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资管回应被乐歌股份董事长拉黑#

最近,乐歌股份董事长兼CEO项乐宏在微博发文《我最近接待基金调研的一些感受》表示,不欢迎平安资管的基金经理来公司投资,质疑平安资管基金经理调研中的专业性和傲慢态度。而平安资管基金经理张良则在朋友圈回:应作为专业投资人,对任何一家公司的调研都要做到专业审慎,该问的问题一定会问的。

外人来看,双方更像是神仙打架,但是从双方互怼的情况看,有三大问题必须清楚:

第一点,上市公司和基金经理到底是什么关系?是猫和老鼠的关系?还是蛇鼠一窝的关系?

上市公司大家都知道,特别是对于买卖股票的人更是清楚。基金经理很多人并不熟悉,实际上就是管理基金组合基金投资人员。每种基金均由一个经理或一组经理去负责决定该基金的组合和投资策略,由基金经理根据基金投资策略去决定到底投资谁?因此,上市公司调研是基金的基本工作。

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实现资本的扩张和募集,并持续提升自身的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上市公司通过接受基金经理的调研,让投资者在已经公开信息的基础上更充分了解公司的情况,提高投资者的分析判断和投资信心。接受调研是上市公司的公关关系重要的内容。

很多上市公司都非常重视公共关系管理,但基金经理与上市公司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有的上市公司联合基金经理共同编造一些虚假不实的信息,通过基金经理的研发报告发布出去,形成上市公司的价格的暴涨或者暴跌,即形成蛇鼠一窝的关系欺骗投资者;有的上市公司比较反感基金经理调研,躲避基金经理的各种提问,像猫捉老鼠。

事实上,基金经理与上市公司应该是一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关系,上市公司通过基金经理调研传递企业最真实、最具有投资价值的信息,让投资者更充分了解企业的投资价值;而基金经理通过对上市公司的调研,挖掘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并通过投资实现更高的利润。可以说是,两者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

第二点上市公司董事长到底应该如何面对基金投资经理的调研?

虽然说,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接待基金经理调研,提升自身的投资价值,更多地获得资本市场投资者的青睐。

但是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基础毕竟是业绩,引领上市公司的发展和业绩的提升才是上市公司负责人特别是董事长最重要的职责。因此,根据不同董事长的公司战略不同,对待基金经理的态度也不完全相同。

面对基金经理的调研,上市公司可以选择同意,当然也可以选择拒绝,特别是对自己并不看好的基金投资经理,不接受或者不欢迎其来投资也是上市公司董事长的权益。

在这次事件中,乐歌股份董事长兼CEO项乐宏明显并不认可平安资管的基金经理,并质疑平安资管基金经理调研中的专业性和傲慢态度。乐歌股份董事长项乐宏在微博中表述:“你对我在周六临时接受你们调研毫无感恩;你对我花了一个小时给你们讲解企业运营的逻辑没有感恩,却教育我你们平安资管是如何开展投资……够了,如果乐歌需要秉承恳求您的态度您才肯来投资,那么我宁愿你不要来投资。”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是质疑平安资管基金的经理的年龄小,基本上都是80、90后,过于年轻被质疑经验不足;

二是没有经过全面深入地严谨调研乐歌,“你根本没有来过乐歌一次调研,你根本没有去过一次乐歌的工厂……”“你对我花了一个小时给你们讲解企业运营的逻辑没有感恩,却教育我你们平安资管是如何开展投资”,可见,双方的调研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特别是上市公司觉得自己的未来战略没有受到基金经理的尊重;

三是平安资管的基金经理态度居高临下,趾高气昂,高高在上的姿态让人无法接受等,导致董事长发出“如果乐歌需要秉承恳求您的态度您才肯来投资,那么我宁愿你不要来投资。”

这里可以说明的是,年轻与经验和投资能力自然完全划等号,而在沟通过程中对公司的了解重点和判断重点才是最大的分歧,当然,董事长的基金经理傲慢的态度无法容忍、以为是对方让自己求着投资更是发飙的重要原因。

第三点基金投资经理如何做到在调研时更专业、更自律?

基金经理调研是一个基金经理的基本功,基金经理调研上市公司主要看哪些方面呢?在调研过程中,基金经理要参观生产车间、与上市公司高管面对面沟通,从生产到销售、从销售到回款、从高管年龄到相貌、从高管思路到高管未来构想,一一调查清楚。甚至还要对上市公司供货商和销售商等这些上下游产业链上的企业进行调研。每次调研之前,基金经理都要提前做大量准备,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在上市公司坐上半天,走马观花的参观一遍。

对于基金经理由于有投资权,特别是大的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经理,对资本市场有较大的影响力,因此,一些基金经理的傲慢是天然的。

从平安资管基金经理的回应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点:

一是认为自己做了现场调研。29日是采取线上调研,但8月28号去了现场调研,不存在所谓的“没有来过乐歌一次调研”。那么,29日的线上调研应该是更有针对性的问题,而不是泛泛的问题。

二是线上调研听了董秘15分钟的介绍和董事长半个小时介绍。这也是很多基金经理存在的较大的问题,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讲,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有很多事情要做,而我们的很多基金经理、各种调研人员一定要董秘和董事长或者总裁参加并进行介绍,是不是有居高临下的嫌疑?请问如果董事长等高管经常接待调研,还有多少时间抓业务呢?

三是最后问了两个问题,包括:(1)为何前两年公司营收增速不快,甚至有下降的情况?(2)今年的业绩增长受益于疫情,以后如果需求的增长减缓,是否能够通过市场占有率来提升?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本来并不是什么敏感的问题,为什么董事长会摔门而出?可能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对于企业来说,有一些信息是需要保密的,在没有正式对外披露之前无法向任何人透露,否则就存在信息披露不规范的问题,而一些基金经理调研时总想挖一些内幕信息;第二是董秘15分钟的介绍和董事长半个小时介绍时可能已经解答了这个问题,但基金经理仍然在提问,董事长觉得没有得到尊重。

如果基金经理能够凌驾于上市公司董事长之上,那么也是一种资本市场畸形的表现。而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仍然是市场和业绩,基金经理一定要认清这一点。(麒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