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慢慢的开始成长,就免不了会有这种感受:

“身处的城市很拥挤,但却感觉很孤独。”

人满为患的地铁里、街道上。

随处可见的,是孤独的灵魂。

最可怕的不是表面上的空虚,而是精神上的荒芜。

我曾经问过两个朋友同一个问题:“你什么时候会感到孤独?”

得到的回答却截然不同。

一个告诉我:“我每天工作忙得脚不沾地,到了假期还要学舞蹈、健身。

我拼命的让自己变的繁忙,可是有时站在人来人往的十字路口,能感受到的只有孤独的冷风。”

另一个却说:“我的确曾经感到过孤独,但自从组建了家庭之后。

我知道每天回到家都会有一个深爱我的人等着我,自此这种感觉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也许,我们所感受到的孤独只是源于自我的封闭,不止是爱人,你的家人,朋友,一切亲密的人都是你摆脱孤独的良药。

精神的荒芜,需要的是爱是沟通,而不是虚假的坚强。

如果你领悟不了这一点,那你永远也摆脱不了孤独。

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

人的内心苦楚无法言说,人的很多举措无可奈何,百年一参透,百年一孤寂。

《百年孤独》中的布恩迪亚家族没有领悟这一点,因此陷入了无尽孤独的命运之中。

他们与孤独抗争了整整一百年,却始终不得要领,最终消失在了这个世界上。

《百年孤独》的故事,看似魔幻脱离现实,却能引起每个人的共鸣,单凭这一点就吸引了无数的读者为之着迷,创造了全球销量5000万册的奇迹。

莫言、余华都是这本书的狂热崇拜者。

莫言甚至叹息道:

我读这本书第一个感觉是“震撼”。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紧接着感觉到遗憾,我为什么早不知道小说可以这样写呢?

每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不自觉的赞叹:马尔克斯不愧世界级的文学大师,这本书取得诺贝尔文学奖,当之无愧。

本期为你精读的主持人是文豪。

文豪

晚高峰《下班万岁》节目主持人

一个充满天马行空想象力的90后,喜欢旅行、喜欢阅读,更喜欢用脚步丈量书中的世界。

文豪说:

与其说每个人都会陷入孤独,不如说很少有人懂得如何摆脱这种孤独,听完这本《百年孤独》,你就能找到答案。

阅读本身是非常好的一个习惯,不仅可以拓宽你的见识,丰富内涵同时也是减压,感受内心宁静的一个绝佳方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