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南宋交替期间,历史上出现了一个著名的宰相,为巩固南宋政权立下大功,他主政时期,号称小元佑。他慧眼识英雄,对岳飞赞赏有加,曾建议重用岳飞,后来他被秦桧陷害,最终绝食而死;在水浒中,以他为原型的大臣想提携宋江,却被蔡京打压,最终罢官归乡。这人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赵鼎

他叫赵鼎,亲眼目睹过靖康之耻,也曾亲自痛斥过朝中投降派,拒绝为金国傀儡皇上张邦昌做大臣。他对赵构说,现在的社会问题主要来源是王安石变法的失败,特别是蔡京一伙奸臣心术不正,搅乱朝纲。赵鼎看人很准,当时李横想攻打开封,赵鼎预言必败,说他们是乌合之众。果然,李横大败而逃,不但没打下开封,还丢了襄阳。赵鼎向宋高宗赵构推荐岳飞,称没有比岳飞更适合带兵打仗的将领了。果然,岳飞大获全胜,收复襄阳。

岳飞

赵鼎与张浚同时担任宰相的时期被认为是南宋初年政治最清明的时期,有“小元祐”之称。他知人善任,他所重用的人,大家公认是德才兼备之人。他真是南宋的四梁八柱式的人才。可是后来遭奸臣秦桧的排挤,两人彻底闹翻,他离京时,秦桧来送他,他直接不理秦桧,回家三年后,绝食而死,以保全子孙后代。

宋高宗

在水浒中也有一个赵鼎,是个忠臣,虽然事迹与历史不同,但这是以赵鼎为原型塑造的人物。他在水浒中的形象与历史上有些相似,都是真正的忠臣。

卢俊义

梁山为救卢俊义,兵发大名府,而大名府的守将正是蔡京的女婿梁中书。蔡京最初的想法是招安梁山,把功劳记到梁中书头上,可没想到,梁山太猛,把大名府打了一个底朝天,梁中书本人也逃之夭夭,蔡京当然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于是彻底打消了招安梁山的想法,而是想把梁山彻底灭了。可正当这时,谏议大夫赵鼎公开说道:“前者往往这调兵征发,皆折兵将,盖因失其地利,以致如此,以臣愚意,不若降敕赦罪招安,诏取赴阙,命作良臣,以防边境之害。”如果这个提议能行通,朝廷和梁山是双赢。

梁中书

可是当时的蔡京正想打梁山报私仇,一听赵鼎公开说前面打梁山是失败的决策,还说要招安梁山,当场就急眼了。大怒道:“汝为谏议大夫,反灭朝廷纲纪,猖獗小人,罪合赐死!”皇上说革了赵鼎的职,贬为庶人,当朝谁敢再奏。有诗为证:“玺书招抚是良谋,却把忠臣作寇仇。一自老成人去后,梁山军马不能收。”蔡京提议让水火二将魏定国、单廷圭去征梁山,众官暗笑。这说明人心所向,大家知道这二人去肯定是笑话。

蔡京

历史上的赵鼎和水浒中的赵鼎结局极其相似,都是得罪了奸臣,被排挤打压,最终退出官场。为什么群臣心中的忠臣结局如此惨淡呢?我想有以下三点原因。

秦桧

一、忠臣不会看别人眼色行事。正如赵鼎提议招安梁山,恰逢蔡京恨梁山恨到牙根疼的地步,他倒好,说招安梁山,还批评此前的作战决策是失败,直接不顾蔡京的面子,蔡京这样的人怎么会饶了他?人们常说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而忠臣考虑问题不是这样的,他完全从江山利益出发,如何对朝廷有益就如何建议。用现在流行的说法是情商太低。

水浒中的赵鼎

二、忠臣经常说话直,皇上不能容纳他。忠臣的特点是向皇上提建议时,极其耿直,不会拐弯抹角,遇到开明的君主还好,遇到无道之君,哪受得了你这一套?

宋江

三、真正的忠臣没有自己的党羽,关键时刻也没人替他争取利益。在王朝走下坡路时,朝政出现许多结党营私的现象,真正的忠臣却不会也不屑如此,他在平时可能没事,但一旦得罪了奸臣,奸臣运用自己的圈子力量,抓忠臣的小辫子,扣大帽子,用笔杆子,忠臣分分钟就会歇菜,他是忠臣,自然没有自己那些同伙,他一人斗一帮人,不输才怪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