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派剪纸领军人韩艳收徒传艺 3 年培养100名

本报讯(记者 梁茹欣)8月22日,由广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主办的《广州剪纸》纪录片首发暨韩艳大师收徒传艺仪式在海珠区举行。

仪式上,韩艳招收广州美术学院毕业生苏嘉莉和广州大学学生许施然为徒弟,还将自己为研究广州剪纸而收集的古籍分别捐赠给海珠区地方志办和区图书馆,将自己创作的剪纸精品《幸福海珠》分别捐赠给海珠区教育局和区文广旅体局,并将搜集的大量有关广州剪纸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整理成历史档案在现场进行了展览。仪式上播放的《广州剪纸》纪录片,详细介绍了广州剪纸的历史沿革、表现形式、制作方法、主要特征和重要价值,展示了大量美丽的剪纸作品和当代五代传承人的风采,得到了在场众多文化教育界的专家和学者一致好评!

据悉,广东的广州剪纸是中国南方剪纸的主要代表和岭南文化艺术瑰宝。近10多年来,广州市海珠区少年宫教师、广州剪纸第三代传人韩艳,代表广东剪纸先后参加了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广州亚运、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合作大会等国家重大活动的展示,还先后到中国台北和一带一路国家进行展览和推广,从而令广州剪纸享誉中外,韩艳还被评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华传统工艺大师,被誉为“广州剪纸皇后”,成为广东剪纸的领军人物。为抢救和保护广州剪纸,为历史留下广府文化印记,从2019年2月开始,韩艳主动承担了广州剪纸的抢救重任,全面启动了广州剪纸的保护工作。据韩艳介绍,广州剪纸源于唐宋,兴于明代,盛于清代,一直以来都是广府文化的载体,承载着广府民俗风情的生生不息。广州剪纸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明代嘉靖年,至今已有490多年的历史。期间,韩艳还自费请公证处对广州剪纸史、人物史进行了审核和公证,并在公证处进行了证据保存,从而对广州剪纸这项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法律上进行了保护,在真实性上进行了确认。

韩艳从今年8月份起专门卸下了行政职务调到海珠区少年宫担任专职剪纸教师。现在韩艳已经以海珠区少年宫作为保护单位的名义,开始申报广州剪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并力争通过区、市、省和国家级的评审,在三年内使其进入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名录,而且将在海珠区少年宫全面开展少儿剪纸传承教育,计划3年培养100名剪纸艺术小小传承人,在海珠区的学校里培育多个非遗传承基地,使中华优秀传统艺术在一代代的孩子身上传承,从而让这项祖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新的生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