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生活未必会输给现在,至少古代没有污染,古人的智慧也未必会输给现代人,至少在精神文明方面古人就很精进,至少比现在的国内人要精进。精神文明属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天象天道,把灾异的发生会联系到人道,鞭挞人治过失,古人敢于揭穿和谴责人祸。清朝开始之后,总是把人为灾害嫁祸给大自然,从不为自己的行为忏悔、检讨。古人如果不想被朝廷控制,可以选择躲到山里,结庐而居,自耕而食,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现在人总是被理念灌输、思想统战,根本没有宁日,不接受都不行,否则就是异端,党同伐异很严重。

到了清朝,任何角落都被朝廷监视,上到官僚,下到寻常百姓,一举一动都不安全,都可能被污蔑是反清复明,和前苏联的环境很相似,一举一动都是战战兢兢,很可能就被污蔑是反革命。清朝有个叫杭世骏的人,因为上书乾隆,让朝廷多用汉人,认为汉人多,不乏人才,结果乾隆恼羞成怒,如果不是大臣苦口婆心的劝阻,杭世骏早已经人头落地。虽然不杀,可乾隆也剥夺了杭世骏一辈子入仕的机会,杭世骏从此过着一种隐士般的生活,不问世事,经常以捡破烂维生。可乾隆仍怀恨在心,有次到了江南,还特意召见了杭世骏,对他的生活亲书鼓励,似乎是在讽刺和侮辱。

现在想隐居更难,一花一草都被管控,古代虽说天下,可朝廷不干涉方外地域,控制区基本是在方内,现在的寺庙、道观都陷入了方内的迷信喧哗,金钱腐化,真心修行的人很少,早非净土了。

《井田制》载:“井田之制,不必尽方如棋局。其在平原广野,可作数井,数十井或百井则为一通一成之制,尽方如棋局然。若在山川险阻之地,或止有九百亩,但为一井,成正方形,或不足九百亩,其田不能成方,则但以方田计之,以九百亩为一井……沟洫亦随地为之,不必十夫有沟,百夫有洫,千夫不澮也”。这即说明在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中,推行的井田之制也是根据山川地形来转变的。

《周礼》载:“立其五沟、五途之界,其制似井之字,因取名焉”,当占据了肥沃土地的诸侯贵族们,在这里开垦荒原,推行井田之制,他们就会认为这些土地都是他们的财产。《孟子》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漫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井田制之内核,本身其实是均等主义,就是要平均分配天下之财富,《国语》:“井田畴均,则民不憾”,

古人生活未必就比现在差,秦朝以前几千年一直是井田制,每个公民16岁成年,国家就发一百亩耕地,一块地分成九块,中间一百亩是公田,八个公民共同耕种,收获归国家,周围八个一百亩是私田,收获归公民个人说有。耕种中国土地的是全体中国公民,绝对不是中国公民奴役下的奴隶,更不可能是被奴役的中国人中国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奴隶主的大庄园,井田制度本身就是对历史教材上的所谓奴隶制的一个最好的证明!

文景之治更夸张,三十税一,汉文帝总共执政23年,12年租税全免。同时还钱满钱库粮满粮库。

古代的中国人绝对没有996工作制,绝对没有过劳死。绝对没有天价房,天价医疗费,天价育儿开支!

今天的中国人除了享受到了全人类科技的进步带来的崭新的高科技产品,和古人比,我们的人生真的没有任何优越感!

人类奋斗两千多年其实就是个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