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恢宏雄伟的大同古城墙内部,是一个个品位不凡、幽静雅致的艺术空间。一如这座中国古都、塞上名城的文化气质,在雄壮威武的外表之下,潜藏着典雅深沉的文化内核与艺术之心。

在位于大同古城北城墙的中国雕塑博物馆,第三届中国青少年雕塑大展的作品吸引众人关注的目光,来自全国各地小作者的数千件雕塑作品,展现了青少年结合三维造型和审美观念,用心感受社会生活的奇幻想象力和美好创造力。金秋时节,“曾竹韶奖学金雕塑作品展”又将在这里举行,在素有“中国雕塑之都”美誉的大同,这样的展览有着特别的文化意义。

漫步古都大同,这样的古典与现代交相辉映的观感无处不在,在一种强烈的对比中产生出非凡的张力。当仰望云冈,置身古城,感受到的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融铸华夷、吞吐万汇的古都气象与大城格局;当流连传统街巷,驻足恢宏大庙,登临壮阔城墙,体会的是博大精深的文化内蕴和大气包容的胸怀境界;而走在御东文瀛湖畔,则如展开一册翠绿底色的诗卷,欣赏以淋漓的笔意挥就的气势磅薄的现代长诗,一座座以非凡的艺术才思与伟大的创造力建设的城市标志性建筑,是在大地上书写的诗行中最闪亮的符号。

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兼专家委员会主任张滃对记者说,2008年以后,大同在全面推进古城整体保护与修复的同时,加快御东发展建设,古城更显古朴,新城彰显现代,在古老和现代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和张力,体现出一轴双城、分开发展、古今兼顾、新旧两利的大同发展时代特色。本着“只留遗产,不留遗憾”的理念,在文瀛湖西岸,特邀众多国际级设计大师,联袂为大同创作了众多建筑杰作。

据张滃介绍,大同大剧院由日本著名建筑大师矶崎新设计,他在大同的文化语境中发现新元素、实现新发展,外部的造型如武周山的山川脉络,进入大剧院内部空间,则完全有进入云冈洞窟的感觉。大同市博物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恺设计,设计理念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平面上的创意源自大同的龙元素,在建筑细节上展现出云冈石窟中忍冬纹演变的元素。博物馆与大剧院在外观、造型、色彩、内涵等方面,相互呼应,形成和谐的对话关系。美术馆由英国的诺曼·福斯特设计,应和美术馆的功能,材质采用锈钢板,暖调色彩鲜明,造型如不断叠加上升的金字塔,部分墙面亦是路面,带给人强烈的雕塑感和形象的张力。图书馆则是美国哈佛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科恩教授的作品,其设计受到云冈洞窟的影响并加以演变,通过空间纵断的叠加实现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大同体育中心由澳大利亚安德鲁团队设计,灵感来自大同的高原山丘状态,体育场钢结构远看像花瓣,亦如同的山峦起伏。众多大师级的现代化建筑各有特色,既有变化、又有统一,并形成一定的对话关系,它们以沉稳庄重的文瀛湖行政大楼为底景,形成一道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建筑与自然相映的壮美画卷。

张滃说,诺曼·福斯特是1999年第21届世界建筑最高奖普利茨克大奖获得者,矶崎新是2019年第42届普利茨克奖获得者,其他设计者均是国际上卓有声望的建筑大师,经典作品遍布全球。大同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还有优秀的现代文化,这为大同文旅发展提供了新的创新模式,传统文化中有古老建筑艺术的故事,新经典建筑有大师作品的支撑、有精彩内涵的展示。在未来的岁月里,这些蕴含大同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创造的建筑精品,将是大同老百姓新的骄傲,也是外地游客了解大同城市文化的精彩载体。

在意境如画的文瀛湖畔,众多新时代经典建筑美轮美奂,它们与和合相融的城市文脉一脉相承。每个时代的城市进程都贯穿一段文明史,最终积淀的是这座城市亘古不变的经典文脉,而理解城市文明就是对城市文脉的传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