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二秋

在这场席卷全球的疫情影响下,世界范围内不计其数的影视项目陷入了停滞。但也仍有部分项目通过上云这种全新的工作方式在持续推进。其中一些国内的影视制作企业通过成功运用云技术和云服务,将疫情因素给企业的影响降至最低,有效控制了项目风险,最终保证了影视产品的正常上线和播出。

国内影视制作开始规模化上云

近些年来,在云计算、云技术、云服务在国内大范围铺开和应用的背景下,影视行业远程制作和多人协作在线其实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每年的影视行业展会上,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制作业务虚拟化、云端化的效果演示。而此次疫情,则促成了国内的影视制作开始规模化上云,并使这个课题引起了业内的强烈关注。

按照传统的工作方式,一部影视作品的介质一般是靠硬盘人肉运输。而一部电影,起码需要一百张硬盘。这种办法资产安全性差,又缺乏弹性,但又是一个长期以来没法办法的办法。在后期制作环节,则限于高规格的硬件设备要求、大数据量的存储与传输以及对数据安全的绝对需求,制作环节普遍实行的是设备密集、数据密集和人员密集的工作方式。在疫情期间,当人员流动受限,人肉运输和集中工作不再可行时,一些对制作业务上云早有布局的企业为整个行业提供了一些可学习和借鉴的案例以及解决方案。

据了解,就有影视后期制作公司和云计算服务商在云渲染业务合作的基础上,运用云桌面技术和服务开发了远程办公生产方案。据了解,云桌面是一种基于桌面虚拟化的云服务,是在云端服务器构建与本地电脑相同的操作环境,用户借助本地电脑屏幕对云端的电脑进行操作。通过专线,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公网访问云桌面,用远程连接软件跳板到办公室工作站。如此一来即使是远方的电脑,也可处于企业的内网环境,个人电脑只要网络正常就不再需要下载庞大的文件。而在数据安全方面,作为跳板机的云桌面也提供了足够的数据安全管控能力,降低素材流失风险。比如可溯源的水印功能、可调整设备准入策略、禁用文件上传下载等。这些功能都让影视后期制作公司实现了“数据隔离”。可见正是基于前期对于云业务和云技术的主动关注和积极拥抱,才为企业顺利复工复产打下基础。

对于影视行业来说,网盘一直是各个环节存储和交换素材的重要工具,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云功能之一。但目前普遍使用的云盘产品基本都是基于公有云的,容量有限和下载速度受限是此类产品的普遍特点。另外,公有云的安全性也一直饱受人们的质疑。如果说公有云网盘作为日常存储和交换素材的辅助渠道还可以使用的话,那么在疫情期间,在大规模的存储和传输数据的需求下,公有云显然是不合适的。正因为此,也有云服务企业开发出了为影视相关企业定制和搭建私有云的业务产品。基于私有云的网盘,其容量、速度再也不会成为存储与传输数据的瓶颈,而且安全性也更能得到保证。同时影视制作企业也可在此基础之上一步步构建自己的云,以实现云渲染、云制作等应用。

部分企业仍持观望态度

我们也能感受到即使影视企业已经普遍能意识到业务上云的优势和必要性,但相当部分企业对此仍持观望态度。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量影视企业业务庞杂,需求十分的分散,使得标准化的服务和产品在使用上有相当难度;从实际使用来看,大规模上云目前在成本上未必有足够的优势;企业和各地区网络状况的千差万别限制了上云的效果;单纯上云还难以解决异地协同中,硬件尤其是终端差异所造成的工作困扰;安全性和数据丢失问题仍为大家所担心。

影视制作上云分三个阶段

不过综合来看,云业务和云技术仍在通过技术和应用方面的进步逐步解决以上这些问题。有从业人员就把目前影视制作行业上云分为了三个阶段。

其中第一个阶段是计算上云。最常见的就是渲染农场,可以有无限量的机器提供无限量的计算力,已经得到了大规模运用;

第二个阶段就是数据上云。将素材和数据搬到云端,避免在反复传输中浪费大量的时间,从而大幅度提升制作效率和节约成本。这方面已经有相对成熟的技术方案,并在很多企业中得到应用。

而第三阶段的制作上云。则将能将云端操作者的显示界面直接传递到显示器上,就和操作本机一样。 这方面的方案仍在逐步的摸索和完善过程中。

一位影视制作企业高层就认为,在互联网的上半场,云计算有效降低了互联网创业成本,提升创新效率;相信在产业互联网时代,云计算也将推动更多行业升级。在5G、AI、AR等新技术的推动和加持下,互联网技术和IT服务将会给国内影视行业激发出巨大的产业红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