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的故事是被世代熟知的经典故事,那么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之前可能在干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网友普遍的几种猜测吧。

猜测一:在找工作

诸葛亮在被刘备三顾茅庐之前就已经结婚了的,他老婆是黄承彦的丑女儿黄月英,诸葛亮如果不出去工作而只是务农的话,自己和老婆都会饿死。

试想一下,刘备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也许诸葛亮前两次刚好去外面面试而没在家呢,这种可能性极大。

那有人说了,为什么要说诸葛亮那时候只是在找工作,而不是已经找到工作了呢?

道理也很简单,如果诸葛亮找到了工作,那他怎么可能再答应刘备去打江山呢,一个搞不好,刘备的江山被人打下来了,自己可是要掉脑袋的。

只有诸葛亮找了好久都没找到适合的工作,只能跟着刘备出来打江山,更何况刘备直接给了个军师的头衔,听着就高大上。

另外一点,史料记载,诸葛亮的家在隆中山里,如果诸葛亮已经在外面打工,那不可能天天回去,以前都是交通不发达,在镇上工作的人要回乡下,怎么滴也要十天半个月来回,难道诸葛亮的老板东家愿意放诸葛亮这么长的假,即使愿意,刘备的运气也是很好,只去了三次就碰到诸葛亮在家。

所以猜测诸葛亮白天在找工作,没找到工作就隔几天回家一趟,这就是刘备只去了三次就碰到诸葛亮的原因,否则刘备可能得去十几次才能碰到诸葛亮了。

猜测二:拜师学艺

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五行八卦、奇门遁甲无不精通。如果没有大师教导,即使诸葛亮是个智商200的人也没办法学会这些东西,如果单靠他自己一个人去收集这些文献资料,都得花半辈子时间吧。

他的背后肯定有一个名师在教他,而且这个名师还不是默默无闻的人。

诸葛亮相关文献里没有记载诸葛亮的老师是谁,但是我们不妨大胆猜测,其中最可靠的当属三个人。

第一个是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在刘备广贤纳士的紧张时期,司马徽推荐刘备请诸葛亮出山,这才有了后面的三顾茅庐的故事。那凭什么就推测司马徽是诸葛亮的师傅呢?这就需要有历史功底了。

司马徽是三国时期的大儒家,庞统、徐庶、司马懿都是他教导出来的,这些徒子徒孙出自同一个师门,却又不在同一个阵营里,我们可以大胆猜测这是司马徽下的一大盘棋,可以说整个三国时期都是在司马徽的布控。

既然司马徽这么厉害,诸葛亮是他弟子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第二个是他岳父黄承彦(这个很可靠)。

诸葛亮的老婆黄月英是个公认的丑女,巨丑无比,而诸葛亮这么仪表堂堂的大男人,会愿意娶一个丑女吗?按道理来说当然不会啦,连武大郎都会娶个如花似玉的潘金莲。

是什么原因让诸葛亮心甘情愿娶个丑女的呢,那当然是看他师傅的面子上,如果他的岳父刚好是他的师傅,那一切都说得通了。他岳父教导他奇门杂学,看诸葛亮是个可造之材,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反正自己的女儿这么丑,也很难嫁出去,如果许配给诸葛亮,他必须得娶。

这也是为什么《三国演义》里刘备三顾茅庐期间,会在诸葛亮家门口碰到诸葛亮岳父,在古代,基本只有女婿去岳父家,很少有岳父亲自下榻到女婿家里做客的。说不定是他岳父黄承彦早就是个大能者,都算出刘备会来请诸葛亮出山。

第三个是鬼谷子。

这个猜测就比较天马行空了,毕竟都不是同时期的人物。鬼谷子是战国时期,而诸葛亮是三国时期人物,差了好长一段时间呢,也许是因为鬼谷子太出名了,而诸葛亮也是通天彻地的人才,所以世人才会由此猜测。

猜测三:收集情报,为自己造势

诸葛亮要了解这么多知识,特别是地理知识,那就要到处云游,云游中也需要结交很多好友,而这些好友都在后期帮诸葛亮造势。

首先说的是收集情报,在当时通讯不发达的社会,要收集情报就必须云游四海

时势造英雄,当时比较有势力的人有曹操、袁绍、刘璋、刘表等,唯独刘备是没什么知名度的。而诸葛亮通过四处云游收集回来的信息,通过自己大脑的大数据分析,最终选择了扶持刘备。

诸葛亮认识刘备,奈何刘备不知道诸葛亮啊,这就是要诸葛亮为自己造势,让刘备通过各种渠道知道自己的存在了

前面说了,诸葛亮云游四海肯定会结交一些达官贵人或者大能者,其中就有司马徽,诸葛亮通过司马徽的嘴让刘备知道自己的存在,再接着刘备去诸葛亮家的路上,又通过牧童、白发老人和农夫的口中知道诸葛亮是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才,不然不可能让一路上碰到的人都认识诸葛亮。

说到底,这些人也有可能是诸葛亮请的托。再加上故意前两次都不见已经到他家拜访自己的刘备,更能表明自己是在给自己造势提高身价。

但不管世人如何猜测,也需要诸葛亮本身有大本领才行,否则即使遇到了求贤若渴的伯乐,也不会相中自己。只有自己有才华,到哪里都会施展抱负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