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航天技术水平迅速提升,并不断取得傲人的成就。无论是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还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宇宙空间站,都是航天人这几十年来的劳动成果的集中展示。在今年4月24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并于7月14日被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等待合适时间进行发射。最终,在7月23日这天的中午12时41分,长征5号运载火箭搭载着火星探测器成功升空,向遥远的火星迈进。

现在距离“天问一号”发射成功已经过去快一个月,它目前状态如何,到了那个位置,很多国人都很关心,而在近日,天问一号传回了最新的消息。根据国内媒体在20日的报道,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当天对外发布消息称,截止到8月19日晚23时20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距离地球大约823万公里,相当于地球到月球平均距离的21倍多。自晚22时20分开始,环绕器上火星磁强计,矿物光谱分析仪,中高分辨率相机等载荷依次完成自检,设备均确认状态正常。

“天问一号”上搭载的这些仪器,每个都有大作用。中高分辨率相机负责对火星表面成像,以及火星表面地形地貌地质结构进行研究,火星矿物光谱仪主要用来分析火星矿物组成和分布,而火星磁强计则主要用来探测火星空间磁场环境。据悉,在8月2日“天问一号”的3000N发动机工作20秒钟,顺利完成第一次轨道中途修正后,一直到现在都在以每天大约30万公里的速度飞向火星。根据计划,这一飞行过程大约会持续6.5个月,抵达火星后立刻实施捕获制动,让其进入环火轨道,再经过2.5个月的环绕飞行,于2021年5月择机进行降落机动。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等上述步骤全部顺利完成 ,成功降落到火星之上,探测任务才算是真正的拉开帷幕,哪怕其中一个环节失败,都有可能造成满盘皆输的局面。在过去,火星探测任务的成功率一直都不高,哪怕是经验最为丰富的美国,也没有超过50%,可见这其中的难度之大。今年,我国“天问一号”与美国的“毅力号”在几天之内前后发射,计划的登陆火星的时间也仅几天,也算是颇有缘分。可以预见,届时中美两国都会万众瞩目,关注这场火星探索的盛事。

航空航天,探索宇宙是人类的一项使命和追求,在这里合作大于竞争,团结大于分歧,也祝愿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能够获得圆满成功。当然了,这并不是中国航天的尽头,更不会是人类探索太空的尽头,中国的行星探测计划非常宏大,未来也必将到达更远的宇宙深处,探索更加神秘的行星。“天问一号”代表的是开始,绝不是终点,这个探索的过程每一个国人都在默默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