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理双廊住了几个星期后,我俩越过丽江大研古镇,一杆子直插束河。安着心准备在束河过一个另类的春节。

束河古镇,纳西语称“绍坞”,原为一小村,因镇子后面的聚宝山形如堆垒之高峰,以山名村,流传变异而成,意为“高峰之下的村寨”,是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

束河古镇位于丽江所属全部景区的核心部位,也是游览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泸沽湖、长江第一湾和三江并流风景区的枢纽点。 束河古镇还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是纳西先民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渡的活标本,是对外开放和马帮活动形成的集镇建设典范。

更重要的是,束河古镇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5年入选CCTV“中国魅力名镇”。

民居是束河古镇建筑群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三坊一照壁是纳西族民居典型的构造布局:小院种花、大院植树,四季花果飘香,更有甚者引水入院、蓄水成池,再配之以亭台楼阁,就成了一幅雅致的风景。

每年二月,天气很干燥,但天空很蓝。

因为尚未到春节,束河古镇上的客栈客人并不多,我们选了一家院子很大的客栈住了下来。

这时节的束河,有太阳的地方很温暖,照不到阳光的角落有点寒。

还不到春节,游人不算多,所以大多时候还算清净。

束河时间比城市里慢了不止一拍两拍。故而,每天早上我们8点起床去吃早餐纯属异类。但这个时候的小巷道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宁静和美丽:阳光斜斜地射进来,被踩踏了千年的、磨砺的异常光滑的石板路反射出毛茸茸的金光,有一种安慰心灵的魔力,让人的内心不自觉地就柔软了起来。

是夜,一条条小弄堂又会是另一种味道:少了几分古朴,多了几分迷离,那是另外一种力量,让你欲入其中一探究竟。

但走进去,也不过就是客栈,或者酒吧。

不若远观,留点想象的空间。

酒吧街与两年前相比完全是另一番景象,盖了很多新房子,河道被重新改造利用,让人恍惚,凭空生出许多陌生的惶恐来。白天里,两侧的酒吧茶馆小食摊生意清淡,百无聊赖的侍应生懒懒地靠在门框上,轮动五指摆弄着手机。听到客人脚步声便条件反射般一个立正,抛一句:吃饭?

很多时候会被拒绝,然后接着靠回门框继续玩手机。

相对丽江来说,束河的气氛还是要淡很多,也没那么闹。

但这正是我们所喜欢的。

皇帝喜欢大理,原本不愿来丽江,被村妇拖来束河后,反倒立马爱上了这个安静的所在。

“真香”定律,从来都是不挑性别年龄的普遍存在(2010--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