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谭

来源:独角金融

蚂蚁集团上市,恰逢民间借贷利率调整,其微贷业务是否会受影响?

8月25日,蚂蚁集团向上交所科创板及港交所递交上市招股书申报稿,拟在A+H同步上市。

招股书显示,蚂蚁集团营收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数字金融科技和创新业务及其他。从2020年上半年营收来看,上述三大板块营收分别为260亿、459亿和5.4亿元。其中,数字金融科技平台贡献了超6成。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数字金融科技中,微贷平台贡献最高,占比达39.41%。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对独角金融表示,蚂蚁集团微贷信贷规模达2.1万亿,业务过大将迎来监管的密切关注。同时,在民间借贷利率调整的情况下,未来蚂蚁的信贷年利率将有下降的可能。

1

金融科技最挣钱,微贷贡献最高?

从往年数据可以看出,数字金融科技平台收入增长迅速。自2017年至2019年,营收分别为290亿元、406亿元、678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44.33%、47.38%到56.2%。截止今年6月底,该部分营收占比已经超过了63%。

数据来源:蚂蚁集团招股书

进一步看,数字金融科技平台中包括微贷科技平台、理财科技平台、保险科技平台。在2020年上半年中,微贷平台营收贡献最高,占比39.41%,另外理财科技平台占比15.56%,保险科技平台占比8.42%。

再进一步看,微贷科技平台中,消费信贷为1.7万亿元,小微经营者信贷余额为0.4万亿元,合计达2.1万亿。

数据来源:蚂蚁集团招股书

2

会受民间借贷利率影响?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8月20日发布新修订的民间借贷利率调整规定,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修改为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每月20日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以2020年7月20日发布的 LPR3.85%为例计算,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将为15.4%。

蚂蚁集团在招股书中这样表示,我们的微贷科技平台业务可能无法维持过往的高速增长,无法控制的因素包括现行利率及监管机构规定的最高利率等。

对此,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对独角金融表示,微贷领域会受到最近民间借贷政策影响,未来蚂蚁的信贷贷款年利率有下降的风险。蚂蚁集团消费贷规模过大,一旦发生重大风险涉及面非常广泛,未来增长会受到监管部门的密切关注。

同时,王诗强还表示,LPR还有进一步走低的可能,因此贷款利率将会以四倍的速度下降。而金融机构与蚂蚁合作中,收取的利率相对固定,上述政策将影响其现有模式下的微贷利润。

然而,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对独角金融表示,蚂蚁集团的借贷业务主要是通过网络小贷、网商银行以及和金融机构之间的联合贷款等联合开展。其客群属于阿里生态体系内相对比较优质的部分,受民间借贷利率下调的影响比较小。

那么,蚂蚁集团的微贷信贷利率到底处于什么水平?

据了解,贡献最高的微贷科技平台中,主要产品就包括了大家熟悉的花呗和借呗。

招股书显示,过去一年,花呗借呗服务用户达5亿。截至2020年6月30日,花呗用户的平均余额约为人民币2000元。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的12个月期间,大部分花呗借呗用户的日利率在万分之四左右或以下,部分可低至万分之二。如果日利率是万分之四,年化利率在14%附近,在司法保护上限之内。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对独角金融表示:“(即便)按日利率万分之五算,年化利率在18%左右。但因其客群质量和数据完整度都相对较优,所以适当调整就能符合要求。”

此外,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12个月期间,有超过2000万用户在蚂蚁获得了小微经营者信贷。大部分小微经营者的贷款日利率为万分之三左右或以下,部分可低至万分之一,已结清贷款的平均期限少于3个月。

来源:蚂蚁集团招股书

蚂蚁集团在风险因素中表示,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受广泛的法律法规约束,未来的法律法规可能施加额外要求及其他义务,可能对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此外,招股书也强调:微贷科技平台业务可能无法维持过往的高速增长,无法控制的因素包括现行利率及监管机构规定的最高利率等。

于百程表示,其实,无论从技术、客群还是场景等方面,蚂蚁集团都比较优质。随着利率调整后,市场上中小型服务商的退出,蚂蚁集团可能会更有优势。

那么,对于蚂蚁集团上市以及如今的消费贷业务面临的风险因素,你怎么看呢?请将你的想法在留言区讨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