了,主要就是看看电影和综艺。像《三十而已》我还没有看,不过身边人有说这部剧拍的太露骨了,都是有钱人的生活,演的也有点过,会影响价值观;也有接受不了许幻山出轨直接弃剧的,看抖音说他们是在游乐场看烟花认识的,成功避雷不打算继续了。

不过《我的前半生》还有《回家的诱惑》我都看过,还有很早之前的《还珠格格3》《情深深雨濛濛》《小鱼儿与花无缺》,里面都有一些很经典的小三角色的塑造,不过要说最成功的应该还是《小鱼儿与花无缺》里面的江玉燕,她不仅是小三还是现在国产剧中很难见到的比较丰满的女性反派角色。

国产剧中的小三形象基本上可以分为五种:一是知画这种白莲花的,各种装无辜弱小,然后背后捅刀;二是那种无脑小三,张扬跋扈正面宣战,主要是见于偶像剧;三是偏激恶毒、恩将仇报型的,这种可能在古装剧里比较多一些;四是心酸小三,明知自己是小三还傻傻为爱付出的那种很“典型”的古代女性形象;五是在不知道的情况下成为小三的,这类主要是在于男性角色的渣。

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小三就是小三,无所谓对错,她所代表的价值观都是非主流的,忽视道德的。无论是追逐钱财不择手段还是恋爱脑无所顾忌,都不是心安理得成为小三的理由。我觉得国产剧不应该过度去塑造小三形象、或是渲染出轨,本身并不正能量。

现在就是娱乐圈炒作太严重,网友又习惯性跟风,太容易代入到角色中,甚至是不能理性看待演员。大家还是要理性追剧,娱乐而已何必那么认真?每个剧、每个人物的热度都是一段时间,新剧层出不穷所以还是理性对待就好。

在这个被林有有支配的夏天,观众或态度鲜明、或认为不过娱乐而已,但透露的态度却是相似的:在互联网时代、全媒体语境下,创作的现实意义不断被挖掘被强调,但小三这一类型人物的塑造却在逐渐跑偏,甚至是脱离创作法则。

影视剧中从来不缺红白玫瑰之争,但是当站在道德的下风口和自带争议性的小三形象,沦为撬动大众情绪点的活靶子,人物的行为逻辑、现实性统统成为话题的牺牲品,崩坏的何止剧情,可悲的又何止观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