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各大问答平台上看一看关于育儿的问题,估计都是这几类问题排在前几名:

孩子叛逆不听话怎么办?

孩子作业拖拉磨叽咋办?

孩子总是沉迷玩手机怎么办?

孩子学习不努力怎么办?

这几类问题几乎可以说是各大平台上提问最多的问题了,其他的问题与这些问题相比,无论提问的数量还是回答的数量上,都差的太远了。

其实也不怪父母关注这类问题。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因此父母当然就特别关注孩子学习了。没有好的学习成绩,将来既不能上好的名校,也不能毕业后找个好的工作,也就难怪父母紧张孩子的学习了。而作业、手机又与学习密切相关,所以相应的父母也会比较关注。父母要想教育孩子,就必然期望孩子听话,孩子不听话、叛逆,这个问题当然也就特别受父母关注。

可以说父母关注的这几类问题,也是父母平常教育的主要方向,所以父母当然就比较关注了,由此引发的问题也就比较多了。

关注这类问题没毛病,但问题是,父母在解决这类问题上却出现了问题,以至于他们无法解决问题,最终只能求助于网络,期望万能的网友能给他们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从而解决问题。

事实上,我并不看好他们的这些求助行为,不是说网友提到建议都不管用,而是这类父母始终没有跳出“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思维局限。“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思维局限

什么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思维局限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我们就专门治哪里,哪里做的不对,我们就专门改哪里。就比如说,孩子作业拖拉磨叽,我们就监督督促孩子,逼孩子改变拖拉磨叽的习惯;孩子沉迷手机,我们就紧盯着手机,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这都是属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有的父母可能会问了?这样做难道不对吗?

事实上,这样解决问题,确实存在很大问题。

就拿孩子作业来说,当父母发现孩子写作业拖拉磨叽时,父母往往会通过督督促孩子,催着孩子赶紧写。这样这一次可能孩子会赶紧写了,但是下一次呢?孩子还会依然故我。为什么?因为父母根本没有找到问题的真正病根,当然也就没有解决。

孩子写作业拖拉磨叽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本身的有拖拉磨叽的习惯,还是孩子因为没有时间概念,还是因为孩子不会做产生了畏难情绪……没有搞清问题背后的真实原因,父母只是简单粗暴的采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方式,孩子拖拉就通过监督督促逼他变得不拖拉,表面上这次问题解决了,但是根本原因却没有解决,因此下一次孩子还会继续拖拉。

这就是为什么“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解决问题方式,不能帮助父母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原因。

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表现在这里,但是解决之道却在别的地方。

还是以孩子拖拉磨叽为例。

如果孩子拖拉的原因是因为没有时间概念,那么父母再怎么督促催促孩子,孩子也只会被催着走,而不会变得积极主动去写,因为他不认识时间的根本问题并没有解决。

假如父母认识到是孩子没有时间概念问题,那父母就完全没有必要纠结于孩子当前表现的拖拉磨叽问题,而是在平常生活中多教孩子认识时间,让孩子掌握时间概念。也就是说尽管孩子作业表现出拖拉磨叽问题,但是解决这个问题却不是在孩子写作业时,而是在平常吃饭、做游戏或者逛街时。

总结

庄子写过一句“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是对这种教育方法最好的诠释。

要看到问题背后的本质,而不是被问题的表面所迷惑,只有发现问题的本质,我们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而不是停留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程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