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经有云:“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在佛陀的开示中常见有“因缘、果报”之说,于是呢,学佛的佛子们大都会把“因果”当成佛家的基本定律。为什么会有“因果”之说呢?人类之所以能区别与其他的动物,是因为人类一直在尝试着认知世界、一直在努力地改造世界,即便是动物也会有对世界的认知,只是动物们对世界的认知似乎只会停留在局部细节的观察上,那么具有更高智慧的人类就应当对世界作出更高层次的认知,这种更高层次的认知,需要对“世界的呈现”作出解读、作出合理的解释。于是呢,古人就提出了“因果之说”,“因果之说”是对世界呈现的一种解读方式。

“因果之说”作为对世界呈现的一种解读方式,并非佛家独有的见解,在佛家思想形成之前,在佛陀开示佛法之前,盛行于古天竺的婆罗门教义中,已然有了“因果之说”,“因果之说”已经是当时能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说法,一种对世界呈现的解读方式。“因果之说”可以支持种姓制度,因此呢,可以说“因果之说”是婆罗门教的核心教义之一。

当时佛陀开示佛法所要针对的受众、所要争取的受众,是婆罗门教义的信徒,因此呢,“因果之说”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反对种姓制度,宣讲众生平等的佛陀,为什么也要沿用“因果之说”呢?因为“因果之说”可以有效地劝发慈悲。婆罗门说因果是为了让人们接受种姓制度,而佛陀说因果是为了让人们发起慈悲之心。“因果”是佛陀的方便之说,是指向慈悲的标月之指。

“因果之说”是被佛陀沿用的方便之法,那么“因果”也会是佛法的核心教义吗?如果是,那么佛法与婆罗门之法岂不就是同一种教法了吗?佛家弟子要是把“因果之说”当成佛法的基本定律、当成佛法的核心教义,那么“因果之说”所要指向的就不再是慈悲,而会是逃避、是消极、是对不平等的默认、是对不善的坦然。

如果说“因果”会是佛家的核心教义,那么佛陀悟道之后始转法轮,就应当直奔“因果”,而佛陀初转法轮,说的却是“四谛之法”。佛陀初转法轮开示的对象是一直追随于他的侍从,他们一直追随佛陀是因为仰慕佛陀的慈悲,因此呢,佛陀不必为他们基于方便而说“因果”来劝发慈悲。佛陀为他们说四谛法来坚定他们的慈悲之念。

都说阿含经是佛陀初转法轮时的开示,那么在阿含经中佛陀对“因果”会有怎样的开示呢?中阿含经卷第三.相应品.度经有云:“于中若有沙门、梵志如是见、如是说,谓人所为一切皆因宿命造者,我便往彼,到已,即问,诸贤,实如是见、如是说,谓人所为一切皆因宿命造耶?彼答言,尔。我复语彼,若如是者,诸贤等皆是杀生,所以者何,以其一切皆因宿命造故。如是诸贤皆是不与取、邪淫、妄言,乃至妄见,所以者何,以其一切皆因宿命造故。诸贤,若一切皆因宿命造,见如真者,于内因内,作以不作,都无欲、无方便。诸贤,若于作以不作,不知如真者,便失正念,无正智,则无可以教”。

由阿含经义可知,正信的佛子,不应当一味地迷信因果之说,可以把因果之说当成助发慈悲的方便之法,却不应当把“因果”当成佛家的基本定律,不应当把“因果”当成佛家的核心教义。被“因果之说”绊住后而沉陷其中,那么你对佛法的理解则将停留于粗浅的方便之表上。因此呢,对因果之说的错误理解,却会是你深入佛法的一个障碍。

愿您早证菩提

弟子周襄写于离生别苑 2020 08 1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