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黎明的曙光,家住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曼连社区土桥村民小组的志愿者张和仙从家里出发,沿着宁洱大道,一路走走停停,时不时地弯腰捡拾起路上散落的垃圾、水瓶丢进垃圾袋里。成为一名志愿者后,清理小广告、拾捡路上的垃圾已经成为张和仙的日常习惯。他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没有旁观者,更没有局外人,举手之劳的事情大家多做一些,这个城市就会离文明更近一步。

道路宽阔、处处整洁,车水马龙、文明礼让,璀璨夜景、流光溢彩……漫步普洱的大街小巷,处处可见文明的踪影,人们时时能感受到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巨大变化。

自进入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行列以来,普洱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理念,全市动员、万众一心抓创建,解决城市建设、管理中的欠账和短板,推动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城市面貌改善、城市功能完善、市民文明素养提升。如今,这颗闪耀在祖国西南边疆的绿色明珠,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吹拂着文明的新风,点亮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明灯,凝聚起发展的力量,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上下齐心 强力推进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了谁?普洱市从创建之初便给出了答案:全体市民。

如今,市民切身感受到了创建文明城市带来的变化和实惠。菜市场更整洁干净了,城市交通越来越有秩序了,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了……这样的和谐乐章,靠的是上下协作。在文明城市创建之初,普洱市便全面构建起政府主导、全市联动、全民参与的工作体系,将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总指挥,市长任第一副总指挥,市委副书记任常务副总指挥的创建指挥部,下设由分管市领导任组长的11个专项工程组,抽调精兵强分工负责相关工作,以居民小区为单位建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委员会,代表居民对本居民小区范围内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相关事务进行自主管理,做到了全市上下一张图规划、一张网推动、一盘棋落实。

落实落细各项创城工作,制度保证是根本。为此,创建指挥部每周召开协调会、调度会、现场督导会,市领导不定期到创建一线检查督导、听取汇报、解决难题,有力推动了创建工作开展。同时,建立工作通报、媒体曝光、约谈问责制度,对创城不力的责任单位严肃问责。

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层层落实。中心城区各级各部门也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项任务牢牢抓在手上,精心组织实施,认真制订方案,积极推进工作顺利进行。

围绕全民参与和为民惠民抓创建,把发动群众作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内在动力,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学雷锋志愿服务、普洱精神、生态文明等内容,通过全方位、广覆盖、高密度、多视角的宣传报道和思想发动,经常性组织各种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率,形成人人关心创建、人人支持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

民之所望 创建所向

衡量一座城市发展水平,不仅要看地标建筑撑起的天际线,还要看万家忧乐拼成的地平线。普洱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首先瞄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将一件件得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好事落到实处。

让城市更美好,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创建为民办实事“十个100”专项活动,解决公共场所、小区改造、路面设施、路网结构、街路照明、农贸市场等硬件设施等不达标问题。合理设置公交运营线路和车辆,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保障市民出行更加便捷高效。

让市民生活更便利。擦亮服务窗口,把文明服务、微笑服务、细节服务等文明规范作为工作人员的基本行为准则。全面推行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深入各片区开展大规模集中清扫整治活动,在保证日常保洁的基础上,强化精细化保洁,确保所有公园广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社区单位、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等点位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加强对小广告经营企业的管理,对城区乱贴乱画小广告行为开展全面清理整治;开展中心城区河道专项整治,对老城区污水管网实施改造,杜绝污水直排,对思茅河及其8条支流河道进行清淤保洁,确保城区河道水质达标;加强对电力、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网的线路杂乱、地面光交箱破损和窨井盖修复等的治理工作;加强公厕管理,开展厕所专项整治,在城区公共厕所设置文明如厕提示,强化卫生保洁。建立公共服务投诉处理机制,在公共服务区域畅通市民反映渠道,虚心听取意见建议,及时回应群众诉求,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

让城市更整洁,强化秩序整治,建设文明有序城市。集中对主要街道、城中村、城乡接合部、背街小巷等重点部位进行拉网式综合整治,彻底解决脏、乱、差问题。集中整治交通秩序,重点解决行人闯红灯、横穿马路,车辆乱停乱放、不礼让行人等问题。集中整治市场秩序,取缔主要街道乱设的摊点,着力整治店外经营、占道经营等问题,引导流动摊贩进店经营、亮证经营、合法经营。集中整治社会安全秩序,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民之所望,“创建”所向。一系列群众关心的问题得到解决,群众幸福感大幅提升。

崇德向善 塑形铸魂

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引导,“创建”赢得了社会支持、群众拥护。普洱市通过《普洱日报》、普洱广播电视台、普洱文明网和行业单位网站等一系列全媒体平台载体,将这种热情进行聚合。广泛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打造主题广场、建设示范街区、编印文明手册、投放公益广告、宣传学习典型、开展主题活动等方式,营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浓厚氛围,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以“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为载体,长期举办“文明培训班”。针对社区居民、临街商户、快递送餐、务工人员等不同社会群体,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创建宣传工作,促进行动自觉。围绕普洱市思茅中心城区道路交通违法、不文明遛狗、乱张贴小广告、乱扔烟头“四类不文明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坚决摒弃陈规陋习和不文明行为。截至2019年12月,全市共举办62期“文明培训班”,1968人参加培训。

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文明小城镇创建活动,认真组织开展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社区和文明小城镇创建评选工作。截至2019年12月,全市共创建全国文明单位12个、文明村8个、文明校园1个,省级文明城市5个、文明单位14个、文明村镇71个、文明校园8个,市级文明城市4个、文明单位405个、文明村镇130个、文明校园14个,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有力提升了城乡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质。十字路口、街头广场……“红马甲”活跃在城市各个角落,倡导文明礼貌、传递文明新风。

城市因创建而美丽。如今的普洱,文明、幸福的因子已经融入其中,变得更加温情而有力量,市民看在眼中,喜在心头。(记者 王博喜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