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是晚清伟大的军事家、哲学家、文学家,他依靠自己的不断努力,最终在仕途上功成名就,并写下《曾国藩家训》,加上后人将曾国藩平时写给同辈及小辈的教导方面的家书整理出来,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曾国藩家族长盛不衰,人才辈出是有原因的:

1、勤俭

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习气,则难望有成。

通俗地说,就是平凡世家的子弟,他的衣食住行都要跟清寒人士一样,那他才能在以后有大的成就。如果沾染上了富家子弟那种生活方式,那他一辈子也没办法有所成就。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包含了勤俭节约。一个人无论是什么身份等级,无论他身在贫穷还是富裕的家庭,都应该学会勤俭。好比我们吃的大米饭,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我们要懂得“粒粒皆辛苦”这个意思,任何东西都来之不易,且行且珍惜。

我们伟大的周总理生前节俭,在饮食方面,他都是每餐只有一荤一素,如果吃剩了,那他绝对会留到下一餐,从来不浪费一粒米饭。在三年苦难时期,周总理选择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他带头吃粗粮。

我们普通人勤俭能持家,一代伟人勤俭才能持国,道理是一样的。

2、安乐

盖心无染著,欲境是仙都;心有系恋,乐境成苦海矣。

通俗来说,一个人只要保持自己内心不被外界的花花世界所迷惑,即使面对朱门酒肉也能让自己活在快乐的仙境中。如果心里有对物欲的迷恋,那即使身在快乐的仙境中,精神也是永远堕入了苦海深渊。

曾国藩认为要看一个人幸不幸福,就看他的内心是不是保持“出淤泥而不染”的心境,只要自己内心不动如山,即使自己处于阿鼻地狱也能感觉到快乐,反之有些人即使家财万贯,心不静下来,永远都不会觉得幸福。

在《康熙微服私访记》电视剧中,和珅和纪晓岚两个人是完全相反的角色。和珅是一个家财万贯,不愁吃穿的角色,纪晓岚是拿着个破烟袋,一贫如洗的角色。但和珅是最不快乐的,他虽然家财万贯,却永远处于勾心斗角的官场之中,他从没有真的快快乐乐地吃一餐饭。反观纪晓岚虽然是个穷官,但他到哪里都是乐呵呵地,即使身处大牢。

虽然是个电视剧人物,但回归现实中,幸福的生活其实很简单,吃饱穿暖,不求家财万贯,只求家人平安,一家和气,就够了。

3、不可有余财

生当乱世,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多财则终为患害。

通俗地说就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乱世之中,要在乱世中居家,那不能有过多的余钱,只要家里的余钱太多,终究是一个祸根。

财不露白,这是从古至今都不变的道理,中华上下几千年,历史史料记载的有多少因为钱财露白导致的杀身之祸?不谈远的,就说近的,香港首富李嘉诚先生在九几年的时候就是亿万富翁,当时的经济条件下,很多人都是食不果腹,当一个人连饭都吃不起,命都保不住的时候往往会走偏路。而李嘉诚先生的家产之多,早就让很多人盯上了,这其中就括一名姓叶的贼王,最终李嘉诚先生花了十亿元才解决这件事。

财外露之后,肯定会被一些人盯上,所以做人和持家都是一样的,要低调。现实生活中,有一句话说的就非常有道理:“嫌你穷怕你富”,大家可以好好思量这句话的意思。

4、不贪

这里说的“不贪”,是大概念的不贪,包括了不贪财,不贪名利,不贪欲念等等。

曾国藩年轻时候因为贪色,导致在他40岁之前的仕途都平平淡淡,他在自己的决心下改掉了这个坏毛病,最终成就之高让后世人对他忠心褒奖。

历史上有多少是因为“贪”而受牢狱之灾,甚至有些还因此丢了性命,也被后世人唾骂至今。

西门庆的“贪色”,谋害了武大郎,最终被后世人唾骂至今,成为大家茶余饭后谈资论点的笑话。

和珅的“贪财”,他家缠万贯富可敌国,最终被嘉庆帝盯上直接抄家,和珅贪来的钱财都被嘉庆帝扩充国库了。

很多官场上的人,因为“贪”而进入了牢狱,只要敢伸手“贪”,那迟早会被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啊!

总结起来,我们后世人应该多学习古人优良传统品质,勤俭持家、心平气和的为人处世,同时也脚踏实地努力创造美好的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