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福祸相依。自人类社会迈入阶级历史的那一天起,扩张疆域、夺取土地,便成为了人类大部分国家政权的常态。在世界历史上,波斯帝国、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大英帝国等盛极一时的强大政权,无疑不是在进行领土扩张的过程中兴起的。大国家普遍梦想拥有辽阔的疆土,小国家中亦不乏“领土控”。只是,对于小国家而言,夺取他国领土未必就是一件好事。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领土问题反而会令其付出代价。在二战时期,有一个国家就因为领土纠纷而吃了亏。

这个国家就是罗马尼亚,罗马尼亚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之上。在19世纪前,罗马尼亚地区分属于特兰西瓦尼亚、瓦拉几亚、摩尔达维亚三国。三公国互不统属、各自为政,招致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沙皇俄国、奥匈帝国等强权的觊觎。加之罗马尼亚地处南北交通要冲,战略价值相对较高,使其更容易遭受大国的侵扰。沙俄的统治阶层曾说:“比萨拉比亚(摩尔达维亚)是通往土耳其海峡的兵站。”由此可见,对于大国而言,罗马尼亚的地缘位置相当重要。

不过,罗马尼亚国家的独立,倒也要归功于强国间的争斗与掣肘。克里米亚战争后,瓦拉几亚公国和(残余的)摩尔达维亚公国,趁大国博弈的有利时机,于1862年实现行政上的统一,并在承认土耳其宗主权的前提下,定国名为“罗马尼亚”。1877~1878年俄土战争结束后,土耳其对巴尔干的控制力被严重削弱。《柏林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罗马尼亚脱离土耳其而独立。但是,独立之初的罗马尼亚,仅辖有瓦拉几亚一隅之地,国土面积狭小,国力也不强大。

俄土战争中的罗马尼亚军

独立之后,罗马尼亚的首要打算就是扩充领土,夺取特兰西瓦尼亚、摩尔达维亚等罗马尼亚族人聚居的地区。19世纪末~20世纪初,罗马尼亚通过几次较为成功的“站队”,使其版图得到增加。1913年的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中,罗马尼亚站在塞希联盟一方,从保加利亚那里割走了南多布罗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罗马尼亚于1916年加入协约国一方参战。尽管罗军在战场上屡败于德奥军队,但依靠协约国集团的整体胜利,罗马尼亚自然也成为了战胜国。

一战时期的罗马尼亚

一战结束后,罗马尼亚作为受英法支持的“小协约国”之一,通过参加对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的围堵,博得了西方国家的欢心,并由此获得了更多的土地。1919年,罗马尼亚参与了匈牙利革命的干涉。于是,在1920年的《特里亚农条约》中,罗马尼亚从匈牙利手中夺走特兰西瓦尼亚。与此同时,借助俄国内战、苏维埃政府无暇西顾之际,罗马尼亚从俄国手中夺走(或者也可说“收复”)了比萨拉比亚。此时,罗马尼亚已经完成“领土收复大业”,形成了统一的民族国家,国势达到巅峰。

罗马尼亚民族服饰

然而,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福兮祸之所伏。罗马尼亚虽然版图急剧扩张,但同时也把苏联、匈牙利、保加利亚这三个重要邻国都给得罪了,由此导致了严重的领土纠纷。对于匈牙利而言,罗马尼亚在历史上就是其宿敌。《特里亚农条约》中,罗马尼亚又将匈牙利经营数百年的宝地夺走,导致匈牙利版图面积严重缩水,匈牙利怎能善罢甘休?对于保加利亚而言,罗马尼亚在巴尔干战争中“背后捅刀”,在一战中也是其敌对国。所以,保加利亚也不会坐视罗马尼亚壮大。

匈牙利和罗马尼亚龃龉已久

对于苏联而言,罗马尼亚“趁火打劫”的行为更加不可宽恕。自比萨拉比亚被罗马尼亚占领时起,苏维埃政权就不承认罗马尼亚对这片土地的主权。1920年11月,苏俄发表声明,抗议罗马尼亚对比萨拉比亚的占领。1924年,苏、罗两国在维也纳召开会议,仍未能解决领土争议。1934年,苏、罗恢复外交关系时,苏联仍不承认罗马尼亚对比萨拉比亚的占有。而在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后,苏联更加不遗余力地向罗马尼亚施压。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罗马尼亚的处境日渐不佳。

1940年,苏联着手构建“东方战线”,将更多的军队部署在苏罗边境地区。当时,苏联是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工业国,国力雄厚、军备齐全;而罗马尼亚从本质上讲还只是落后的农业国,武器和兵力均无法同苏联抗衡。国力上的悬殊,宣告了领土争夺的胜负。与此同时,罗马尼亚在比萨拉比亚地区的残酷统治,也导致当地人更倾向于苏联。在经过漫长的博弈后,1940年6月,罗马尼亚最终将比萨拉比亚、北布科维纳割让给苏联。这些土地,占其总面积的15%左右。

遭受苏联的宰割后,罗马尼亚立刻向德国靠拢,但不幸却又遭宰割。原来,当罗马尼亚走亲德路线之时,匈牙利和保加利亚也在追随德国。希特勒深知匈、罗间的积怨,为进一步拉拢匈牙利,便在1940年8月的第二次维也纳裁决中,勒令罗马尼亚将北特兰西瓦尼亚归还给匈牙利。同时,在1940年9月7日的《克拉约瓦条约》中,希特勒又勒令罗马尼亚将南多布罗加归还给保加利亚。由此一来,罗马尼亚再次被割走了约15%左右的土地。

罗马尼亚在1940年失地

仅仅在一年的时间里,罗马尼亚就先后被两个大国宰割,共计损失了1/3左右的国土。好在1944年8月,当苏联红军反攻至喀尔巴阡山时,罗马尼亚发动反法西斯起义,推翻亲德政权,继而加入反德国法西斯战争。鉴于罗马尼亚在战争后期及时改邪归正,在战后的《五国和约》中,罗马尼亚得以拿回北特兰西瓦尼亚,但是却失去了比萨拉比亚和南多布罗加。

参考资料:《二战全史》、《罗马尼亚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