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编辑 / 小e

图片 / 来自网络

嘴瓢词穷人还怂,年轻人们总是陷入困境:吵架当时发挥不好,事后梦想再吵一次。

于是豆瓣就兴起了一个特别的专组:“吵架没发挥好”小组。

01

最近关注到这个小组,小e简单聊聊~

人们常在组里吐槽各种奇葩经历,例如爸爸骂女儿选的专业一无是处、男生因为很瘦被嘲“娘”、发点茶艺照总有人私信问是不是磨皮了、被闺蜜嘲笑工资太低、养狗被邻居骂……

分享自己经历后,就会有其他网友出主意,该怎么怼回去最解气。

有人吵架常常抖机灵,例如“这么会抬杠你怎么不去工地”;

也有暴躁姐妹表示,说千句万句都没问候别人家谱好使:“咱们是要吵架,不是跟傻X讲道理,您要是能讲明白道理,你让脏话的脸面往哪儿搁。”

演变至今,吵架已经蜕变成为一门学问,年轻人们甚至聚集起来,开始研究如何吵架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02

B站有一个上千万播放量的热门视频,教你如何牙尖嘴利且不带脏字地骂人。

许多弹幕都表示“学到了”“已全文背诵”,然而在真正遇到吵架场合时,相信更多年轻人仍像考试前一天复习通宵一样,憋半天想不起词、事后灵感滔滔不绝,马后炮10级。

还有些尬到脚趾抓地的,也即所谓“泪失禁体质”,狠话还没放完眼泪就长流、声音开始抖三抖,战斗力瞬间拉闸。

正因为吵架没赢过,所以类似“吵架没发挥好”这样的小组开始走红。

但回到问题开始:吵架真的好使吗?

如果你是占理方,并且条理清楚逻辑分明,那么你吵架无往不利;如果你只学到点祖安词汇、网络文化,你抛出去一句“你是莎士比亚没有士”,却会换来对方看傻X一样的眼神。

说到底,吵架是分道理,而不是比嗓门和词汇。

如果要学会这些玄学才能一招制敌,本佛系星人想说,算了算了懒得生气……

03

其实,吵架更近似于情绪释放,大多数人借此得到心理调节,吵架效用也没你想象中好,更多情况是激化情绪、加剧矛盾。

例如我们开篇提到那些奇葩案例,爸爸嫌女儿专业没选好,父女俩为何不能坐下来平静沟通?邻居嫌养狗,是不是狗狗吵闹、爱跑动等原因?

如果问题可以靠理性和沟通解决,我们本就没必要把“吵架”奉为年轻人必修课。

这和祖安文化有些类似,曾经祖安语录一度风靡,但我们也忽略了一个问题,没事问候别人爸妈有啥值得夸的。

以前说“退一步海阔天空”,现在说“忍一时越想越气”。网上键盘侠喷子那么多,却没见现实中行侠仗义的人多几个。

更坏的是,当你习惯凡事争对错、处处较高低以后,思维也会陷入一种偏执,你希望去说服人、希望只剩自己的声音,而忽略了对方角度和立场。

遇事唯唯诺诺不是好习惯,但培养逢人就battle的习惯,更是大可不必。

相关文章