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下午,全省食品小作坊治理提升示范现场会在成都市双流区举行,全省相关市、州和区(市、县)市场监管局共80余人参观了双流区空港食品小作坊集约发展示范中心,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一级巡视员杨玉兰出席,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周传军参加。

双流区位于成都市西南,是成都市“菜篮子”所在地,在流通环节承担全市主城区80%以上的大宗食用农产品供应,拥有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等大型食品批发市场。2020年,以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被省食安办认定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在食品安全领域为打造中国航空经济之都保驾护航。

因区位优势,食品批发市场周边存在大量食品小作坊,生产环境恶劣,污水直排,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食品小作坊隐蔽性、流动性强,难以通过普通巡查手段发现,且市场对食品小作坊加工火锅食材、酱卤肉制品存在巨大需求。2019年全区累计关停违规食品小作坊近200家次,90%集中在批发市场周边,且多数为重复关停,双流区食品小作坊专项治理工作存在拉锯性和反复性等问题。

“三无”小作坊(原来)

入驻空港食品小作坊集约发展示范中心的企业(现在)

为破解“食品小作坊”监管难题,区委区政府多次专题研究,学习沿海地区先进模式,引导试点企业成都康卓源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在全省率先建成 空港食品小作坊集约发展示范中心,推动解决食品安全隐患、环境污染等多重问题,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在参观过程中,区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双流区空港食品小作坊集约发展示范中心运营管理情况,并实地参观了三文鱼生产企业和水饺、黄喉等加工作坊。杨玉兰对双流区空港食品小作坊集约发展示范中心给予了高度肯定:“咱们这边亮点还是挺多的,包括这个场地304不锈钢食品级装修保证食品安全,而且企业的主体责任,市场监管局的监管责任,还有地方政府的责任,三方都做得非常好,应该说达到了共赢,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康卓源冷链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代富说:"我公司响应政府号召,建设食品小作坊集约发展示范中心,最终目的是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服务双流发展。作为管理方,我们深知责任重大,通过统一管理、信息化管理系统促使入驻的小作坊规范生产加工过程,我们还联合美沿远洋公司建立共享实验室,对入驻小作坊生产加工的产品进行检测,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示范中心毗邻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兼具肉制品、面制品等加工功能,配套设立冻库、生产加工车间。通过示范中心的打造,强化过程控制,得到业务指导,同时也让食品安全得到保障,让经营者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双流区荣记食品加工作坊负责人荣武江说:"以前是因为生产加工场所不固定,不敢投资改善生产条件,现在进入示范中心,有长期租约做保障,已大幅改善提升了生产条件,确保消费者吃得放心。确保食品安全是我们的责任!"

未来,双流区将按照“四个最严”总要求,继续落实食品小作坊治理提升工作,深入推进食品小作坊集约发展,将空港食品小作坊集约发展示范中心打造为全省示范试点的民生工程,高质量服务本地食品产业发展,同时为全省、全市食品安全工作贡献双流力量。

相关链接

示范中心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内部采用304不锈钢隔断,配备新风系统、空气净化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示范中心积极履行管理责任,通过出厂检验和信息化改造,有效提升了入驻小作坊的食品安全水平。检验室具备甲醛等常规项目的检测能力,通过强化过程控制、把好出厂检验关,解决了食品小作坊产品质量波动较大的问题;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平台具备索证索票资料、销售记录、检测结果等台账式管理功能,大幅降低监管成本;鹰眼监控系统、示范中心与监管部门都能随时远程了解各个小作坊生产经营情况。目前,示范中心已吸引28家食品小作坊入驻,17家实现投产,孵化食品生产企业1家,整体出租率超过80%,为双流区食品小作坊集约发展打下了的良好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