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大娛樂家

來源: 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

就在TikTok於全球市場面臨圍追堵截之時,中國的互聯網巨頭們依然沒有放棄出海的念頭,目前來看進入歐美市場依然困難重重,但搶佔日韓及東南亞市場,仍是這些在國內增長已經遭遇瓶頸的平臺公司無法抵禦的誘惑。

某種程度上TikTok如今成爲了中國互聯網泛娛樂公司出海的代表作,但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其受到的關注更像是因爲它已經成果豐碩浮出了水面。而在海平面之下,還潛藏着另一股強大的中國娛樂產業勢力,以愛奇藝騰訊視頻爲代表的中國流媒體平臺們在經過了多年的內容打磨與技術沉澱之後,也正在加快全球化的步伐。

去年6月騰訊視頻海外版WeTV落戶泰國開啓出海第一站,隨後愛奇藝宣佈其國際站iQIYI正式登場。兩家在國內相繼收穫了過億付費會員的視頻平臺前後腳進入東南亞市場,事實上也是一個鮮明的信號,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已經難分高下並且逐漸飽和的情況下,雙方只能將戰場外移,尋求進一步的增長。

在雙雙宣佈出海一年之後,先是騰訊收購了東南亞知名流媒體平臺Ifilix,8月初愛奇藝則宣佈其國際站將開始製作首部東南亞自制劇集《靈魂擺渡·南洋傳說》。從大筆砸錢到創意開發,可以說雙方都各自端出了強項,不過就目前來說渴求在東南亞市場上有所作爲的流媒體公司數量衆多,而國內流媒體到底是何等水準,或許進入真正的開放市場一較高下便可知一二。

亞洲內容國際化,東南亞成爲流媒體熱土

從產品層面上來說,遊戲、短視頻等文娛產品目前的出海表現不俗,顯然無論有怎樣的文化差異,娛樂依然是全球人民的天性,這類簡單直接的內容也更容易跨越國別障礙,從而吸引受衆。

相對而言,電影或者劇集這類長視頻內容,則需要更多積累和打磨,在基於本土文化的創作上融入更多能夠被全球觀衆所接納的元素,同時全球化更重要的是在一個在一個正確的時間點上做對的事。

誕生百年的好萊塢從來都是美國對外輸出其美式普世價值的最佳渠道,而隨着以Netflix爲代表的流媒體渠道的蓬勃發展,過去那種用幾乎一套文化元素與價值取向包打天下的思路已經無法支撐全球化發行網絡之下更具本土化需求的流媒體發展。因此從決心打造獨家原創內容開始,Netflix便有意嘗試在美國之外,進行更多本土化的內容發展。而也正是隨着Netflix這一兼具資本與渠道的力量介入,傳統意義上的東亞影視內容開始展現出更加多元化與全球化的一面。

短短五年時間,Netflix與韓國影視行業幾乎實現了各取所需,前者成功將韓劇這一重要娛樂類型裝入了自己的“彈藥庫”,後者則通過Netflix的資金投入與技術支持讓作爲一個整體的韓劇得到了質量的進一步提升。

事實上,國內流媒體的熱門內容在過去幾年也通過Netflix、Astro、Viu等發行渠道進入了全球觀衆的視野,《河神》、《反黑》、《白夜追兇》等劇集相繼登陸Netflix,愛奇藝早前的熱門宮廷劇《延禧攻略》也在東南亞及港臺地區掀起一陣華語劇集的收看熱潮。

隨之而來的則是視頻流媒體發展潛力巨大的東南亞,逐漸成爲從國際巨頭到本土玩家再到國內流媒體平臺的必爭之地。

據研究調查機構WeAreSocial發佈的2019年包含東南亞地區在內的全球數字互聯網使用最新調研報告顯示,東南亞總人口6.25億,其中數字人口達4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65%,社交媒體滲透率達63%,數字市場規模幾乎可以和中國、歐盟、北美市場相媲美。

市場研究公司MIDiA則預計,到2023年,全球十億視頻流媒體訂閱用戶中,將有超過四分之三來自亞太地區,亞太地區的訂閱用戶從2019年的“少數羣體”,到2023年將成爲流媒體訂閱主體。

事實上,東南亞市場的流媒體競爭在最近一兩年已趨於白熱化,根據 Media Partners Asia發佈的AMPD Research 2020年第一季度的報告顯示,在東南亞市場中主打日韓劇集的Viu目前整體用戶數量在東南亞主要流媒體中佔據第一,Line TV位居第二,Netflix處在第三位,Iflix 緊隨其後身處四名。

與此同時,印尼的電子商務獨角獸Bukalapak,新加坡的Grab都建立了自身的流媒體平臺,並且迪士尼主打的Disney+也即將大範圍登陸東南亞地區。一個非常顯著的事實便是,亞洲的內容生產模式與發行市場方向正在經歷巨大的改變。

Disney+界面

在東南亞流媒體市場本身的發展勢頭迅猛之外,反觀目前中國的視頻流媒體市場,經過將近十年的爆發式增長,國內用戶訂閱人數與收看時長已經趨於飽和,同時廣告收入與訂閱收入也凸顯疲軟之態,從商業利益的角度出發流媒體出海拓展全球市場也成爲必然選擇。

iQIYI和WeTV,複製Netflix與Disney+的不同思路

去年六月烏鎮舉行的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愛奇藝創始人兼CEO龔宇非常實際的談到了現階段愛奇藝的國際化思路:內容出海其實是現在很難的一件事,愛奇藝的方式是“帶着嫁妝輸出中國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即“將技術與內容整體輸出”的模式。

因此愛奇藝的國際站在去年成立之後不久就宣佈與馬來西亞第一媒體品牌Astro達成戰略合作。試圖通過Astro來摸索馬來西亞地區的市場環境和用戶需求,並嘗試更多匹配當地用戶需求的本土化運營與營銷活動。

但藉助本土企業僅僅只能暫時有助於平臺的前期品牌拓展,對於任何一家內容平臺來說,最終還是需要依靠本土化的運營團隊與內容纔有可能真正紮根下來。

即便是Netflix這樣的強勢內容生產者,當其試圖深入每一個全新市場時,除了大筆投入之外最重要依然是對於當地頂尖創意人才的吸引。最經典的案例便是日本製作人坂本和隆在2015 年離開了原來任職的電視製作公司後,便被剛剛進入日本市場的Netflix Japan邀請,在其後的時間中,他參與制作過《火花》、《深夜食堂:東京故事》、《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DEVILMAN - Crybaby》等叫好又叫座的Netflix日本原創作品。而去年那部話題之作《全裸監督》也是由他發掘原著並主導製作的作品。

一向被資本市場稱爲是“中國Netflix”的愛奇藝,從用人到做事顯然也最大程度沿襲了Netflix的全球化思路。今年6月,前Netflix副總裁、亞太區董事總經理郭又銓加入愛奇藝擔任副總裁,負責愛奇藝在國際市場的戰略規劃、市場拓展、公共事務等業務。

此外,愛奇藝也針對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等不同地區,任命了相應的業務負責人,進行更加精細化的運營與本土。

7月下旬,隨着郭琪軒、迪內思、張蔭田這三位在東南亞市場和流媒體平臺有着豐富運營和管理經驗的人才加入。愛奇藝在東南亞多地區的市場開拓、用戶服務和本土化運營工作及團隊也初具規模。

隨後便是愛奇藝根據其國內懸疑IP“靈魂擺渡”改編的東南亞自制劇集《靈魂擺渡·南洋傳說》的亮相。儘管目前離看到成品還爲時尚早,但能夠找到一個經過了國內市場檢驗的成熟IP,依託平臺的資本與本土化創作團隊,再結合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打造專屬的本地化內容已經是經過市場驗證的成功配方。

與此同時,基於東南亞觀衆對於日韓內容的偏好,近期愛奇藝也在其國際站iQIYI 上線了一部獨播韓劇《便利店新星》,在自制內容形成規模之前,具有話題性的獨播版權內容依然是最有效吸引新用戶的手段之一。

自制內容的風險當然不低,即便是Netflix,進入亞洲市場前期所推出的內容,幾乎很難在市場上獲得太大反響。也正是如此,一部分財大氣粗的後來者往往會選擇另一條道路,通過買下一個已經規模不小的平臺,來獲得直接進入這一市場的入場券。

就如同Disney+通過整合收購而來的印度流媒體平臺Hotstar一舉在印度收穫了超過800訂閱用戶。WeTV在推出一年依然不溫不火之後,騰訊顯然又拿出了自己最擅長的戰術:買買買,在今年6月收購了在東南亞擁有超過2000萬用戶的Iflix 。根據《綜藝》的報道,收購之後Iflix 的品牌名稱將會被保留6-12個月,包括CEO Marc Barnett在內的主要員工也會留下。

Iflix目前覆蓋的市場範圍主要有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越南、緬甸、泰國等十幾個國家。相對於更加洋氣的Viu和Netflix,更偏本土化的Iflix 會根據本地用戶的特定需求,專門製作本地化的視頻產品,爲不同國家的用戶提供差異化的服務。

以菲律賓爲例,Iflix曾與菲律賓著名女演員Kris Aquino 合作,推出一部Iflix原創獨家電影,在這之後又與菲律賓著名喜劇演員合作,製作本土喜劇作品Hoy! Bibig Mo。收購Iflix,對WeTV 來說不僅僅是收穫了在東南亞市場的用戶基本盤,同時也是在最短時間內依靠資本的能力進行了本土化內容的補充。

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的爆發,成爲了流媒體平臺們今年以來的最大利好,在今年開始逐漸發力的iQIYI和WeTV也同樣水漲船高。

根據Media Partners Asia之前發佈的一份關於菲律賓、印尼、新加坡和泰國四個主要東南亞市場在疫情中流媒體增長的報告顯示,iQIYI在整體地區中的每週觀看時長增長幅度超過500%,而長期紮根泰國的WeTV在當地的周觀看時長也增長了209%。可以說,藉助這一大環境的助力,經過了整整一年時間,兩家才真正實現了在東南亞市場的軟啓動。

當然,不論是大筆收購還是自制本土化內容,前者還需要騰訊投入更多資源進行消化整合,而後者則需要愛奇藝傾注更多創意與耐心。

就東南亞市場而言,異常多樣的市場環境也對精細化運營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這一市場同樣面臨着與國內相似的客單價不高、用戶忠誠度偏低等問題,如何在更加激烈的競爭中,保持投入與營收的平衡,更是兩家老對手都需要面臨的終極考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